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逸品 索尼MDR-Z1000初听印象

(2010-12-27 14:30:12)
标签:

南汇

索尼

液晶高分子

逸品

拜亚动力

杂谈

这几天上海再次遭遇寒潮袭击,到了晚间,我所住的南汇一来本身就属于郊县偏远地区,二来小区周边也没有什么商业配套设施,所以便显得格外冷清。蜗居在家中,虽然没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乐趣,但趁着四下寂静小猫酣睡,捧着iPad看看书顺带听听音乐也是一桩美事。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48/40//pic_lib/wm/SONYMDR24.JPG

下午路过音频部门时,看到他们正在向北京打包一幅索尼新发布的MDR-Z1000,立即软磨硬泡好受歹说延后一天再发,先拿回家试听一下。其实,我算是一个“伪发烧友”,虽然家里有一副拜亚动力的DT880,但并没有考虑过像烧友们推荐的那样为它配一台耳放,而是直接用随身听用iPad或者外置声卡推动,还以“这是32欧的低阻抗版”聊以自慰。索尼Z1000借到手,也只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听听看与DT880有怎样的不同。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48/40//pic_lib/wm/SONYMDR02.jpg

索尼MDR-Z1000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液晶高分子”振膜,据说兼具轻、高刚性、高内损这些优点,主要效果是能够还原高密度的声音。而对我自己而言,日系耳机的做工精致自不必说,而Z1000镁合金的外壳工艺也让我多少对其高达3999元的售价有了几分着落。从佩戴感觉上来说,Z1000并不像其外观看上去那样沉重,尽管初戴上耳朵时觉得夹的比DT880紧,但一会也就适应了。由于采用全封闭式设计,耳机的隔音效果与半开放的DT880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这样的特性在我家晚上那种万籁俱静的环境中并不能展现出太大优势——在办公室里听就完全不同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48/40//pic_lib/wm/SONYMDR04.jpg

说实话,在iPad或者在家里的5000ES功放或者是同事的D50上,两款耳机的声音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到Z1000收放自如的低频控制,这一点我的确能够感受的到,特别是在我的DT880低频很清淡的情况下。Z1000的低频显得比较丰满和有韵味,但又不是那种很肥厚的味道,弹性且控制的住。不过,DT880即使不用任何耳放设备也能够轻易感受到的超高解析力,在Z1000上则显得黯淡许多。尽管Z1000也以24欧姆标榜自己是容易推动的低阻抗耳机,但DT880上那种拭去浮尘,清澈透明的中高频表现,那种入微又丝毫不乱的款款细节交代没有能够在Z1000上听到。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48/40//pic_lib/wm/SONYMDR22.jpg

在如此初级环境下的AB对比,显然无法让我听出两款耳机之间至少1000元的差价究竟在哪里。索尼MDR-Z1000的在配件、在连接细节、在密闭性(当然这只是设计方向不同)上都做的很完美,但液晶高分子振膜的优势恐怕还需要更长时间以及更好音源、推动设备的协助下才能真正展现出来。很可惜,随着Z1000被无情打包送走,我的这个小小愿望看来暂时无法实现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9/48/40//pic_lib/wm/SONYMDR25.JPG

摄影支持:崔闻晓 

想要观赏全部26张索尼MDR-Z1000高清图片,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25345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