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静安区的老家看看

标签:
静安区春卷武定西路无花果长宁区杂谈 |
本来还在纠结今天趁假日去哪里逛逛拍拍,但微博上的一条传言却让我想到了一个地方。那条消息说上海市静安区可能将会在明年初被撤销,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长宁和黄浦两区,就好像过去的卢湾区一样。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伤感,尽管早就自诩是一个地道的老浦东(嗯嗯,差一点变成南汇人,如今又回归浦东了),但我从出生到小学三年级时却一直是生活在静安区的。或许是因为在那里度过了几乎整个美好童年的关系,所以即使时隔二十多年,我却依然对童年的住所充满回忆,始终把那里看做是自己的老家。在看到这条消息后,我打算回老家看看。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19.jpg
说起来,小时候住的武定西路1300号实际与我现在工作的,在长宁区的单位并不算远。静安和长宁两区本来就是紧邻着的,我小时候住在静安区,但周六周日或者寒暑假总是去长宁区曹家渡的外婆家度过。不过,尽管有时候公司同事聚餐的那家川菜馆就在武定西路背后,但我好像每次都会种种原因而不曾重新走进老家的那条小巷子。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0.jpg
在我印象中,武定西路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马路,不过由于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译制片厂都在这条马路上,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它应该算是满有些文艺气质的街道。据说是在世博前期,静安区花费了不少银子重新修整了武定西路,把这里原先沿路两边矗立的老式花园洋房外立面重新粉刷了一下,路边和筑造了西式的雕刻什么的,小资情调立马就出来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1.jpg
这是我曾经就读过的的小学——武定西路小学。只不过这里如今成了曹家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面平时会开设一些社区学习班老年大学什么的,现在大概是趁着国庆长假正在改建。我还依稀记得,当年我读书时这里路边还有一家专门的米店。对,就是那种有一个大铁机器,然后一个小口可以对外放米,顾客通常拿着一个大口袋套在铁口上一会会米就把口袋撑满的那种。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2.jpg
在当年的小操场围墙后的那幢带有壁炉烟囱的建筑就是我的老家。我小时候可以直接从窗口穿过操场看到自己的教室——所以,上学是从来不怕迟到的,午饭也不用在学校搭伙,就算偶尔把什么东西忘在家里也完全不用着急——直接站在操场边上让外婆从窗口扔给我就行啦!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3.jpg
绕过学校就走进老家的那条小巷。尽管门牌号是沿着街面排下来的,但实际家里房子的入口却是在这条小巷深处。想来当年住在静安区这片花园洋房里的人物大抵都非富即贵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4.jpg
多么熟悉的拱门,我曾不止一次梦见上面镶嵌的红砖以及后面的玻璃门洞。。。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5.jpg
我正在那边拍照,院子里有一位中年人问我是找谁。我和他说,我小时候曾经住在这里三楼,他突然问我:“你是徐嘉对吗?”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6.jpg
在老家门口的小院子里,和海清叔叔聊了几句家常。他问起我外婆和爸爸妈妈是否还好,我说都不错,外婆今年都已经90高寿了。问起当年的小伙伴冬冬,如今早已经成家立业,住在大华新村那边。我看着小院子里的一切,既亲切又陌生。院子里的石台、围栏还是当年的样子,只不过现在看起来都已经变得那么小。想想小时候调皮,偷偷费力爬上石台就好像征服一座山峰般的得意,却把在楼上的外婆吓得不轻。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7.jpg
这是院子里小花圃里种植的一颗无花果树,好像我小时候它就是这样低矮却又枝繁叶茂的样子。前几天听到公司的MM说买了无花果吃,我就想起在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吃过这棵树上结的无花果了。每次结的都很少,但味道非常非常甜蜜啊!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8.jpg
海清叔叔说当年和我家换房子的那家胡姓人家还在上海,不过房子现在已经租出去了。我也就没有上三楼看看老房子,只是在楼下轻轻的转了一转。记得小时候家里整幢楼是公用厨房(灶披间)的,每到过年过节,这里就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和绝活,我们小孩子当然最开心了,端着饭碗楼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就把各种好吃的往我们碗里放。现在虽然这间厨房还在,只不过如今楼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习惯在房间里用电烧菜做饭,灶披间也就变得冷清下来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29.jpg
在楼道里看一眼,呵呵,好密集的蜘蛛网啊。 我搬离这里时是1989年,大部分人家家里最大的电器不过是14寸彩电和冰箱而已,空调是没有的,所以好像也没有什么用电矛盾产生。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0.jpg
海清叔叔年轻的时候也养过鸽子,我还记得他那时用晒干的玉米粒喂养他的那些宝贝。我和楼里的小伙伴也很喜欢去鸽笼旁看那些会咕咕叫的鸟儿。后来好像他还尝试过在花坛边上挖了个水泥鱼塘养过金鱼什么的,后来大概是有野猫捞鱼的关系而没有继续下去。。。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1.jpg
答应着以后一定常回来看看,一边告别海清叔叔重新回到武定西路上。记忆中这里曾经有一个蓝色的塑料大雨棚横跨街道两边,下面就是居民们每天生活必须的菜市场。不过现在虽然武定西路菜场还在,但却已经从当时的路边摊位变成室内菜场。不过大概是因为节日的关系,菜场好像没有开门?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2.jpg
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搬到哪里去了?这里成了一家广东数码影视设备公司的厂址,倒是门口的这个雕塑还有几分童趣。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3.jpg
我小时候天天都见到这些路边的建筑,却从没有想过它们的造型其实是那样的漂亮。可能是因为整修和粉刷过的关系,所以这些可能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如今看起来好像都重新焕发了光彩。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4.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5.jpg
路边也有一些精致的小店面,给人的感觉也是安安静静的,和整条武定西路给人的印象很一致。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6.jpg
看到一闪门上的涂鸦实在觉得很可爱,小时候好像也没有少干过这种调皮捣蛋的事情。在同学家的屋门上涂涂画画,结果遭来大人们的一顿臭骂,弄不好回去还要吃竹笋烤肉。只是如今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们又都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7.jpg
听说由于武定西路这里地理条件好,环境又清雅,所以有很多老外都在这里租住了房子。路上的确看到不少老外在街道上神出鬼没的,骑车走路的都有,很是休闲的样子。武定西路头上还有一年经营电瓶车的小店,门口居然也聚集着几个老外正在和老板讨价还价的。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8.jpg
路边的雕塑的确蛮有味道的,在树木从中这么点缀一下,整条街道的气质就不凡起来。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39.jpg
下面就是我端着相机在武定西路上随意游走拍摄的一些画面了。今天使用的是一款即将上市的相机,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根据厂商的保密要求暂时还不能透露型号和具体信息,上传的所有照片也都特意抹去的EXIF信息并对色彩做了调色处理。反正过完节就会有它的评测报告,大家再略微等待几天吧。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0.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1.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2.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3.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4.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5.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6.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7.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115_1000/114348.jpg
其实,这条不长的武定西路就好像静安区的缩影——安静、祥和,气质内敛又满是人情味。虽然我也很喜欢长宁区,我也支持行政区域划分简化,但我依然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住“静安区”这个名字。毕竟,对很多老上海人而言,这个名字也会带给他们许多美好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