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2011-01-18 13:41:35)
标签:

科技

美国

奥林巴斯

机身

佳能

杂谈

当奥林巴斯中国公司为我同时送来E-PL2和XZ-1的时候,我着实纠结了一下。从内心来讲,作为M4/3系统的拥戴,我当然乐于试用在造型和功能上都有所改进的E-PL2,但是从读者的关注度和当前市场的热门角度来看,首次将Zuiko Digital镜头和TruePic V处理器应用在消费级别DC机身上的XZ-1似乎更值得先动笔写一下。

最终,由于我今天就要飞往北京到集团总部述职,因此还是选择将更加便于携带的XZ-1带在身边,而E-PL2则留下交由影像部门的同事连同E-PL1、松下GF2做对比测试。关于本机的高清图赏,请访问:

最大光圈F1.8 奥林巴斯旗舰XZ-1亮相

我最早是在美国CES2011展会现场看到本机的。将奥林巴斯XZ-1握在手中,磨砂的金属机身质感非常良好,给人一种温润的手感。无论是机身尺寸还是重量,XZ-1都和我原先只看到图片后的预料相差不大。XZ-1整体造型显得比较复古,不过在诸如机顶线条等细节方面又体现了一些时尚感觉。本机还有一个白色版本,相对眼前这个显得过于成熟的黑色版本会更加适合时尚人群一些。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07.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XZ-1最大的卖点当然是那枚标记为奥林巴斯“辰山品质”的F1.8-2.5光圈广角i.Zuiko Digital镜头。在奥林巴斯官方网站上不出意料的刊出了“最大光圈”的字样。的确,无论是松下或是佳能的F2.0镜头还是理光GRD3拥有的F1.9光圈镜头在奥林巴斯XZ-1面前都显得稍逊一筹。不过,运用在XZ-1上的这枚镜头并非是历史光圈最大记录——多年以前,奥林巴斯就推出过拥有全程F1.8大光圈的C-5050Z数码相机(500万像素旗舰)。可以说,XZ-1的超大光圈是重现了奥林巴斯在数码相机幼年时代的辉煌。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8.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本站摄影编辑小星星给我们带来了一张XZ-1 i.ZD镜头的特写画面。相对于XZ-1并不算太大的机身,这枚4倍光学变焦的ZD镜头口径显得相当大,多层镀膜技术也让这枚明亮的大眼睛在影棚灯的照射下焕发着迷人的光华。在该镜头外延有一个带有菱形防滑纹的转环设计,该转环能够在不同的拍摄模式下让用户快速调节诸如感光度、光圈、快门速度、艺术滤镜模式等。我们之前曾经在佳能S9X系列相机身上见到过这样的设计,该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操作手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机身拨盘设计。

可能是因为镜头口径较大的关系,本机无法采用自动开合的镜头盖,而是提供了一个仅利用摩擦力(没有其他锁扣咬合设计)套在镜头上的镜头盖。该镜头盖的阻尼设定的不错,在关机状态下一般碰擦(如将XZ-1放在大衣口袋内)并不会导致镜头盖脱落,而即使忘记取下镜头盖直接开机,镜头马达也有足够力度顶开镜头盖儿不会出现报错的问题。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24.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整个XZ-1机身从正面来看是单纯的矩形,但是从顶部观察,整机则呈现略带弧度的纺锤形弧线,整体造型也因此变得灵动起来。这个弧度从照片上来看并不明显,但是如果你曾经把玩过E-P2就会感受到这种弧度线条在视觉上展现出的微妙之处。有很多网友比较关注XZ-1的尺寸和重量,我查看了一下资料,佳能S95的规格是99.8×58.4×29.5mm(不包括凸出部分)产品重量 约170g(仅机身),193g(包含电池和存储卡)、松下LX5则是长109.7×高65.5×厚43.0mm 重量 271g,而同样采用金属材质的奥林巴斯XZ-1规格是110.6mm(W)×64.8mm(H)×42.3mm(D)最薄处26.3mm 重量(包含电池和SD卡) 275克。如此看来,从整体尺寸来看,XZ-1与LX5基本相当,比佳能S95还是相对大型一点。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08.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观察一下XZ-1的机顶部分。从布局来看,XZ-1按键和拨盘设置还是相当传统的,我们注意到模式拨盘上带有ART艺术滤镜和新的弱光下拍摄的“烛光标记”。在去除了热靴保护罩后,我们能否发现与奥林巴斯E系统通用的四点式热靴以及可以外接取景器以及录音装置的多功能数据接口。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2.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另外,本机采用了垂直弹出式的内置闪光灯,目前尚未查到闪光灯的指数是多少,不过我们会在后面的实际试用中了解这款闪光灯的功效。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6.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机背部分,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是那块相对显得巨大的三英寸(3:2)61w像素OLED屏幕。这块屏幕看起来相当眼熟,记得三星EX1上使用的也是这个规格的OLED屏幕(不过那个是旋转屏)。相对于传统LCD屏幕,OLED屏幕在色彩表现以及可视角度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事实上该屏幕也的确是在任意角度观察,画面也不会产生伪色或者亮度突然衰减的现象。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3.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XZ-1的所有机背控制键全部集中在OLED屏幕左侧,上方仅有一个显眼的红色视频录制键,下方除了回放、菜单和显示信息info按键外,其他功能都集中在中央圆形的四方向组合按键+拨盘上。虽然所占的面积很小,但是这个区域实现的功能相当繁复,如图所示,用户可以在这里快捷调整相机的各项主要拍摄功能,而类似白平衡调整等功能则可以通过按下中央OK键激活屏幕菜单再转动拨盘进行调节。

