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 NEX-7试用

(2011-08-26 14:45:48)
标签:

科技

京东

索尼

镜头

转接环

杂谈

在昨天的索尼新品发布会上,除了APS-C单电旗舰A77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外,我们实际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新品。比如即将在下周上市的NEX-5N就是一款与我们很亲近的产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更高级别的NEX-7至少也要等到11月中旬才会上市而且价格也要比NEX-5N高很多。

有很多人在看了索尼NEX-5N后都以为这款产品只是NEX-5C的简单升级,但事实上两者差别不少,完全可以算是两代产品,并非是一代产品的简单小改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84.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在昨天发布会现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是很简单的试用了一下索尼NEX-5N。从操作感觉和最终的成像效果来看,这款相机除了增加了触摸屏幕控制并小调整了一些菜单样式外,的确没有太大不同。但是仔细发掘一下呢?首先,产品的感光元件元件提升了200w像素,测光方式从49区升级到了1200区。另外,新型感光元件的上限提升到iso 25600,我认为这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88.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索尼在发布会上特别放出了这样一张PPT,作为一个“奥炮”(即‘奥林巴斯炮手——比枪手更狠’),我很伤心的再次被人触到痛处。好吧,我承认APS-C感光元件由于先天的面积优势,在画质特别是高感光度特性方面要比M4/3规格更优势一些,但你也不用每次都把这条特地说出来不是吗?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01.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我随手在现场拍摄了几张NEX-5N的样张,感觉整体画质和原来产品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室内场景中,用NEX-5N可以很轻松的在ISO 400乃至更高一些感光度时拥有非常纯净的画面表现,而较大的感光元件面积也使得即使采用套装镜头也能获得比较不错的浅景深效果。这两点对于M4/3的确是难题,但NEX-5N有这样的效果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0299.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不过,我很喜欢这张在套头广角下拍摄的样张,因为我很高兴的发现原先在NEX-C3画面边缘常常能够发现的红绿色色散在新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索尼方面宣布由于采用了镜头补偿措施,所以相机自动会对原装镜头拍摄的画面进行机身内的矫正,可以消除暗角(这个无所谓)、可以减少变形失真(这个有当然最好,没有也就算了),可以减少横向色像差(这点很重要)。我有些后悔当时没有来得及用NEX-C3套装与NEX-5N在同一场景拍摄一些画面检验下镜头补偿矫正功能,但是从下面这张照片中基本可以确定该机制果然是有效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0309.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我感兴趣的是,NEX-5N的机身设计比以前更为成熟。索尼方面宣称自己对于NEX系列产品的外观总设计思路是“平板(机身)+圆柱体(镜头)”的极简风格。厄,暂且不论这种设计风格是否真的得到消费者的普遍好评,但是我个人在经历了初看有些不习惯到慢慢用多了就习惯再到喜欢上NEX-C3这种主打小巧的机身后,对于比NEX-5C更小一点的5N造型也并没有觉得不顺眼。特别是白色版本的NEX-5N,想来会成功击溃很多女性消费者的心理防线——事实上说松下GF3难看的MM很多,但最近说NEX样子难看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索尼说本机采用了更多的铝镁合金材质,而且手柄部分也有改良,这一点我倒没有特别察觉,只是觉得NEX虽然看起来头很大,但实际巨大的凸出手柄和小巧机身以及重量配平,使得用单手握持相机和拍摄也完全OK。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05.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索尼花费了不少时间来介绍触摸屏操作,不过由于已经有松下GF2的成功范例在前,索尼在这方再怎么宣传感觉也就是如此。让我比较喜欢的是NEX-5N带有和前代相同的翻转屏幕设计,这个结构想来在低角度用触摸屏拍摄时我家小猫时会比GF2/3更方便。

作为一款针对非专业用户使用的相机,NEX-5N在机身内置处理模块方面有了一些新动作。比如之前有网友质疑我喜爱的NEX-C3照片创作中的“强反差单色”模式拍摄的黑白照片灰阶太少,层次不够丰富,于是索尼这次很贴心的给出了“丰富色调黑白”这个模式来满足消费者拍摄黑白照片的需求,而诸如“HDR绘画”、“微缩景观”这种在其他相机上早就泛滥的模式如今也被索尼收编。这也算是一种顺应民情的举措吧。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07.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整体来看,索尼NEX-5N相对老款NEX-5C在机身外观、像素数、ISO范围、触摸操控、菜单样式、内建功能、镜头补偿等等方面都有了改变,再加上把隔行高清视频拍摄变成逐行高清视频拍摄,NEX-5N的这么多改进要放到其他公司机身上早就大吹特吹。但估计索尼是未必避免抢掉NEX-7风头的缘故,对于NEX-5N的宣传比较低调,连型号名也做的那么保守。所以我之前曾经说过,建议索尼能够考虑把NEX-5N改名为NEX-6以凸显它与NEX-5C之间的差异并避免人们对于型号的混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0178.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那么我们未来到底是选择NEX-5N还是NEX-5C呢?

