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卷尘封很久的胶片冲印出来了。。。
标签:
春卷胶片冲印梅赛德斯奔驰卢浦大桥杂谈 |
半个月前我在整理书橱的时候意外找到两卷拍过的胶片,但仔细回想也不记得里面拍摄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尽管是一个影像编辑,但我平时很少玩胶片,这两卷胶片应该是之前跟随柯达公司前往柬埔寨或者法国南部拍摄时剩下来的。当时绝大多数在海外拍摄的作品应该已经都交给柯达进行冲洗了,这两卷好像是旅行结束后剩下没有用完的,然后我问同行的@陈京cheji
老师借用了一台康泰时G2(Contax G2)在家瞎拍的。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2.jpg
接下去就是寻找冲印胶片的地方了,由于当时正好要出差,所以就把胶片交给父亲请他帮忙找店家冲洗。结果等我从北京回来才得知在我父母家附近早就没有可以冲印胶片的地方了,即使有照相馆,拍证件照用的也全都是数字打印机,而且只受理数码照片的冲印业务。无奈何,我只能自己去想办法。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2.jpg
事实上,我知道在乌鲁木齐北路的静安文化馆那边有大名鼎鼎的威马冲印,旁边还有家价格低廉一点的格林不知道是否还在。但后来意外发现东诸安浜路上还有一家柯达Express也接受胶片冲印业务,考虑到送件取件的方便,也就就近解决了。我的两卷胶卷分别是黑白的TMAX400和翻转片E100VS,冲印店的老爷子看了看,摇头说如今实在很少有冲胶卷的业务了,我这两卷更是少见。他们店里估计以后也要慢慢全部转做数码了,胶片冲印业务多少已经有鸡肋的感觉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3.jpg
品牌:富士 器材:SLP1000SE 时间:2011-12-20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4.jpg
品牌:富士 器材:SLP1000SE 时间:2011-12-20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5.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6.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7.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8.jpg
反转片里多是我和同事@Deaf-Mutes 在09年国庆期间爬卢浦大桥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当时世博园区还正处于建设之中,无论是浦西的船舶馆还是浦东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当时奔驰还没有冠名呢)之所在还都是一片大工地,但建筑整体造型已经初见端倪。我曾经把其中两张照片发到微博上,大家感叹09年的天空曾经是那样蔚蓝和透澈,而此时的魔都却正被一阵阵冬日阴霾所笼罩着。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9.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0.jpg
尽管是一般的扫描质量(扫描的文件只有200多万像素),但从画面上还是可以看到胶片产品特有的韵味,比如画面的层次感非常棒,即使是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也大的惊人。另外,我在G2机身上使用的35mm F2镜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画质都非常出色——中心和边缘锐度一致且细节丰富,画面几乎没有任何畸变。当然了,照片的色彩在这种扫描状态下实在是做不得准了,原始扫描的片子有些发紫,这里贴上来的照片还是自己矫正了一下色调的结果。所以,有不少朋友在把胶片冲印出来后,宁可自己费时费力的去扫描,而不肯交给冲印店处理,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1.jpg
总体来看,当时的两卷胶卷总算没糟蹋,至少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值得怀念的记忆。只不过这两卷胶片冲印价格分别是30元一卷,然后再请他们帮忙扫描一下价格也是30,所以最终两卷胶卷连带一张光盘就差不多消耗掉一张百元大钞。要知道,这还没有算胶片本身的价钱呢!——可想而知玩胶片实在是一件很费钱的嗜好啊。。。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2.jpg
接下去就是寻找冲印胶片的地方了,由于当时正好要出差,所以就把胶片交给父亲请他帮忙找店家冲洗。结果等我从北京回来才得知在我父母家附近早就没有可以冲印胶片的地方了,即使有照相馆,拍证件照用的也全都是数字打印机,而且只受理数码照片的冲印业务。无奈何,我只能自己去想办法。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2.jpg
事实上,我知道在乌鲁木齐北路的静安文化馆那边有大名鼎鼎的威马冲印,旁边还有家价格低廉一点的格林不知道是否还在。但后来意外发现东诸安浜路上还有一家柯达Express也接受胶片冲印业务,考虑到送件取件的方便,也就就近解决了。我的两卷胶卷分别是黑白的TMAX400和翻转片E100VS,冲印店的老爷子看了看,摇头说如今实在很少有冲胶卷的业务了,我这两卷更是少见。他们店里估计以后也要慢慢全部转做数码了,胶片冲印业务多少已经有鸡肋的感觉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3.jpg
品牌:富士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4.jpg
品牌:富士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5.jpg
几天后,照片冲洗和扫描出来了。我看了第一张当时就泪奔了:这两卷应该是在09年从柬埔寨吴哥窟回来后拍摄的,照片上家里小猫“小刚度”和后来走失的“黄泥螺”正亲亲热热的躺在租房的藤椅上看着我,后面则是他们搬家到南汇新居后站在窗台上的画面。伤心啊,黄泥螺就是在第二次柯达法国南部之行回来后丢失的,后来找了很久也未果。倒是让我从此养成了在车后备箱里随时带着猫粮,把小区里的流浪猫个个都喂饱饱的习惯。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6.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7.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8.jpg
反转片里多是我和同事@Deaf-Mutes 在09年国庆期间爬卢浦大桥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当时世博园区还正处于建设之中,无论是浦西的船舶馆还是浦东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当时奔驰还没有冠名呢)之所在还都是一片大工地,但建筑整体造型已经初见端倪。我曾经把其中两张照片发到微博上,大家感叹09年的天空曾经是那样蔚蓝和透澈,而此时的魔都却正被一阵阵冬日阴霾所笼罩着。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09.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0.jpg
尽管是一般的扫描质量(扫描的文件只有200多万像素),但从画面上还是可以看到胶片产品特有的韵味,比如画面的层次感非常棒,即使是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也大的惊人。另外,我在G2机身上使用的35mm F2镜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画质都非常出色——中心和边缘锐度一致且细节丰富,画面几乎没有任何畸变。当然了,照片的色彩在这种扫描状态下实在是做不得准了,原始扫描的片子有些发紫,这里贴上来的照片还是自己矫正了一下色调的结果。所以,有不少朋友在把胶片冲印出来后,宁可自己费时费力的去扫描,而不肯交给冲印店处理,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_1000/27811.jpg
总体来看,当时的两卷胶卷总算没糟蹋,至少给自己留下了一些值得怀念的记忆。只不过这两卷胶片冲印价格分别是30元一卷,然后再请他们帮忙扫描一下价格也是30,所以最终两卷胶卷连带一张光盘就差不多消耗掉一张百元大钞。要知道,这还没有算胶片本身的价钱呢!——可想而知玩胶片实在是一件很费钱的嗜好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