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西塘游》——入门机身+超级牛头
标签:
手机机身f2牛头奥林巴斯杂谈 |
今天与20多位论坛网友一起跑去西塘参加奥林巴斯的M4/3产品体验会。有关于这次活动的一些细节和现场花絮,请各位访问我之前发布的一个帖子:
http://club.pchome.net/thread_2_3_5007678__.html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2962.jpg
于是,奥林巴斯朋友给了我一台比较新的E-450小机器和一枚ZD ED 14-35 F2 SWD镜头组合。这是一个很不协调的搭配,因为E-450作为接替E-420而发布的新品,在定位上相当入门。事实上这款产品相对于前作E-420多了三种艺术滤镜模式、更新的机身处理引擎和改进了机背的LCD屏幕这三点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新东西了。由于功能简单定位入门,所以该产品的定价也相当低廉,算是目前市场能购买到的最便宜的DSLR了;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2987.JPG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020.JPG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077.JPG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126.JPG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213.JPG
先来谈谈机身。我们公司里一直有一台E-410机身用着,而我对E-420也并不算陌生。现在看来,E-450在E-420机身上做了简单升级后,除了没有机身防震这一点让人有些遗憾外,其他一切特性
还是能够很好的胜任“入门DSLR”这一角色的。该机的画质在搭配好镜头后还是拥有很大的发挥潜力,我个人觉得该产品在默认的标准灰阶模式下曝光宽容度偏小一些,但中高iso(只限于800下)下的画面噪声倒并不严重。这种级别的机身说画质好到什么程度自然不至于,但拿来当备机或者新手入门还是足够用的。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352.JPG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378.JPG
我从来就不喜欢ZD ED 14-35 F2
SWD这种镜头。当然我对它的成像质量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即使全开F2光圈,画面依然锐的让人无法可想;而SWD马达的加入也让相机的对焦动作变得很“劲”,有时候简直让人觉得对焦迅猛的有些过头。只不过这种巨大且沉重并极端昂贵的镜头到底能带给4/3系统什么前景真是让人无比担忧。我不止一次看到网友们批评这支镜头性价比太低,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如果该镜头的焦段是12-35或许还能有更多人捧场,但现在。。。不过再怎么说这些也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奥林巴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再开发这种“恐龙”级别的镜头了,他们急切的要在M4/3系统上和松下打开一片新天地——即使未来有新的4/3镜头出现我估计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14-35/35-100这种极端设计了。顺便说一下,我手里这支14-35似乎侧逆光时候容易受到日光影响导致画面发灰,个人感觉它的抗眩光能力似乎一般——这大概是因为我没有给它装遮光罩的缘故吧。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401.JPG
另外,即将上市的14-150旅游M4/3头似乎也很值得期待——拿它与E-P2搭配,再加上一枚松下的20mm F1.7镜头与一块备用电池,这种组合简直就是未来主流旅行相机的标准典范啊!
-END-
http://img.club.pchome.net/upload/club/2010/1/17/pics_chunjuan_1263733448.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