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三星GALAXY Camera与GALAXY Note 2双卡双待发布时

(2012-11-27 21:44:40)
标签:

写在

电路板

几张

双卡双待

对手

杂谈

不得不说,三星公司的确是财大气粗。恐怕现在也不太会有其他消费类电子厂商会因为仅仅两款产品(其中一款还是已经发布产品的小改款)就包下京城最高档的酒店之一,鸟巢旁的盘古七星酒店的大宴会厅举行盛大的新品发布会——即使他们的合作伙伴是中国联通公司。

其实我们对于这两款产品都不陌生,无论是已经大受好评的Note2代,还是三星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数码相机,GALAXY家族的每一位重要新成员的出现几乎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我实际也在今天发布会之前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两款产品,所以来和大家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07.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08.jpg 


首先是三星GALAXY Camera。对于它,我在其海外发布时就曾经写过一篇博客叫《终于等到这一天》,详见:http://blog.pchome.net/article/567676.html 。大意是之前我们就曾经预测过,手机产品在吞并了PDA、GPS、MP3等产品之后,下一个整合的对象就将是相机。特别是目前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不断提升和进化,使得我们对于手机(或者说移动智能终端)和相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起来。但令人小小诧异的是,居然是尼康(而不是三星)这家老牌光学企业率先推出了融合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数码相机”出来。不过,虽然三星在这方面落后一步,但从产品配置方面来看,整体性能(无论是传统相机部分还是安卓智能系统方面)都遥遥领先对手。三星方面宣称该产品的出现意味着“三星相机全网时代”的来临,听起来的确很让人振奋。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09.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0.jpg 


我们评测室在前几天已经得到了一台三星GALAXY Camera的评测样机,有意思的是最终完成它评测的并非是DC影像部门而是我们的手机team同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大家就能够看到我们对三星GALAXY Camera的初步评测报告和试用心得。我也抽空把玩了一下这款产品,总体印象还是不错。整个机器的体积的确是略微大了一点,这主要是为了容纳机背后的那块接近4.8寸的HD Super Clear LCD屏幕,分辨率达到720p。这个机器使用1.4G的四核处理器跑安卓4.1操作系统,搭载3G上网模块(无语音通话功能),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号的3G平板电脑,无论跑游戏还是运行内置的影像系统都相当流畅。在光学相机部分,1/2.3寸的背照式CMOS像素1600w、镜头达到21倍光变居然还有F2.8的最大光圈和23mm的广角与OIS光学防抖系统,完全是主流卡片机的水准。另外,再加上机身自带的各类智能模式以及基于安卓系统的各种扩展功能,整个三星GALAXY Camera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简直高到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1.jpg 

当然,受到机身结构与感光元件限制,这个机器的画质也就是一般长焦卡片机水平。有人说为什么焦段不做小一点?我想这是因为三星想要用大变焦来体现相机镜头与手机摄像头在性能上的差异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2.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3.jpg 

但是这个机器真的很有说头:比如对我而言,很多时候我需要的是快速分享照片而并不太在意画质。就拿今天这样的发布会来说吧,我通常是拿着3G版iPad来现场进行图文直播。这个东西打字和上网发微博虽然不错,但毕竟体积有些偏大,而且摄像头一没有变焦二来也没有闪光灯,有时候还是觉得有些不方便;要是换一台真正的相机+WIFI SD卡吧,虽然拍照质量是有提高了,但我还得在相机和手机之间倒来倒去,先拍照再传输再打字再发送,流程上还是略显繁琐。现在可好,直接拍完,屏幕上点一下分享键后立即用新浪微博完成配文字和3G无线发布,真正在一个机器上把整套流程一气呵成的完成,图片效果肯定要比手机摄像头更好(特别是拉长焦),的确非常方便。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4.jpg 

我这里有几张在现场拿着三星GALAXY Camera和S3手机叠叠乐的照片,看起来三星GALAXY Camera机身里面大概就是塞了S3的电路板所以才搞的那么大。虽然我觉得屏幕大点看起来比较爽,打字也方便,但如果可能的话三星倒是可以考虑把未来的三星GALAXY Camera做的更小巧便携一点,一方面更便于记者携带,同时或许也能更节省一点电力。当然大部分朋友都希望未来的三星GALAXY Camera的能够拥有打电话的功能,不过那样一来的话,这玩意是继续叫三星GALAXY Camera呢还是叫S4?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5.jpg 


三星和联通对于三星GALAXY Camera开出了一个3999的行货销售价,里面还附送半年一共3GB流量的数据卡以及一些小配件礼物。我个人觉得这个价钱如果从一个长焦相机+一个3G小平板(或者3G MP4?)的角度来看也不算太贵,只是半年3GB的数据流量对于喜欢拍照片和分享的我而言实在有些不够用,不求每月但每个季度3GB(也就是每月1GB)的流量似乎更加合适一些?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6.jpg 

——————————————————————————————————————

再来看三星GALAXY Note 2。这货与它的前辈已经取得了相当惊人的市场成功,如果说有真正有一款可以对iPhone手机构成威胁的安卓产品,那它肯定不是Note就是Note2。君不见,现在已经有多少人因为S-Pen的手写功能和高分大屏幕而换用了Note?君不见,现在有多少MM因为觉得iPhone早已经沦为街机而毅然换用能够遮掉半边脸的Note?我自己曾经试用过一段时间的Note,当时还和朋友们在上面用S-Pen斗字斗画,玩的不亦乐乎。最后虽然试用期结束把机器归还给了三星,但之后也一直对这个机器充满好感。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7.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8.jpg 

新的Note2不但处理器内存等等核心部件性能提升,而且像S-Pen这样的附件也对手感和压感指标进行了升级。据说新机的S-Pen拥有1024级压感,这已经可以满足一些真正的职业设计师的绘画创作需求了。此外,三星GALAXY Note 2还拥有自S-Pen而来的各种扩站功能。比如手写一个关键字并在前面加个问号,系统就会自动打开百度搜索这个关键字;比如用Note2拍完照片,你可以用手写方式在照片的背面写上注释;比如你可以同时打开视频窗口和浏览器窗口,看视频和上网两不误等等。该产品在发布后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而今天三星和联通推出的则是它的一个变种型号即支持双卡双待功能的N7102。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19.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20.jpg 


三星GALAXY Note 2本身性能就已经非常诱人,而如今带上双卡双待功能简直让我感觉无法抗拒。由于我平时经常使用联通的3G上网业务,同时又不得不始终保持着那个使用多年的中移动号码,因此能够同时兼容GSM和WCDMA的双卡双待手机就格外吸引我的注意——毕竟我不用再随身携带两个手机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21.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23.jpg 

现在我正在使用的联想S880就是一款稍早前发布的双卡双待智能手机,我平时用它的移动卡接听电话,用联通卡来3G上网,非常方便。只可惜S880的配置相对于现代主流手机而言已经显得比较落伍,因此我一直想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替代品,而今天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 2简直就是为我的需求量身定做的。现在唯一的阻碍就是联通给出的三星GALAXY Note 2合约价5799元话费送手机对我略有些贵(2年每月要使用近400元话费超出了我的实际使用范围),或许看看他们的购机送费方案再说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33_1000/13282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