我本来是想说在新品上市一段时间后,价格稳定之时,考虑到触摸屏、像素数、镜头补偿等重要功能改进,我还是建议大家购买NEX-5N新品。毕竟,功能改进不少,且数码相机这种东西通常是买新不买旧。

但是,这是在NEX-5C价格与NEX-5N上市价差距并不太多的前提下说的。有网友说可以趁NEX-5N上市时去抄底购买便宜的NEX-5C,我特地去京东看了下行货NEX-5C银色单镜套装,结果发现这款“老”机型现在居然只要3700元。。。好吧,真是便宜啊,去抄底吧!毕竟对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NEX-5C的性能也足够玩了。只是担心索尼不会让这种新老型号在市场上共存的时间太长,或许很快NEX-5C就会全部清仓,之后市场上应该会只有NEX-5N了。

另外,有网友谈到NEX-5N还有一个新功能就是可以连接新款的XGA OLED Tru-Finder。我昨天已经盛赞过在A77/A55以及NEX-7上原装的这款EVF了,但作为单卖的FDA-EV1S,索尼报价2800元,我个人觉得有些坑爹。要知道,这玩意一不能用在NEX-5C/C3这些老机身上,二来NEX-5N加上这玩意的总价格大概也和未来NEX-7差不了多少了。。。所以样子虽然特别亮骚,但我不建议大家下手这个组合。




但并不是所有配件都有坑爹的性价比问题,比如同样卖2800元的LA-EA2转接环就很得我的喜爱。由于之前索尼在E卡口镜头推出速度方面没有能够达到消费者的预期(主要是对比M4/3的热闹场景总归让NEX用户感觉有些不爽),所以大家都动起了把种类丰富、品质优异的A卡口镜头用到索尼NEX机身上的脑筋。但是,第一款转接环LA-EA1虽然在经过几次固件升级后开始勉强支持部分镜头在NEX机身上的AF动作,但其工作效率实在让人非常无语。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91.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22.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今天看到的LA-EA2则完全不同。首先,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内置半透镜技术带有相位对焦模块的转接环,其次为了解决镜头驱动问题这个转接环自己内建了一个AF马达(所以转接环底部凸出一块)。好吧,我承认索尼真是敢想敢做,因为这个部件能够立即上几乎所有A卡口镜头在NEX机身上获得与单电/DSLR同样的AF性能!你不是当心NEX的镜头不够多不够强大吗?你不是担心通过其他转接环只能MF效率太低吗?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因为这个2800元的新配件搞定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93.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我在现场实际试用了一下LA-EA2与NEX-5N的组合,镜头是上面这支16-80蔡司。没有什么可说的,对焦感觉完全就是在使用一台单电相机,不会更快但也绝对不慢。这个转接环提供15点AF(带有三个十字对焦点),所以整体性能和目前A65的水准相当。有了它的加持,NEX无论在高速连拍还是进行视频拍摄时镜头AF动作都很利落。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94.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这个玩意对NEX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厄,到目前为止NEX出了7款镜头而到2012年底前也就是10款。而目前A卡口镜头有31款且其中有很多是NEX E卡口头暂时无法出现的大光圈头、长焦头,且多有蔡司/G这样的金子招牌在闪耀。所以,索尼的思路很明白:

1、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A卡口用户,那么即使你以后不购入新DSLR或者单电机身,但是那么多镜头放在那里吃灰多浪费啊?你完全可以利用LA-EA2把它们利用起来,充分发挥NEX-7 2400w的像素威力而且还无需负担很重的机身。当然了,平时你也可以只用NEX系列,这样更轻巧;

2、如果你是NEX用户,但很羡慕M43玩家有类似松下25mm F1.4或者奥林巴斯70-300这些好镜头可以玩,内心痒痒。那么你可以考虑去花费一个普通镜头的价钱购入这个转接环,以后不管你是偷是抢是借是买,总之你从此不愁没有高性能的镜头可用了;

3、如果你是VG-10或者VG-20的用户,你是否还觉得E卡口镜头太少而利用老转接环上A卡口在视频拍摄时对焦太慢?好了,现在你可以很自由的应用各款A镜头且不必担心对焦速度问题了。恩,反正本来你的机身也不算太小,加上转接环整体体积也不会太过分吧?

