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凯迪拉克XTS试驾感受

(2013-06-29 22:12:23)
标签:

it

微博好友新车评网的总编@颜宇鹏_新车评 前几天刚刚谈到有关车评人的话题,他认为如果一位车评人没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没有驾驶过500辆以上车的话,很难准确的评价一辆车辆的驾驶感受。很遗憾,尽管我对于数码相机有不少的使用经验,但对于汽车实在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经验。除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polo、M2和天籁小紫,平时依靠种种机缘巧合而试驾体验或者蹭开过的车不超过10辆。所以,当凯迪拉克的朋友约我试驾XTS时,我原本只做好上车体验一下CUE系统的准备,但他们很大度的让我把这辆顶配的XTS 36S铂金版开一个礼拜,我也只有竭尽所能的写写我对于这辆豪华轿车的感受。请注意,我最近比较熟悉的车子只有自己那辆2.5 V6的老天籁,所以对于XTS的各种感受也是基于与天籁的对比而得出的。


首先是外观,毫无疑问相对于我的天籁,凯迪拉克XTS要胖大上一圈——最让我心惊胆战的变化是车子又长了不少。要知道我最早是从polo开始自己的驾车生涯的,然后是哈弗M2,接着是天籁,每换一次车过弯和进出车库就要多练习几天。这次换上XTS,遇到我们公司地下车库那种坑爹的转弯出口,我只好满头是汗的踩着刹车一步步的向外挪着。好在本车前后左右都有雷达探头,只要小心些自然不至于剐蹭到洁白的车身,但副作用是驾驶坐垫下的警报器一直震动不停,以至于我每次开出车库屁股就一直享受着按摩待遇。

相比线条极为硬朗,号称“钻石切割”的CTS,新款XTS的整体显然显然变得柔和许多。特别是车尾设计,虽然依旧沿用了凯迪拉克典型的直立式尾灯,但至少这个车屁股看起来不再是那么刀切斧凿,直上直下。从侧面观察XTS,整体线条看起来也显得更加符合大众口味一些,不再那么个性。我个人当然是喜欢这种造型上的变化,但我的一些朋友却依然喜欢CTS那种比较极端的设计风格。当然,这种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什么统一答案,至少我家领导和我一样会更接受XTS的设计。


由于是顶配版本(进气格栅、轮毂与2.0T版本不同),所以这辆36S铂金版XTS上拥有各类豪华装备。除了我在前一篇博客中写到的极具科幻感的CUE系统和让我午休时间窝在车里听音乐打发时间的BOSE音响外,还有太多可以让我觉得爱不释手后悔当年选车时为什么没有挑选顶配版本。

比如全景天窗,这一直是我心头好,当初换车时曾考虑过购买带有全景天窗的起亚K5,但可惜天籁2.5 V6 XL领先版并没有这个配置;比如座椅加热和通风,我一直嫌弃真皮座椅夏天热死冬天冻死,所以尽管最近上海气温非常宜人,但我依然忍不住要打开一下作为通风以保证从家一路堵车到公司,T恤衫背后还是干爽一片;另外还有后座上的多媒体系统、座椅上的电动腰托、大面积使用的真皮、后排座椅下的电源逆变器,甚至还有头枕两侧据说是BOSE的主动降噪mic(也有人说就是扬声器)用于保持车辆内始终安静(车速在100公里/小时我依然可以用很轻的声音与副驾上的领导说话,完全不用提高音量),一切一切都充分体现出豪华车品格的高端配置,一切一切都让我心生艳慕同时怎么看自家小紫怎么不顺眼。

哦,不过至少还有一项是小紫能够与XTS相媲美的,那就是天籁舒适无比的座椅。尽管这辆顶配的XTS 36S铂金版可以至少可以买两辆我的天籁,但我依然觉得小紫那宽大柔软的沙发座椅是XTS所不及的。尽管凯迪拉克的屁股有震动警示有加热有通风有位置记忆有下车便利(开门后自动座椅向后退,方向盘向上收空出位置方便司机下车),而且腿部空间还宽广的要命!但我依然会喜欢天籁的座椅感受更多一些。

接下来谈谈驾驶感受,这真是一个难题。我以前从来没有开过3.6排量的车子,也没有开过价格超过50w的豪华车(Volt不算吧?),所以我也不清楚应该如何来评判凯迪拉克XTS的驾驶感受。1.8吨的车子显然要比1.5吨的天籁沉重,但转向时并没有觉得车辆很重转向不灵,而是觉很沉稳很有把握。不过我和同事们都觉得方向盘左右摆动的虚位似乎比较大——至少大过天籁。

凯迪拉克XTS在广告中谈到它采用了相当先进的电磁悬挂系统,对我而言不管是在转弯还是在变道超车时车身极为稳定妥帖的感受应该就源自于此。另外,在轮胎压过地面上的窨井盖或者减速带时车子也显得很稳定可靠。但奇怪的是,虽然过大坎很稳定,我却依然觉得本车的路感要比我的天籁丰富,马路上的各种细碎感受都能传递到屁股上,和善于把各种小感觉都过滤掉的天籁相比,我一开始真的有些不习惯。难道美国人会喜欢这种很有路感的悬挂调教吗?看其他一些媒体有的说这个车路不明显,有的则说前排明显后排不明显,厄,我觉得这个事情真得自己去试驾一下才能确定。


3.6升自然吸气的车子,油门踩下去,车速当然能够很快拉上来,但是如果想要感受一下300多马力带来的强力推背感,我必须用力的把油门踩到地板下,然后还需要等待半秒钟时间,然后突然被紧紧压在座椅靠背上,眼前景物在此时突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后退去。好吧,我真是没有开过什么快车,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也不怎么敢用,但那天晚上在奇迹般空无一车的大桥引桥上,用一脚地板油把自己从时速40在仅仅几秒内伴随发动机的轰鸣(平时因为隔音做的好而真听不到)飞快的提升到120公里以上,感觉真是刺激——这还是上坡啊!好吧,我真是不敢严重违反交规,马上减速,过把瘾就好。恩恩,车子前排后排有10多个气囊什么的,多少在一定程度让缓解了我的紧张心情。如果它的主动侦测碰撞系统能够像volvo那样自动刹车就好了,现在凯迪拉克XTS只能不断震动你的PP提醒你注意前方有紧急状况。

我显然不具备成为试车手的素质,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身体上的,我习惯的是开着天籁这样温柔舒适的车在平整的城市道路上匀速行驶,所以即使换上了如此大排量的豪华车,我也只有的开着BOSE音响,中规中矩的在车流中穿行,偶尔无视一下反光镜上的盲区车辆警告,稍稍加一点油门快速的小小变道超车一下已经是我最激烈的驾驶行为了,所以我不在意凯迪拉克XTS到底算是舒适性抑或偏向运动性的座驾——当然,我更相信它应该比较符合我这种大部分时间不温不火偶尔爆发一下的驾驶风格,而与好友Chirs偏好的纯粹运动感有一定差距——还是让他去开他的宝马比较合适吧。


按照汽车媒体朋友的说法,凯迪拉克XTS的目标用户是35-45岁的男性用户,车子主要对手大概是宝马5系或者奥迪A6。那两辆车子我都没有开过,因此也不太清楚会有怎样的驾驶感受。不知道我的读者中是否有这两种车子的车主,可以来分享下你们的经验。对我而言,凯迪拉克XTS至少让我体验到了一辆中高级豪华车应该是什么样子。好吧,在小紫之后换下一辆车大概就是参考这个标准执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