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2009-07-08 17:26:55)
标签:

usb声卡

满意度评价

耳机

乐之邦

杂谈

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北京乐之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寄来的Musiland Monitor 01 US USB声卡(以下简称01 US)已经到达我桌头一个月时间了。我很早就答应要帮他们写一篇对于这款声卡的试用文字,但因为种种原因(主要大概还是因为偷懒)而没有能够下笔。眼看着Soomal站那边都已经出了很详尽的评测报告,几位同样拿到测试声卡的网友的评测也陆续上线,自己觉得实在有些惭愧。

和昆冈以及浪子无心等网友比起来,我实在只能算是一个“低烧”的音乐爱好者。虽然很早就开始接触音响器材,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抱着凑合听的心态在玩。同事朋友们中有几个发烧厉害的,不光投下巨资买了昂贵器材,自己也慢慢变成土炮党,开始磨机甚至做器材——而我抱着一套标准家庭影院级别的Bose和索尼功放就能心满意足。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IMG_0002.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本文图片可以在新窗口内打开观看大图

对我来说,我并不太追求如何完美极致的音质,通常只要自己能够觉得“好听”就能满意。如果产品能够在耐听的基础上更能实现“耐听”的地步,那么我就会对这款产品爱不释手。当然了,尽管本身并没有多少追求,但是由于工作和人脉的关系,这几年接触的朋友和器材都在无形中培养自己的口味,对于音质要求的水准也有所提高。在我看来,手上的这台01 US正是一款能否达到我“好听”和“耐听”的产品。

尽管没有打算把这篇文字写成01 US的评测,但是我还是想按照乐之邦提出的试听文章格式来下笔:

总计使用时间:1个月
是否对比测试:是,直接对比模拟
包装满意度评价: 勉强接受,过于简陋的环保纸包装
外观满意度评价: 较满意,没有发现网友所说的做工问题
内部做工满意度评价: 没有拆开,但从其他评测来看能满意
易用性满意度评价: 满意 插上就用
稳定性满意度评价: 满意
驱动程序满意度评价: 满意 更换了官网的最新驱动
音质满意度评价: 满意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IMG_0003.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我之所以使用01 US的唯一目的就是用来搭配笔记本,构建一套简单但是拥有较好音质的个人听音系统。我实际并不考虑01 US的line out输出,也没有打算用这块USB声卡来替换掉台式机上的1723连接索尼功放。事实上,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所做的只有两件事:1、把01 US接上笔记本 2、把耳机接上01 US。

 

有关这款USB声卡的外包装、外观设计、做工等东西,其他网友的评测中已经说了很多,我没有什么更多个人意见,唯有觉得那根USB线能再柔软一些就好、声卡直立站在桌面上更稳定一些就好。驱动方面,那个把线路输出和耳机输出的光盘驱动我也用了,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前些日子换上了最新版的WIN 7 RC,趁机去官网下了新版本驱动,感觉也一切OK。

