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第三夜:故宫不许拍 夜市请随意
标签:
文化颜真卿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杂谈 |
今天上午在acer总部进行参观访问,下午则开始有空可以出去在台北走一走。有媒体朋友跑去outlet,不过我对那种地方完全没有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大概算是比较少有的博物馆爱好者,上博自不去说,凡是去过的国内几个大城市的博物馆都曾参观过,甚至连香港的大小几个博物馆也都有去过,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却始终没有机会前往。在那里,不但有“红烧肉”、“大白菜”以及毛公鼎这样普通游客都很关注的国宝,更有我喜爱的颜真卿、黄庭坚、吴踞和文徵明的书法。更何况,从今天下午开始,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个残卷将在台北故宫合璧,这样的好机会怎能错过?
很可惜,台北故宫博物院里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拍摄(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只要不用闪光灯,都是可以拍摄的),因此除了国父像以外我没有什么影像能带给大家。但是今天下午的确看的很高兴:
1、可能是工作日的关系,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观众并不算多(入场式门上显示院内1178人),所以无论是三宝还是富春山居图那边都不需要排队或者人挤人的观看;
2、我是下午2点多到达台北故宫的,而《剩山卷》与《无用师卷》的合璧恰恰是下午2点30分才正式开放。大部分游客只是慕名而来,其实对《富春山居图》并不太了解,以至于乾隆皇帝乌龙的《子明卷》前人头攒动而黄的真迹前却观者不多。尽管从小就学习过这幅作品,对其内容和构图很熟悉,但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迹还是感觉“果然强大”,感觉《子明卷》和沈周的富春山在层次和笔墨浓淡的控制上的确还逊黄真迹不少;
3、很可惜颜真卿的《祭侄稿》真迹没有展出,而自己非常喜欢的吴踞的“桥畔垂杨下碧溪”竟然也没有看到,但好在黄庭坚与文徵明都有几幅真迹展出,算是值回票价;
4、事实上台北故宫的确囊括了大量的历史文物精品,即使是对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的游客,在面对“核舟记”、“乾隆珐琅彩大瓶”这样的精美展品后也会连呼过瘾,更何况我本来就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脚不停息的跑了三个半小时还不断义务充作同行朋友的讲解员,却全然不觉疲倦;
5、台北故宫博物院采用了很多现代化手段来展现和说明展品,比如有些绘画作品的电子版本可以让观众互动细节观看,有些则采用类似世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动画显示,甚至还有用裸眼3D技术展现的展品视频等。不但让人感觉新奇,而且编排和制作都很精良,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非常值得国内博物馆学习借鉴;
6、同行的集团总编刘克丽老师买了不少书画工艺品,但是我想要的二玄社仿制的《祭侄稿》目前断货,看看这个遗憾在以后能否有机会弥补吧。
晚上则跑去饶河夜市快速的走了一下(原本说去士林夜市,不过有朋友说那边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并没有什么想要买的便宜货,晚饭的台湾牛肉面也吃的挺饱,所以只是快速的在夜市里走了一圈咔嚓了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照片回来而已。
当然,这样的场景使用富士X100拍摄也是非常适合的。为了偷懒,我直接采用S档(1/125s)单手操作,反正这个机器的感光度上到ISO1600也无不太影响画质。
这里放出几张照片配合一些文字,大家权当看图说话吧:
你在上海哪里见过这样的行当吗?
“我”的身影倒是在哪里都可以看到。。。
妈祖庙的富士X100手持夜景毒性真的很大很大。。。
你知道“翻毛腔的三黄鸡”在台湾叫做什么吗?
这个设备实在太搞笑了吧?
厄,虽然我们这里留学生在大学门口做暗黑料理比较稀奇,不过在台北夜市,这种场面并不算太稀奇。。。
最后,再自曝一张吧。
观看全部28张图片,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338926.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