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06日
标签:
科技名店街奥林巴斯e-3感光元件杂谈 |
今天是香港名店街时尚潮人选秀的决赛,由于之前已经拍过两场,所以对于选手和比赛环节都已经比较熟悉,所以这里就不再多叙述了。总体而言,我依然坚持这些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的85后90后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出色,同时他们也肯定能够象我们70后、80后那样慢慢成长为社会的中坚——无论现在他们背负着怎样的骂名。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fc13b55fd3ac48e7be31304d0cea179.jpg
决赛自然是精彩纷呈,悬念迭起,拍摄起来当然也很有意思。这里放出的画面都是今天决赛中一些选手比较动感或者全情投入时的抓拍,无论是表情或者是动作都可以用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给力”。上一场准决赛的照片我做了比较大的后期色彩处理,而今天的这20来张照片还是力求保持E-5原片的本色,没有做太多的修饰。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ed708eb08f958412688f41eee84f1c90.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a06d7de8ec27894a61c9ad9156bb5ea8.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7058bbb3fa5ba904492654b524fde279.JPG
在拍完这一组照片后,我使用奥林巴斯E-5也已经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我陆陆续续的在PChome博客和4/3网上发表了自己的一些E-5心得,到如今我觉得似乎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了。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546607e6583c9373e1c76f3896601dcc.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fac706c0e32dc10f6b95b35a9ddab72f.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9998d45d32c9f9ea703d48882cafef2.JPG
有网友问我使用E-5和E-3有什么区别,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来分析E-3和E-5在硬件和画质上的差异。客观的说,E-5这款机器的确是用“E-3x”或者“E-3 Mark II”这样的名字更加贴切一些。在经历了三年时光后,奥林巴斯显然把更多的重点投放到M4/3系统的开发和完善上,而对于E-5这款新旗舰,只能算是曾经成功的E-3的小升级。在硬件方面,两款相机差异很小,诸如LCD屏幕规格的提升、像素的小幅度增加以及720p视频的加入都并没有脱离E-3所定下的基调,只是弥补了我们对E-3曾有过的种种遗憾而并没有能够实现当年E-3相对于E-1的巨大飞跃;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b814e8323ddf9a6e1900e4105208c7a7.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666f99a4946029c822eff7f11fc89f0.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672857035cc6bb8b4badf38b209d60db.JPG
在画质方面,我承认无论是低感光度画面更加细腻还是高感光度降噪算法有可观的改进都的的确确出现在E-5的身上,但这种改进和提升的幅度并没有我们原先期望的大——机身固件版本1.0下的RAW格式与直出JPEG之间的画质差异也并不十分明显。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ccadbb2c13200f313aaa33fca78ac71b.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40545c65275b7f4cff5774280e11f7e.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38f04c6774abb94ebd870f041ca1c5c0.JPG
更严峻的是,即使是连带上高清视频和更丰富的艺术滤镜功能都无缩短E-5在像素方面与其他品牌同级别DSLR的差距。令人遗憾的是,如果仅仅是因为4/3规格感光元件面积所限而导致奥林巴斯在像素问题上遇到1200万天花板倒也罢了,但松下GH2那块1600万像素livmos的强势推出只能证明这个原本看起来很和谐的联盟中内藏的不稳定因素。松下终于设法找到了M4/3感光元件的像素极限破解之路,但正如4/3网友所说,且不论松下是否愿意将这款16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提供给盟友使用,即使是考虑到该元件依靠(面积)像素冗余设计才实现能在无反光板结构的M4/3机身上使用而未必能用在传统DSLR结构的4/3机身上,这一点就让人感到很是丧气。或许奥林巴斯和4/3系统在像素方面的出路真的要依靠适马的三层CMOS技术了,但愿所谓奥林巴斯和适马在AF系统上进行的技术交流是真事。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883644fa3bcefdd5085e1a5e264ae0e6.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92d9664bf7515c85794a92acd0da251.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054ced93878483ee067a23e4e80be03e.JPG
在机身整体应用层面,虽然还没有机会测试防水能力,但我相信奥林巴斯E-5能够提供和E-3同样良好的强劲机身可靠性(这是奥林巴斯E系统的强项)。而谈到诸如白平衡、AF系统、防震等方面,我个人觉得除了由于感光元件的改变而导致E-5色彩取向比E-3更明快一些外,其他基本都没有变化。我用一支并不具备超声波马达的50mm F2.0微距镜头就能在选秀比赛中抓拍到不错的“给力”画面,但这仅限于S-AF的成功——C-AF的表现还是比不上C,N两家的机器。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f154234ebef9fd1d75fba6b033c35cb0.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24caa08b1009fefea14b81ef94e15427.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026a32828917d7176b67cdfe1de59b2a.JPG
所以,我还是更愿意把E-5看做E-3的一个小改进型号,按照管理,或许我们对于4/3系统更多的期望和惊喜会出现在E-50或者E-720身上——如果还真的能有这两款型号的话。。。最后,有关于奥林巴斯E-5的售价和产量问题:我相信那个吓人的1700欧元报价只是吓人的,但即使真的是按照1万出头一点的“合理”售价出货的话,E-5在市场上的销售预期也不会打破奥林巴斯自己对该产品“每月3000台”的低调期望。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a8d0e05cba614615626b2813a78d4985.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fb4fd4199ec68ef47beed903a19e4ca8.JPG
http://img.album.pchome.net/00/00/12/69/9d0ef624b484377dd9f2c24f9e08af03.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