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交作业:终于用上了理光GXR与A12模块

标签:
科技田子美国模块理光公司杂谈 |
今天这篇博客的内容其实是“补交作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理光公司很热情的把它们的旗舰级产品GXR以及两个镜头模块送到我们公司,想要我们做评测。我本来是答应亲自动手帮他们写点什么的,但不想当时正在为CES和PMA忙碌着,因此来不及动笔。好在后来还是我们总经理刘君带着GXR去美国参加了福特公司的一个活动,为我们读者带回来不少出色的作品,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理光的心愿。只可惜当刘总回来后GXR也到了归还的时候,我自己竟就这样生生的与之错过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7/42/72/P1045718.jpg
这一下就是大半年过去,由于今年微单单电市场精彩纷呈,因此我这大半年好像也没有更多时候再去回顾这款已经评测过的产品。后来理光公司很主动的为我们送来CX4,结果我又因为生病住院再一次与CX4擦肩而过,所以这债也就欠的愈发深厚起来了。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01e78a75ac37e7d5674860f53dff7023.JPG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e9d4cac3b26cca1f9a035eac4cc114df.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375415afb14f2484974cb66d76c1b8b8.JPG
不过,这两天不知道为何理光公司又一次把GXR送来,我估计大概是想让我们试用一下之前没有试用过的P10,也就是28-300镜头模块的关系吧。不过,跟随GXR机身而来的还有那支口碑非常出色的A12 50mm模块(实际规格为33mm F2.5 微距),这让我萌生了亲手把玩一下GXR的念头。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5d813031ceb802eff453091e42b89a4e.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0c414da458c4d31ffca67ee39c276557.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2dfc7d376575e9dbf217419ec033602.JPG
今天下午料理完公司的一些事情,看评测部门的同事已经为GXR机身充满电,就开口向他们把GXR机身和A12模块借来,开始琢磨去哪里拍摄一点样张。标准焦距、微距镜头、中大光圈。。。我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田子坊作为这套器材的拍摄场所。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fcf9331d18cd191c93c770df287c57e2.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acd3191c963f6599a90791c7bff8352.JPG
这一方面是因为田子坊里拍摄环境不太受天气因素影响(今天下午上海天气阴沉沉的,看上去要落雨的样子),另一方面这里贩卖的一些小饰品、潮流货、假古董之类也比较适合大光圈微距镜头的发挥。当然,去田子坊可以把车停在咫尺之遥且免费的日月光中心地下车库也是我选择去那边拍摄的重要原因。。。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4260aa7ebf2ee0bacafc49c6c14e8f38.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6f1f2a7963b63296d2186f5e1abe1d3.JPG
在拍摄时,我将相机设定在鲜艳模式,中心点对焦。拍摄模式和感光度则一如既往的自动,反正这种光线这种题材我肯定会开大光圈的,让相机自己去设定吧。其他则基本也都是默认,所有照片都仅做缩小和添加logo处理,画面整体效果与原图还是非常接近的。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f9a822efc3b2164b306d31d658dda53.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a9ac5f5845b11f9232f7b7767caa5fc.JPG
经过试用,我基本了解了GXR与A12模块的产品特性。从外观设计来看,理光GXR无疑是典型的走传统线路(倒也谈不上多复古)的机型。外观低调沉稳,手感舒适。A12模块虽然体积并不算小,但搭配在GXR机身上倒也并不显得突兀——至少比之索尼NEX的造型要均衡不少。使用时基本不会有人意识到我手中是一台堪比DSLR的专业机型,观感着实和消费DC没有什么区别;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2d09a9bb0ae2f470425390a7ac422c9.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5499e93911e806249ab060feb281f54.JPG
从操控角度来说,理光GXR很好的延续了经典GR系列相机专业、便捷的操控方式。尽管机背上快捷按键不少,但由于设定合理功能到位,因此操作起来只会觉得简单直接而断然没有手忙脚乱的事情的。菜单结构比较简单,但可以选择的功能选项倒是不少,而且有些诸如超焦距的设定是理光特有的,也显示其专业本色。不过纯粹文字式的菜单层级和结构未免显得少了一些,有些功能设定要按下按下再按下,找起来略显繁琐;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c8f9f0593aabc440561ecc5291bc4a30.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7dd42c72979c4f9cf95bfffc68533d0e.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70ea73747eef054e7df651d3afb5e374.JPG
A12模块的实际焦距为33mm,转换后实现标准焦距。该镜头模块的画质我们之前已经有过评测,反正iso1600以内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整体画质锐利细腻,焦外柔和自然,1:2的放大倍率也足够微距特写之用。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17fbf297e2c9d973acf17e4befd93a4.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df8221aa854b43e8bf0e78be324459f8.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48bf4feaadeedb80a474600d8253f342.JPG
特别是当开启机身内的畸变校正功能后,该镜头所还原的画面边缘也是横平竖直,毫无变形,真叫我过目难忘。不过,这只模块在对焦速度上依然显得比较缓慢,AF效率较难满足抓拍的需求,只适合比较有耐心的拍摄一些静态小品。事实上我有几张人物方面的抓拍画面是将模块调整到MF状态后拍摄的——此时效率反而会更高一点。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f64767ad308ce9c0d4fe2a5a7768261.JPG
总体而言,理光GXR搭配A12模块的确展现出理光数码相机所能实现的最高画质。即使将它与其他品牌的微单、单电或是DSLR产品相比在画质上也毫不逊色。我真的很希望理光能够在未来继续推出一些使用较大尺寸感光元件(至少是超越消费DC级别)的镜头模块。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7cfb3e84638d009ac7414c6861b63a73.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855136a5e50f14e315de6df38e7fcce.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a05d41b53a0a869ec5c8b76063feaef8.JPG
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太能够接受理光GXR的镜头/感光元件模块化设计——这种做法会导致不同的模块拥有不同的画质(包括感光度、景深、分辨率甚至宽容度)特性,在一款机身上却始终无法获得稳定的、同等级别的拍摄效果,这实在会让我抓狂。尽管我必须要承认理光GXR的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很大胆很有创意的举措,但我并不能赞同这种设计会有怎样光明的“钱”景——毕竟它在制造成本上就比常规可换镜头相机要高出不少,而能够掏钱选购这个价位产品的用户通常又会对能否获得DSLR级别的画质相当在意。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4/10/93/50mm1.jpg
延展阅读:
本站编辑B.K的理光GXR系列文章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04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