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有来有去”网友的回答以及对理光CX1的后续

(2009-04-09 15:35:42)
标签:

摄影

uv

lv

理光

取景器

杂谈

有来有去网友给我留言,提出下列问题:

“春卷大哥,想请教几个细节问题。众说纷纭,只好问您了,比较权威。
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为何C、N、S三家的全幅机都只有0.74倍左右,中端的却都在0.9以上,取景感受哪个更好些呢?索尼a300的取景器只有0.74,比起a200的0.83倍还小些,感觉会很明显么?如果像某些人说的“摄影到后来就基本不用LV了”,那a200比a300岂不是更划算,价格便宜,取景器感受还更好?
镜头镀膜有脆弱呢?比方说,用手抹一下会损伤么?镜头上沾灰沾指纹了,到什么程度就会影响成像了?
3000块左右的镜头您觉得有必要配UV镜么?大概配多少钱的?我看有些评测上说,加了不好的UV镜,暗角会变得更严重,也影响成像质量,是这样么?
某些单反有脸部识别,您觉得用处大么?识别出脸部,其自动测光、对焦、白平衡这些,在理论上说都更准确,对于抓拍来说,似乎很有用。您觉得呢?
如果有空的话,请简单回答一下,谢谢 :)”

 

厄,这个即使简单回答一下,也还是另外新开个帖子比较好:


有关于放大倍率的问题,建议你看这个帖子:http://club.pchome.net/topic_2_121_173936.html 注意,倍率越大越难实现100%视野率,全画幅的高端机为了达到100%视野率,放大倍率会比较小一点。当然取景器好坏还是要靠你自己去看。通常来说入门级别DSLR的取景器视觉效果都差不多,有的稍微大点有的稍微小一点,但差异并不大。

我是一向支持使用LV的,因为这个功能在很多非常规取景角度上特别有用。在利用三脚架拍摄时有LV也显得很方便。说LV不用的大多是从单反机身过渡而来的朋友,但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毕竟便利的LV是未来趋势,就和数码相机的即时回放给我们带来便利一样在未来也会被大家逐渐接受的。

UV这东西,我觉得就是一个保护镜,在数码时代真的不用指望太多其他功能。UV的正面作用是保护镜片,反面作用是可能影响成像。个人认为,廉价的入门头(套头之类)完全没有必要用UV。一方面为这种镜头配个高价的UV不合算,二来配廉价UV的话肯定会进一步对本身就不太好的画质产生负面影响;高级镜头,出于爱护的心理,上个高价一点UV当保护镜也是理所应当。不过我个人是不会去加的,因为既然上了高端镜头就是为了得到卓越的画质——任何可能对画质产生影响的东西都不加;  3千元左右的镜头,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算是中档镜头。个人觉得配备一块1-200百元的,有一定素质的UV是可以的,这也会给你的镜头起到一定的保值作用。当然,请记得虽然不必买高端货,但也千万别买那种几十块钱的玩意;

脸部识别这个功能我是非常喜欢的,的确很好用。不过,这个功能一般都是出现在卡片机上的,现在单反也有一些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机型,但这些功能都必须在LV状态下实现。我觉得这个功能在单反上,有比没有好,但不必成为你选择单反的指标。毕竟单反上用LV的时间少,即使用LV通常也不是为了拍摄常规的人像吧。。。

 

————————————————

另外,有关于我的理光CX1评价,发布后得到了很多反响。我已经做好了被理光FANS砸砖头的准备,但好在大部分网友还是对我的意见表示赞同。这篇文字发布后,也的确在理光方面引起了一定的反应。理光方面的朋友一方面积极和我沟通文中叙述的内容,一方面向我要了更多CX1的样张将会送回日本总部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后续机型。对于理光的这种做法,我觉得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厂商的行为。

事实上,我并没有彻底否定CX1的意思。之所以会特地为它来写点东西,还是因为我对它充满了期望,说实话公司里面还有太多我根本懒得去理懒得去写的机器。目前来看,CX1的优点是机身设计良好,功能新颖,缺点是ISO 200及以上的画质难以接受。对于这款产品,我希望自己也能发现它积极的一面。所以,我打算明天带着这款相机去参加南汇的桃花节拍摄互动,希望能够用它拍摄到一些低感光度下的美图。这是为了避免大家把理光CX1一棍子打死——这并不是我的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