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E-620评测报告
标签:
摄影e-3奥林巴斯iso田子坊外滩it |
一款让我被拍成猪头的4/3新机
三月初的那场PMA展会尽管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重量机型发布,但如果把各家厂商大大小小的那些新机一起算上,怎么也要有好几十款了。这两个礼拜,这些大小不一,定位不同的新相机(也有一些新DV)接连不断的被送到我们PChome评测室,结果让DC部门的几位同事忙到叫苦不迭——等待评测的新机委实太多了一些。鉴于这种状况,我终于又可以打着“帮忙写评测”的口号去他们部门蹭新机玩了。于是,这次PMA展会上发布的唯一一款新DSLR,来自奥林巴斯的E-620就这样落到我手中。
这部机器刚发布那天,我就“鲜格格”(沪语自以为是的意思)的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题为《E-620是好机器,但我已经无爱了》的文章。在这篇博客里,我主要是阐述了自己对于4/3系统的未来并不是很看好,我的注意力或者说对机器的热爱已经见异思迁到M4/3规格上去的想法,结果这篇博客发布后居然激起了很大的波澜。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46.JPG
大家对于M4/3都挺有兴趣的,但是我在那篇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博客文章流露的对于4/3的负面情绪,或者说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遭到了不少狂热的4/3 粉丝们的拍砖。一个晚上下来,博客上留言数十条,论坛里面帖子回复长达几十页。总之,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就是那天晚上,春胖子的脑袋被大家拍的好似猪头一样。。。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我只好非常认真的对博客文章进行修改还写了好几千字的自我表白,说明我只是就事论事而且我也并不算是4/3阵营的“叛徒”。最终大家勉强接受了春胖子作为一名“藕粉(olympus fans)”但并非单独某一种系统的狂热爱好者。
不过,话说回来,我的这篇博客能够激起这么大的反响的确是出乎我意料的。不管怎么说,当我看到在C,N,S等多家的压力下依然还有这么多人关心和喜爱奥林巴斯和4/3(当然也有松下),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一家或者几家独大的局面并不值得高兴,只有市场中始终有竞争者(即使这个竞争者对比对手还显得很弱小),那么这个市场才会具有活力和继续发展下去的前景。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04.JPG
厄,话题有些扯远了,还是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奥林巴斯E-620身上来吧。
这次奥林巴斯中国给我们寄来的是一台工程样机。相机连同数据线、充电器等配件是被塞在一个白壳纸盒里快递到前台的,我找了一下,包装里没看到任何说明书或者驱动光盘之类的东西,所以这台相机可能与最终上市的产品在性能或者画质上有小小的差异(虽然这种概率极小),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另外,这款相机的套装镜头应该还是14-42mm(因为我们这里已经有一支该镜头,所以奥林巴斯中国没有额外寄过来),未来上市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套装和单机身两种销售版本。
无疑是迄今为止最诱人的4/3机身
之所以我把这个段落的标题写成“迄今为止最诱人的4/3机身”,是因为这台奥林巴斯E-620的确象网友所说的是一台“集大成”的机器,它满足了我们长久以来对于4/3新机的各种期望。
撇开E-3这样的旗舰机型不说,如果让我自己来设计一台自用的4/3相机,我会需要它具有哪些功能?
