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贴】家里最近买的两幅书法复制品

标签:
it |
【炫耀贴】家里最近买的两幅书法复制品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尽管家里面没有什么墨宝真迹,但从小到大家里积攒的各类字帖还是不少的。小时候家长给买字帖是为了让我临摹,长大了自己买字帖则多是出于兴趣爱好,欣赏为主。只不过,在看过几次博物馆里的真迹后,对于影印在纸张上的字体总感觉有种距离感,不够真实。特别是在已经掌握了字形结构之后,想要通过字帖上的照片来细致分析与感受书法家运笔的神韵以及细节是困难的。后来,有一年(还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吧)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像日本二玄社这样专门制作墨迹复制品的公司,知道它们的许多专业作品如果抹去印刷标记甚至连很多专业人士都难以鉴别真假后,想要拥有一幅喜爱的书法复制品的念头就始终在心头。
可惜的是,日本二玄社的复制品动辄数千元的价格是当时我这样的穷学生难以想象的,即使在自己已经工作以后也感觉舍不得去买一幅二玄社的复制品。我只记得有一两年我特别喜欢往地铁静安寺站旁的一个小书店里跑,为的就是他们不但经营书籍,也有几幅二玄社的复制品销售。只不过当时的价格比我初中时见到的更贵,小小一幅斗方就能卖到2000元以上,而我想要的颜真卿《祭侄稿》不但需要订货,而且报价都快要接近5000大元!
前年第一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时,大家都是冲着山水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去的,而我就是希望能够看一眼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真迹(一直馆藏于台北故宫)。可惜的是由于台北故宫展品一直是轮换展出,据说《祭侄稿》已经多年未曾对外展示过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等我兴冲冲的揣着银子冲向台北故宫的销售展厅时,却得知二玄社复制的《祭侄稿》没有货——他们都是可以为我订货,但是需要等5-7天...这简直是让人痛哭流涕的经历啊。好在今年再次来到台北故宫时,真迹虽然依然不见踪影,但二玄社复制品第C15-A即《祭侄稿》正文部分正好还有最后一份库存在(编号第C15则是带有前后题跋的<祭侄稿>全文,我并不需要那样的长卷),售价6000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200元。毫无疑问,立即拿下!
这幅《祭侄稿》正文部分实际是以“画心”样式出现,其实就是被卷起来的薄薄一层纸。我原本以为手感应该会和传统宣纸近似,但实际入手手感却很光滑,甚至与高级的复制纸有些近似。但令人惊叹的是,二玄社高精度复制在这层纸的《祭侄稿》正文在经过装裱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质地都和古书画的那种泛黄的纸张质地完全一致。我特地用微距镜头拍摄了一些这份二玄社《祭侄稿》的特写画面,实在是只能用“丝丝入扣”四个字来形容上面那种经过岁月留痕的墨迹质感。我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国内制作古书画复制店家的《祭侄稿》特写。如果撇开拍摄技术差异的话,那么二玄社的复制品精度显然要比国内那幅仅有其不到1/5售价复制品要高出许多——特别是观察笔画墨迹中的飞白与运墨的浓淡。正品看起来极有“书写”的气韵在而后者则看起来就比较明显的有翻拍后重新印刷的味道。
不过,国内复制品毕竟足够便宜,而且可能是复制品源数据来源广泛的关系(淘宝上有销售二玄社的数字源文件,每一幅作品从几十到数百元不等),因此可以买到台北故宫藏品以外的作品,比如最受欢迎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冯承素的神龙本)。对于这幅作品我想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淘宝上销售这幅作品的卖家不计其数,复制品尺寸和精度、质地也天差地别。从只要几元钱的小印刷品到开价成千上万的所谓黄金版都有。我找到一家可以应消费者要求印刷在宣纸或者绢上的卖家,他们正在搞促销活动:标准尺寸的兰亭序(比原作要大一倍)装裱成卷轴式,再附送一张印刷在绢上的斗方国画,包邮只要108元!
我当然不指望它的品质能达到二玄社《祭侄稿》那样的水准,但由于我对于神龙本兰亭本身极其熟悉,只是想趁便宜买个过得去的复制品。好就自己留着,不好就送送人什么的,因此也下单购买。几天后这幅不得不摊开放在地上欣赏的国产《兰亭序》复制品就送到家了。
在看到这幅山寨《兰亭序》复制品的第一眼时我就觉得心疼钱了——倒不是这幅兰亭不好,而是正相反,这货看起来太好了,以至于我觉得似乎和台湾二玄社的复制品差不太多!虽然我没有见过冯承素神龙本的真迹,但从小到大看过的影印本字帖实在已经多到不计其数,所以看到这幅复制品的第一眼就觉得太逼真太超值了!相比之下,尽管台北买来的二玄社《祭侄稿》水准极高,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数倍的价格差我依然不得不感叹淘宝货真是强大。很显然,国内的这些版本之所以便宜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刷数据来源基本是盗版——他们怎么可能花费大价钱大气力像二玄社那样去问博物馆购买版权,然后再自己开发专用相机来进行长达数年的高精度复制?但如果撇开这一点而言,即使它们所用的墨水和载体材质也弱于二玄社,复制品的保存年限显然也不可能达到正品的水准,但如果单单从复制品欣赏的角度来说,它们显然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恩物。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真是幸运,因为我们能够以这样低廉的代价(即使对于二玄社版本而言)就能亲眼看到甚至拥有一幅与真迹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在手中。甚至你还可以购买到和原作几乎完全一致但尺寸更大细节呈现更完美的复制品。这在过往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即使过去有类似木刻水印或者翻印的字帖售卖,但它们对于原作的还原程度依然是无法与这些现代复制品比拟的。呃,我正在考虑,既然已经收了天下第一和第二,那么是否下个月就索性把“天下第三行书”即苏轼的《寒食帖》以及我一直很喜欢的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卷》,黄庭坚的《松风阁》,文徵明的《归去来兮辞》一起收下?既然法帖收了那么多,那么从小就临摹过的沈周《庐山高》、马远的《踏歌图》是否也要各买一幅?
最后,有网友说很久没有看到我家小刚度的照片了,立即请这位卖萌无节操的小朋友出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