由于按键布局合理,拍摄菜单层次又相对简单,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用户都可以比较顺畅迅捷的完成各项调整操作。唯一需要提一下的是,向左按下方向键后并不会直接启动微距功能,而是进入对焦点选择画面——用户需要根据屏幕提示再按一下info键才会进入微距/超级微距/手动对焦的菜单画面。从操作顺序上来看,奥林巴斯是否应该把机背上的微距小花图标与三点式对焦点图标互相换一个位置才对?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0.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机身侧面基本没有什么好说的,橡胶保护罩下是特种的USB口和微型HDMI接口。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14.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张照片看到本机开机后镜头的探出长度还是比较可观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22.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本机采用的是一块L1-50B锂电此后,容量“仅”925毫安——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样的旗舰机型所用的电池都会比较庞大(想想佳能G系列所用的大块头电池吧),不过从官方得到的数据说该电池能够在50%闪光的情况下供XZ-1连续拍摄320张照片,如果这个成绩属实的话,那么XZ-1对于电力消耗的控制倒是颇令人刮目了。不过我也需要小小的提出一个意见:这块L1-50B电池外形上没有“防呆”设计,无论是从正反方向插入电池仓都能装进去,用户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下这个装入电池方向的问题。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23.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另外,本机在相机供电方面也很有意思——包装盒内并没有找到独立的电池充电器,而是这样的一个电源转USB的转换装置。也就是说,相机在充电式无需把电池从机身里拿出来,而是直接用转换器一头连接USB口一头连接电源插座就可以充电。我记得最早看到这种供电方式的机器是当年富士Finpix F10,后来三星有一些机型也是采用这种充电方式。由于我手头的XZ-1包装依然是工程白盒,因此在缺乏说明书的情况下我无法确认仅仅通过USB连接电脑时,相机是否会一边数据传送一边供电,但是估计这样仅仅依靠USB口5V电压充电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转换器上的电压为8-12V。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06.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这就是交到我手上的这台XZ-1测试机盒子内的全部配件,除了前面所说的东西外也只有一根视频AV输出线盒和一条肩带。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美国CES展上看到的XZ-1还是诸多功能不能打开的工程样机,而现在我手上的这台XZ-1已经是带有机身序列号的正式销售版本产品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82/12/HL170204.JPG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TITLE="有喜悦有疑问 奥林巴斯XZ-1之机身印象" />

总而言之,对于刚刚到手的奥林巴斯XZ-1,简单开箱后的感受是既有喜悦也有疑问:

喜悦出于机身整体做工的确非常良好,而i.ZD镜头至少在外观和规格方面给予人不小的信心。在机身按键布局和功能设定方面,XZ-1做的也都可以算是到位,基本没有出什么意外或者让人感觉遗憾的地方;

疑问首先是i.ZD镜头搭配TruePic V处理器究竟能够在画质上达到怎样的地步;奥林巴斯突然推出这样一款产品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于其M4/3以外产品的关注吗?还有就是XZ-1这款产品与松下LX5、佳能G12、S95、三星EX1、尼康P7000这些早已推出的消费旗舰相比究竟有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呢?

在奥林巴斯中文官网上对于XZ-1的宣传语是“小巧机身 单反画质”,对于这句话我当然不会完全当真——毕竟本机采用的1/1.63规格感光元件与M4/3规格感光元件在面积上依然相去甚远。但是,如果在合适的光线条件或者拍摄环境中,依靠i.Zuiko Digital F1.8大光圈镜头带来的某些特质(如镜头中央与边缘保持近似的良好解析力、较小的畸变和暗角),我们还是有希望利用XZ-1拍摄出达到消费级别DC产品中最高品质的照片出来的。接下来,我就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这款相机进行实际拍摄的一些感受以及XZ-1原始样张,敬请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