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大约在明天的这个时候我将会和几位同事出现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登上美联航的班机又一次踏上前往赌城拉斯维加斯报道CES大展的征程。和其他国际大型展会日益没落的态势不同,尽管这几年整个IT行业发展态势只能算是平稳,但每年年初在美国举行的这场行业盛会的规模却依然在不断扩大,参展厂商尽管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前赴后继的趋势依然不变。
我们北方执行总编王学刚(新浪微博:@王学刚_阿發)在去年年末完成了一篇关于他的CES2013展望文章,题目是《期待又一次的生活大爆炸》。我非常喜欢这个标题,不光是因为著名的热播美剧《生活的大爆炸》恰好就是我们集团(CBS)出品,也是因为很赞同他把IT与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比作“爆炸”的比喻。事实上,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速度真的令人难以想象。比如我前年去CES时人们关注的话题还是准备进入3D时代,而今年我们家电部门所有的目光都已经放在4K上了;比如那一年我刚刚为索尼推出Arc这样的智能手机而惊叹,而今年如果你的手机屏幕分辨率达不到1080p都不好意思出来和人说话;还有前年的CES上卡西欧刚准备尝试性的推出一款叫做Tryx的相机产品,而今天它在国内被冠以“自拍神器”的美名而且价格还被炒上了叫人难以置信的高度。甚至还有汽车行业的朋友也对于这场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大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很有可能在这次展会上看到像通用、福特、沃尔沃这样的厂商在CES上搭设自己的展台——展品当然不是汽车本身,但你也不能说中控设备与汽车智能安全设施与IT不沾边吧?
http://img.bbs.pchome.net/user/album/640x1200/7/6842.jpg我的CES
本站CES2013报道地址:http://ces.pchome.net
在撇开诸如参数诸如概念等等混淆我们视线的东西之后,我们的CES2013将会看到些什么?学刚在他那篇大爆炸文中谈到超极本的变形,谈到更多手机新品,谈到云应用的生活化以及操作方式的变化,我觉得有两点最为重要:
比如,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视觉”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多种层面来引入比如手机分辨率的全面1080p、平板电视的全面4K化以及数码相机产品向三千万像素大关发起全面攻击。在3D概念被大众逐渐接受和了解之后,分辨率本身的提高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而这种分辨率的提升将带动整个产业发生变革,比如节目的制作、信号源的升级、存储空间的扩展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的变革。厂商们所做的无不是在有限的面积中塞入更多的像素,以求进一步突破人眼的极限。很抱歉,之前告诉你的人眼极限是指在XX距离上得到的,但万一你还要更凑近一点看呢?所以,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提升像素...这个像素的极限在哪里?恐怕他们会说当你的肉眼紧贴在屏幕表面都无法分辨任何像素点时,这种像素的进一步提升才会得到一定缓解。除了像素,视觉上的进化还有来自色彩上。索尼在连续尝试多年后,终于放弃了OLED的产品而转攻CLED。从有机重新回到无机,从原本看起来很先进很科幻的产品模式改成将传统LED发光点进一步小型化密集化的探索。这看起来是一种倒退,但这何尝又不是产品进化呈螺旋式发展的表现呢?不管技术原理是否先进是否迷人,我们最终还是看要看哪一种技术能够率先制成真正的消费级产品而不是所谓“概念”。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好的技术和想法并一定真的就能赢得市场的。
我们还将感受到“表面”的变化。这种表面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层面的,这与学刚在文章中多次谈到触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很大关联。当我们的手指不在只是与键盘鼠标相关联,而是直接在屏幕上进行动作时,请记得屏幕本身也在进行改变。即使是靠设计生产触摸屏幕保护玻璃起家的公司也在寻找新的屏幕介质。他们已经成功的把保护玻璃和触摸层融合在一起,那么下一步呢?在康宁自己的宣传片中,已经展示了柔性保护玻璃的存在,而三星更是宣布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一定要在2013年上半年正式投产柔性AMOLED屏幕。那么,我们是否有希望在这么多年习惯了苹果iPhone开创的大屏幕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再一次看到个人移动终端设备样式的整体变革?有没有可能看到屏幕像手镯一样环绕的在手腕上的新智能产品?哈利波特式的魔法报纸或者少数派报告里的液晶报纸是否真的能够出现在2013年的现实生活中?至少也应该有一个更现实版本的透明显示器出现吧?如果我们把系统的操作界面也看成是某种“表面”的话,那么CES 2013无疑将会是微软Win8的天下。尽管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足够完善的系统,甚至预言它将可能成为又一个Vista,但请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有了Vista的铺垫我们才会如此的认同Win7。或许在微软终于能够将传统PC界面与平板电脑的触控界面有机结合起来后,我们将会看到一款在视觉风格上变化不大但在细节上更趋完美的新系统。微软本身已经宣布不参加今年的CES活动,但这根本无所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LVCC会展中心里的那么多PC和平板电脑厂商会将这里变成Win8磁贴的海洋。操控方式本身当然也是一种“表面”化的东西,但我想无论是触摸还是语音、动作甚至眼神,这些在CES2011和CES2012上都已经出现过太多次,今年唯一的变化就是看看这些东西能否进化到真正实用的地步。触摸还好,但即使是Siri这种程度的语音操控都是难以令人满意的,眼神或者动作识别更是一直处在“玩具”或者“娱乐”级应用的水平上。今年会有很大的突破吗?我不这么认为。
或许,我们还将可以看到这一两年来厂商们本身的进退。相比2011和2012年的两届CES,今年有多少厂商(其中甚至还有微软和诺基亚这样的巨头)以各种理由黯然退场,又有多少新厂商带着新技术新产品和满腔憧憬来到赌城?总之,一切的谜底将在几天后被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