在公司里,我使用的是戴尔E6400笔记本。这款本子是一款非常典型的商用本,在影音方面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板载的声卡与喇叭谈不上什么音质,大抵就是能出声的水平,与我所需求的“好听”、“耐听”相去甚远。我也曾经试图将稍好一点的耳机接着笔本自带的耳机插孔,但音质始终觉得干枯毛糙,难以接受。在挺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宁可把音乐下载到随身听内,然后上班听随身听也不去碰笔记本自己的耳机插孔。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IMG_0010.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01 US到了以后,我很快的装完驱动,然后把常用的索尼PFR-V1耳机连到01 US上。索尼的这幅PFR-V1用得人不多,官方给它的定义是个人近场扬声器而非耳机。实际上,这个玩意就是把两个小扬声器挂在你耳朵旁边的设计,这样用户不会听到普通耳机常见的头颅效应而能获得非常真实的大型音箱式的声场。这款器材由于造型独特(实在有够古怪),价格昂贵(2k加)以及全开放设计因此不能带出街,只能在室内使用。这幅产品除了拥有非常出色的声场表现外,同时音质也相当不凡。索尼的耳机产品在解析力方面都做的非常不错,人声则显得比较柔美,PFR-V1也并不例外。只是这幅产品在直接连接笔记本声卡后高频始终会有毛刺,中频则显得又干又瘪,非常不耐听。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menu.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menu2.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01 US的高频处理非常漂亮,在保持了足够的解析力和明亮感后又完全的消除了那种尖锐毛刺的感觉,用俗套一点的描述方法就是“如丝绸一边顺滑”(巧克力广告?)。不管是从“好听”还是“耐听”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柔顺但又不乏明亮感觉的高频的确是我所需要的。中频人声方面,V1本身声底大约算是索尼耳机中的中上水平,在搭配01 US后同样显得更加顺滑和甜美一些,但个人感觉差异不大。这幅耳机在低频方面显得略微薄弱一些,即使拥有低频导向管设计,但总体来说也量感只是有深度无力度,有弹性无量感的风格,这个问题即使在使用了PRF-V1自带的升压器和搭配01 US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可能是PFR-V1更多还是偏向AV向应用而非纯粹音乐欣赏的关系,所以我重新给01 US换上了一幅新收入的拜亚动力DT880。这幅耳机几乎可以算是拜亚动力老DT880的复刻版本,在官网上开放了个人定制功能,用户可以自己定义耳机的色彩和材质——当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拜亚动力过去多见的是250欧姆和600欧姆的高阻抗版本,但是新的可定制版本全部采用更容易推动的32欧姆,O1 US耳机输出虽然功率并不大,但在USB供电良好的前提下推动这幅中端耳机还是可行的。

新版本的DT880是一副在音质上显得很均衡很大气的耳机,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声音取向。这样级别的耳机能够极其轻易的暴露出板载声卡的种种弊端,不论是播放什么类型的乐曲,我的感觉都是很难再坚持听下去。但是,这幅耳机却很能够体现出昆冈在评测中提到的01 US“偏暖”的音色风格。对我来说,这块USB声卡的最大特色就是让所有的声音变的顺滑和悦耳起来,声音相当动人。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IMG_0013.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我平时听的音乐类型相当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而01 US在搭配DT880新版这种本身并没有什么取向的耳机时,会给声音带来轻微但非常舒适的音染。这就好像在原本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涂了一层抛光蜡,声音的颗粒感和毛躁被抚平,乐声变得平滑流畅,充满活力和自然亲切的感觉——这种声音风格正是我所想要的“好听”和“耐听”。

由于耳机本身的素质良好,所以我并不需要特意来描写哪个频段有怎样的特色,只能说凭借在笔记本和耳机中简单加入一个01 US,整套系统的音质就提升到了一个可以真正谈的上“HiFi入门”的层次——请不要奢望这块声卡能够达到怎样惊世骇俗的高度,但至少它的声音能够配得上拜亚动力DT880,不至于让这幅出色的耳机被那些板载声卡带来的劣质音源所糟蹋。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40/56/31/IMG_0016.JPG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TITLE="好听、耐听 乐之邦01 US声卡试用记" />

499元,这个定价在我看来还是合理和可接受的。因为这个代价能让我迅速的搭建起一套拥有相当素质的个人音乐系统,让我的耳机在无需更大投入(更好的外置声卡,更好的解码器,更好的耳放)的前提下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我目前在办公室里用E6400搭配01 US,但未来我打算在家里用一台更加轻巧便携的EPC来搭配这款USB声卡和耳机,构建一个更加简单,应用更加单纯的个人音乐系统。

试想一下:这套系统靠一台省电又静音的EPC来解决歌曲下载(家庭无线网络)、存储(160GB硬盘+250GB移动硬盘)、播放(千千静听和foobar)问题,靠01 US来解决音源音质问题,靠V1或是DT880来解决音乐重放问题(呵呵,V1的开放式设计更适合在天气炎热的夏天使用)。它的整体结构是如此简单和实用,而它的最终音质表现也正好能够符合我所追求的“好听”、“耐听”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