是的,我觉得这款转接环未来最大的目标人群其实就是VG-10/20的用户而非NEX相机用户。。。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397.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作为NEX用户,我们还是不要太指望转接环这种东西。索尼昨天公布了三款E卡口镜头,分别是下图左面的E 55-201MM F4.5-6.3 OSS小光圈长焦头、右侧的E 50MM F1.8 OSS大光圈人像头,以及中间的。。。(哪里去了?哦,在我机身上呢)Sonnar T* E 24mm F1.8 ZA,也就是E卡口中第一款卡尔蔡司镜头。这三款镜头的出现,加上之前发布的E 30mm F3.5微距以及再早一些的套头、16mm饼干和VG-10用的18-200头,整个E卡口群突然变成了拥有7款镜头的规模,我们也就因此失去了批判“NEX没有镜头用”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03.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下面这两张图片是用E 50MM F1.8 OSS拍摄的。之所以这枚镜头算不上标头,是因为50mm焦段在NEX上等效焦距为75mm,而索尼自己也有一款50mm F1.8的新A卡口镜头在宣传时就是作为轻便廉价的入门人像头推出的。该镜头体积不大,与NEX-5N搭配看起来很协调。全开光圈后,成像虽然有点软且边缘有点色散,但用来在弱光环境下拍摄人像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20.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25.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当然,我们会更关注卡尔蔡司 E 24mm F1.8 ZA一些。好似现在大家都很关注35mm这个小广角焦段啊,之前富士X100用的也是这个焦段的镜头。这枚E卡口蔡司头做工非常精湛,全身铝镁合金材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带有一种金属的冰凉质感。看看把它装在NEX-C3上的样子——好吧,我觉得以后还是让黑色哑光的它上NEX-7起码也是黑色NEX-5N才更搭配啊。目前我还不知道这枚镜头的价格,但估计便宜不了,只可惜没有能再加入OSS防震。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0263.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下面几张图片则是NEX-C3搭配这支E卡口蔡司头拍摄的。看看在24mm端的畸变情况吧,然后还有一些对于细节的还原。很明显,该镜头在全开光圈时画面中心和边缘的锐度都很高,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色散。虽然同样是F1.8的光圈,但是和前者放在一起真是可以诠释什么叫一分价钱一分货。。。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12.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34.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35.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索尼在昨天发布会上给出了这样一张耐人寻味的图片——还有三个空洞代表着什么?有没有一支诸如35mm F1.4(1.8?)的标头出现?有没有比16mm 更广的广角头?就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松下公司正式发布了全新的LUMIX X系列镜头,第一款代表作就是实现了光学变焦与饼干外观两者兼得的Lumix X 14-42mm F3.5-5.6 pancake zoom。好吧,当索尼E卡口在不断进步的时候,它的对手也同时在奋勇向前。对索尼E卡口而言,出一个还是几个在性能指标上很强大,在最终画质上也有很优秀的新镜头并不难,但难的是如何把画质优秀的镜头做到足够的小以搭配小巧的NEX机身。APS-C幅面本身在镜头体积小型化方面要比M4/3吃亏一些,如今人家更是拥有了“饼干变焦头”这种匪夷所思的设计,索尼E卡口还需要不断努力啊!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21.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急着喊,NEX-7呢?那么NEX-7呢?

