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西欧寿文晖先生专访与我对三防机的看法

(2009-11-24 12:33:20)
标签:

摄影

手机

三防

卡西欧

文晖

杂谈

我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跑去梅龙镇广场楼上的卡西欧公司拜访了数码相机事业部的市场总监寿文晖先生。当时和他谈了不少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其他数码影像厂商全面转向DSLR和大感光元件设计的时候,卡西欧依然坚持开发卡片机,甚至放出“要把卡片机做到极致”的豪言一直让我记忆深刻。我当时就向寿文晖先生发出了专访邀请,请他一定要来我主持的PChome嘉宾会客室栏目坐坐,和我们的读者谈谈卡西欧的产品策略。不想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对他的专访被一再延后,直到上周才终于把寿文晖先生请到了我们太平洋中心的演播室。

http://img.pchome.net/2009/11/24/116290.jpg

专访当天是16日,但专访内容在本周才真正放出来,原因很简单——我们在专访中谈到了卡西欧的一款当时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的新机——EX-G1。对于这款产品,我想我大概是国内最早看到它的人之一,甚至要比很多卡西欧公司内部员工更早一些。当时对于这款产品的名字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已经知道肯定会采用卡西欧的手表品牌“G”。于是,在佳能开创自己消费旗舰品牌之后,在索尼继承美能达之后,在松下与徕卡勾搭并进入M4/3阵营之后,卡西欧成为数码影像行业内第四个将字母“G”作为产品名称的企业。。。恩恩,我知道你会说行业里面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G,不过好像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这几个了吧?

寿文晖先生对卡西欧G1这款产品的有他自己的见解。对于他来说,他并不希望过多的宣扬G1的三防性能,而是更希望我们能以时尚轻薄的角度来看待这款在造型上很有个性的产品。该产品虽然主打时尚牌,但针对人群却不是年轻女性而是时尚个性的男性用户,三防性能则表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风格。我们评测室率先拿到了这款产品的测试样机并发表了评测报告,有兴趣网友可以看一下: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007933.html

对于寿文晖先生的专访,我也已经做了视频专题,大家可以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011075.html

 

我自己也把玩过G1这款产品,前面正好有网友问我什么时候做防水相机的横评,我觉得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最早看到的三防相机,是富士公司的BIGJOB系列。不过那个产品从来不曾在国内出现过,而且产品本身定位也不是给普通消费者使用,而是真正的工程用产品。与BIGJOB差不多出现的还有一些其他品牌的是三防产品,但也都是工程使用并非民用产品。后来富士佳能等公司倒也是引进了一些供民用数码相机使用的潜水外壳,但由于这类外壳产品定价很高(有的甚至超过了机身价格),使用时还要涂抹密封油膏什么的很不方便,在国内也没有流行起来——此时始终担负在水下拍摄工作的还是使用胶片的潜水相机。

http://pimages.yesky.com/resources/product/20090303/JCN9PN62215RWOX653G88B0B24631MF8.jpg

后来,是宾得和奥林巴斯推出了可以不用外壳直接潜水三米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宾得在搞了一两款产品后就不再更新倒是奥林巴斯的tough系列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开发新品。但是到2008-2009年的时候,突然之间好像各大厂商都感觉到三防是消费相机的一个新卖点,于是纷纷推出这类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和佳能先后进入了这个战团,三洋方面也有带潜水功能的DC/DV一体机出现,现在卡西欧也推出了Exilim G系列,G1只不过是第一款产品而已。

由于几乎所有的三防潜水机都采用了潜望镜头设计,所以他们在画质方面的表现都只能用“平平”来形容,所以如果想要进行三防相机的画质横评,我想结果都不会太好看。其中一个特例是佳能D10,这款相机采用了传统的伸缩镜头设计,画质较其他品牌产品有提升,但这也导致这款好似肥皂的产品成了有史以来外观最难看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之一。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3/31/54/fengmian1.jpg

这就牵涉到横评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外观。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奥林巴斯tough系列的金属外观设计的,当然现在卡西欧G1依靠时尚的不规则造型以及三防机中少见的超薄机身而在外观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我也想提醒各位,三防机由于经常出没在相当严酷的工作环境中,所以他们的外观保鲜度实在有限——卡西欧G1有一个法拉利红的版本我看起来就比较容易刮伤表层漆面,而奥林巴斯的镜头盖设计会因为进沙(在海边使用)而导致开关不能。

三防相机的第三个对比项目显然就是三防性能,不过这个东西好像正是最没有什么可测试的。我还是比较相信各个日本公司的信誉,至少它们是不敢在潜水数据和跌落数据上作假的,三米不敢说成十米,否则肯定会被竞争对手揭发的。另外,我也想提醒大家一点,按照日本的测试标准,三米或者十米的水深压力都是在静态下测试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你带着机器去海边,或者造波游泳池,即使你的机器尽在水面下一米的地方使用,但很可能由于水流的作用加载到相机机身上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三米静态水压!

总体来说,三防功能能够出现在消费DC上是一件大好事,它使得我们在海边、攀岩、雨林中也可以正常拍摄照片,即使你不去那些地方那也可以尝试下在雨天拍摄的乐趣。不过,三防相机目前普遍还存在外观不够时尚轻薄(这一点算是从G1开始得到解决),在画质上也不如同级别非三防相机的问题。另外,三防机的价格也要比一般产品略微高一点,因此普通用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拍摄需求,来考虑是否要买一款三防机。比如,我的同事猩猩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所以他很早就买了奥林巴斯的tough系列;而我另外一个同事小星星是常在影棚内工作的摄影编辑,他不太会用卡片机出门拍东西,所以三防机对他的意义并不大。

我个人么。。。如果真要买三防的话,我的确会考虑卡西欧G1——倒不是为了它的画质性能能有多好,主要还是觉得样子够亮骚够漂亮,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