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双十一,你为电商贡献了多少?

(2013-11-11 20:34:35)
标签:

it

今天零点15分,当我从桂林回上海的班机刚刚降落到浦东机场,刷出来的第一条微博就是天猫零点过后一分钟成交金额就突破1亿元人民币;还没有等我坐上出租车,零点38分,成交记录已经突破50亿大关!接下来的数字让人眼花缭乱,早上到公司时已经毫无悬念的过了百亿大关,很快又破掉了我们自己和美国的购物节记录,甚至看到某汽车门户网站最高峰时正在以1秒钟3辆的疯狂速度向外卖车!就连家里领导也在抱怨:看上的几个东西还没有来得及刷新页面就全卖完了...

好吧,这等惊人的购物疯狂还在延续。虽然下午好像成绩记录上涨速度降低了一点,但我估计等今晚大家都下班以后还会有一波新的购物狂潮出现,天猫全天成交金额过300亿应该没有什么悬念。前几年谈到11.11双十一购物节的时候,电视台还喜欢拿数字来对比一下传统商业渠道的圣诞元旦双节业绩,估计今年也没人再提这茬了——网购是1分钟过亿,这TM还怎么比?!

 

今天双十一,你为电商贡献了多少?

很遗憾,尽管我和家里领导也抽空看了几眼电商网站,但最终好像也没有能成功下单。原因是多样化的:比如某些看中的东西刚开放购买就瞬间被全部秒杀完毕,也有些东西的降幅并没有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感觉降价幅度并没有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给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似乎没有什么需要紧急采购的物件,其实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早就习惯了网购,买日常用品什么的也有既定的节奏,所以双十一对我们而言并不是太重要。

前几天我打扫公司抽屉的时候,意外翻找出来一张易趣Eachnet的会员卡。这张卡大概是在2002年以前办的,后来它肯定是伴随着我们公司一次次搬迁,始终依然静静躺在我身边。要知道当年易趣可是中国B2C/C2C的领导企业,那年头也曾是相当火爆的存在。要不是后来淘宝凭借免费开店模式打败了易趣,而后亚马逊将易趣并购,说不定今天双十一公布数据的就不是天猫而是易趣商城了。我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办理了这张会员卡,但记得我自己最早在易趣上还是进行C2C的交易——也就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调剂有无,或者是一些小商家出售一点零星的小玩意。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在易趣上最早购买的东西是一桶CD-R刻录盘,价钱算上运费还是要比实体店里便宜3块钱。当时在网络上购物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生怕买到的是假货,加上快递行业也不发达,有很多成交实际是在线上谈好价格然后再去对方那边实体店自提的。当时最大的一笔单子是在易趣上和人谈好以600元钱买了一张从联想专卖店漏出来的“家庭上网计划”的账号卡。这货可以免信息费、免电话费无限浏览169拨号的国内网站一年。我还为了这玩意特地申请了一跟独立的电话线(就交一个开户费和每月的月租费),从此开始了泡网的生涯。至于从此我就迷上了逛PChome和SEE聊天室(PChome下属的MIRC聊天室,某种意义上的宽带山雏形),甚至最后变成了自己的职业这都是后话了。

2006年,我有了第一笔淘宝成交记录,而且上手就是一个“大件”——一套二手的BOSE AM5的音响,成交价格是2400元。当时有不少朋友提醒我在网上进行上千元的交易很危险,最好还是走实体店。奈何这玩意当时上海市场上看不到好的成色(实际是进口洋垃圾),价钱也不便宜,我本着吃螃蟹的精神拍了下来。结果当然是不错,这套箱子先是放在公司办公室里,结果成功的将好几个同事“毒害”成了坚定的BOSE党,直到现在这对箱子依然还在我爸妈家发挥余热。不过需要说一下的是,我后来在这家店里的购物经历并不愉快,包括买到性能有问题的音响,不得不和老板讨价还价,最后替换品依然有问题等等。但那个时候我已经是有经验的网购老手,所以也并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从此不再光顾那家店而已。

此后在淘宝上的购物品种就开始花样百出了,先是迷恋模型制作时买的各类工具和模型,后面还有收养小刚度后买的各种猫粮药剂,再后来开始扩展到各种上海市场上买不到的零食方便食品等等,比如我到现在还很喜欢会定期购买的“苏伯汤块”等等。淘宝之外还有易迅、京东这类大型的B2C电商网站,从早期的购买一些刻录盘、存储卡这样的耗材,到买电脑主板、内存等DIY配件,再到后来直接购买包括冰箱彩电在内的生活大家电,几乎是一发不可收拾。回想了一下,我开始全面在电商网站上购买各类DIY产品的时候,正是大型电脑卖场由盛转衰,开始走向末路的时候;等到我开始在网络上直接购买电视机冰箱,似乎家电卖场的好日子也正是在那个阶段开始到头...不过到现在为止,类似油盐酱醋或是食品饮料等物品我还是喜欢和家里领导一起去大卖场采购。虽然网络上也有一号店这样的商家,但两个人一起去逛大超市,顺带吃吃东西看看电影什么的,其目的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单纯购物变成了生活休闲的性质,所以看起来应该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回顾一下这十多年自己在网络购物上的经历,应该基本也代表了大部分已经习惯网购(但并非太痴迷)的用户发展历程。从整体来看,网购电商取代大部分传统实体店的潮流是不可逆的,甚至连很多体验性很强的购物比如买汽车、家具等也有线下看货线上下单的例子了。不过从购物体验来看,我估计生鲜食品啊衣物啊等物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无法完全被网购所取代,至少我还是很享受和家里领导在闲暇时一起去大超市大卖场逛逛的那种体验。

呃,就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领导很幸福的从iPad后面抬起头来向我宣布,她刚刚成功的在某电商网站上采购了了猕猴桃、柚子、贡橘、鳕鱼排等一票生鲜...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