厄,昨天现场虽然有一台NEX-7样机在那里摆着,但是不许插卡拍摄。好吧,我只能看着相机外观流流口水吧。事实上,连口水也都没有来得及流多长,机器就被索尼工作人员收回去并把我从体验场地赶出去了,55555555(他们要开始下午第二场经销商发布会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10.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不过,我在现场和相熟的几位索尼公司朋友就NEX-7聊了一下,他们的评价都很不错。画质方面,他们说实际和A77用的是完全一样的感光元件和电路系统,所以最终画质即使不完全一样也相去不远(无论是高感光度特性还是色彩或是细节),而XGA OLED取景器的加入使得这款相机在应用时实际与单电相机感觉没有什么不同,总之就是一个“好”字。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112.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事实上,尽管我已经觉得NEX-5C/5N的全金属外观拿在手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遇到NEX-7以后。。。好吧,请原谅我意志不坚定,请谅解我是相机的美型控。如果说之前富士X100体现的那种完美的复古感觉是那样典雅内敛,那么和A77同样采用镁合金(注意,不是镁铝合金)外壳且带有橡胶覆皮的NEX-7则充分体现出现代相机工业设计的时尚美感和凛冽气质。NEX-7拿在手中和把富士X100或者理光GXR这类中高端小型机在手中的感觉是近似的,你可以用“质感”、“档次”等词汇来描述这种感觉,而这些感觉通常的确是要和金属材质、精湛工艺以及昂贵的价格联系起来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62.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当然,从我的角度来看,新感光元件、XGA取景器或者是那块被媒体质疑为何不可触摸而索尼方面回答“产品人群定位使然”的LCD屏幕都比不上那个叫做TRINAVI操作系统的按键布局吸引我。顾名思义,TRI“三”-NAVI“导航”,整个NEX-7的操作精髓就在于这个当初第一眼看到泄露的设计图时觉得很古怪甚至有些搞笑的机顶并列双拨盘+机背拨盘。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67.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虽然受到机身尺寸的影响,在NEX-7机身上没有办法安排更多的快捷按键和肩屏,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拨盘快速的设定机身的各种参数设定。大致情况如下图。我之前有些怀疑我们是否能够记得住这么多参数设置组合,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原来相机屏幕上会实时显示各种当前功能设定与具体参数,且在位置上与实体按键完全对应。这就避免了用户搞混淆拨盘功能的可能,且操作非常直观迅捷。我没有来得及仔细研究是三个拨盘的功能设置,但是索尼方面朋友介绍如果用户不满意三个拨盘的设计,当然也可以自己定义每个拨盘的功能。好吧,这玩意真的是需要进阶用户才能玩得转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st3.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53/17/80/DSC02473.JPGNEX-7试用" TITLE="趁热打铁:我的索尼NEX-5N NEX-7试用" />

总体来看,索尼NEX-7就是一台卡片式的A77或者A65。索尼方面在专访会上谈到这款产品的设计初衷是为高级A用户提供一个足够高端的备机,而我却觉得实际情况并不止于此。昨天晚上有位网友在微博上问我,象NEX-7强大的微单产品都已经出现了,那么除了那些旗舰DSLR产品外,我们普通用户还有什么必要一定去买DSLR呢?难道就是为了够大够重够装B?

我不好说微单进化到NEX-7这样的程度是否肯定就没有必要再选择传统DSLR了,但我至少可以肯定NEX-7不仅仅适合作为辅机备机,也完全可以成为职业摄影师用来干活,用来出片,用来挣钱的主力相机——至少从画面素质和整体机能上,这款产品已经不再有什么性能软肋以至于我们还不得不端出传统DSLR了。考虑到与索尼A77/A65同等的超高像素画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使用索尼NEX-7同样能拍摄出足以应对专业应用和大幅输出的画面来。并不是所有的摄影师都喜欢大而沉重的器材的,也并非所有的拍摄者都需要超高ISO画质或者极强的连续拍摄功能或者满屏的AF对焦点的。对于这些人而言,NEX-7或许是一个真正的高画质与便携性兼得的解决方案。

我曾经把索尼称之为影像市场中的一条“鲶鱼”,因为它总是能通过一些很有想象力的新产品来搅混这个原本被C/N两大家把持的池塘水,逼迫着大大小小的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提升以保证自己不在市场竞争中落后。NEX-7也好,昨天的A77也好,都充分展现了索尼对于数码影像行业的勃勃野心。

就好像昨天我评论网友的一条微博“索尼A77竟然要10000元啊?那我干嘛不考虑买A65?”时所说的,索尼真正是把握消费者心理玩弄整个市场的高手。

你看看,简简单单的两个机身定价就让用户不自觉的陷入“到底买A77还是买A65”的选择中,而忘记了自己其实本来还可以选择其他品牌其他产品的。同样的,“为什么还要买单反呢?”“为什么不选择更轻更小更快速的单电/微单呢?”当消费者开始在内心产生这种疑问的时候,尽管最终他暂时还是去买了传统DSLR,但至少一根尖刺已经扎下,一粒种子已经开始萌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