首先我希望它的体型能够象当年号称世界最小单反的E-4X0系列一样轻便小巧;然后呢我又希望它能够拥有强大的机身防震功能;接着我希望它象E-3那样有LV取景功能外加一个可翻转LCD屏幕;还有,我需要它有E-30上出现的艺术滤镜功能来丰富我的拍摄创作;对了,这款相机在对焦方面千万不要再是“老三点”了,最好能把AF点弄多一点,范围更大一点。当然,最后我还会希望这款相机的定位比较适中,最好是比入门级高一点比E-30这样的中级机么再便宜一点。。。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10.JPG
所以,当我们发现奥林巴斯E-620竟然全面满足上面所有需求的时候,禁不住要感叹这种相机真是“一旦拥有,夫复何求”。在我印象里,一款相机能够在机身性能方面给予我这么大满足感的机型只有两台:一台是当年柯美的消费旗舰A2,一台是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佳能无敌兔,如今奥林巴斯E-620算是第三台这种能在机能上给我极大满足感的机型了。
在奥林巴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台相机做到了我们期望它做到的绝大多数要求(如果能加入视频拍摄就完美了),我禁不住再次恨恨的想如果E-620能再早出来一年半载的话,奥林巴斯在2008年数码单反市场份额恐怕很有希望向索尼靠拢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14.JPG
从这几张奥林巴斯E-620与前代E-410的合影中可以看出,这两款相机在机身宽度、高度方面差异并不算大。不过由于加入了机身防震系统和翻转LCD屏,所以奥林巴斯E-620的机身要比E-410厚一些(左侧是奥林巴斯E-620,右侧是E-410)。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15.JPG
从机身正面来看,新旧两款产品造型差异不大,吸引我们眼球的是新机正面硕大的IS防震标记。当年E-420发布时奥林巴斯曾经有些无奈的说由于IS系统占据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当时奥林巴斯没有办法把它装在到小巧的E-420机身里面去。现在看来奥林巴斯的确在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机身体积并没有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为奥林巴斯E-620加入了非常实用,同时也是作为奥林巴斯产品一大卖点的IS机身防震功能。
另外,我们可以提醒大家注意我们首次在这样的小型4/3机身正面看到了灰白色的白平衡感光窗口。以往这个部件只出现在E-3/E-30这样的中高级机上,而较低级别的E系统产品上并没有这个部件。长久以来一直有E系统用户反映相机自动白平衡不精准的问题,现在这个部件在奥林巴斯E-620机身上出现表明这个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17.JPG
机背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这块2.7英寸的第三代超晶LCD屏。奥林巴斯方面宣称这块屏幕拥有全方位观察视角和日光下的高度可视性,这一点在我的实际拍摄中得到了证实。以往我们一直对奥林巴斯的机背LCD画质表示遗憾,即使是旗舰级别的E-3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一般,而E系统的入门机更有“看了LCD上的照片重放就失去了拍摄下去的欲望”的不良口碑(当然实际倒出到电脑上的画面效果其实还不错),如今在E-30之后,奥林巴斯E-620也算是把这个长年痼疾给搞定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28.JPG
操控方面,奥林巴斯E-620可以算做E-520与E-30的混合体,大部分操控还是受到机身定位的影响,只是“够用”而达不到高级机的“好用”(比如双拨盘,更多独立按键等等)。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E-30的最大卖点——“艺术滤镜ART FILTER”功能被下放到奥林巴斯E-620身上。这个功能尽管依然存在着争议,但至少我自己对它非常非常喜欢,稍后我也会放出一些采用奥林巴斯E-620艺术滤镜模式拍摄的样张。
另外需要提一句的是,我一直对奥林巴斯把模式拨盘上的“艺术滤镜”档位放在最后面,而且与P/A这类常用档位距离很远的设计表示不满。按照常理,这种主力推荐的档位应该更向常用档位靠拢以便于用户快速切换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为了“突出”而“突出”,经常让我的手指在对不同模式的切换中疲于奔命。好在我最近远远的听到一些风声,说是奥林巴斯未来具有艺术滤镜功能新机会把这个档位直接放在P档的后面。什么?你问我是什么机型?这个。。。我们还是继续谈奥林巴斯E-620吧!
^_^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30.JPG
存储啊,电力方面真没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和大家过往机型差不多。奥林巴斯E-620的充电器在充满电后会点亮一个蓝色的小灯,这个大概算是一个视觉方面的新改动。不过,这个灯光色彩的改变绝对比不上奥林巴斯E-620机背按键背光功能的加入那样实用。
我在拿到奥林巴斯E-620开始试用前并没有留心这个新加入的功能,直到当天晚上我带着它去外滩拍摄夜景时才猛然发现怎么机背上的按键都自动有了背灯了?这个功能实现起来并不复杂,但好像这是我见过的第一台具有按键背光功能的DSLR产品。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33.JPG
在夜色中,奥林巴斯E-620机背上的这些按键背光自动幽幽亮起,是那种很微弱决不刺眼但又正好可以让你看清楚按键位置的亮度,非常贴心。我在那个晚上的外拍中特地为这些按键背光拍摄了一些视频,稍后大家可以在我们的视频节目中欣赏到奥林巴斯E-620的这个虽小但非常人性化的改进实效。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34.JPG
奥林巴斯E-620使用的PS-BLS1电池与其他E-4X0机身相同,容量为1150毫安。这块电池的电力表现自然及不上E-3/E-30里面用的大家伙,但考虑到携带的便利性我们也能接受随身再多带一块BLS1。在我对奥林巴斯E-620的两次试拍中,发现是否开启LV的确对相机续航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在外滩拍摄夜景时,由于全部采用三脚架+LV取景的方式,所以一晚上下来等相机电力警报的时候也不过拍了百十来张样子;后来我去田子坊拍摄,基本都是靠取景器取景,只是当中偶尔开启一下LV在那些高低角度上拍摄,结果等一次400张拍完,相机依然显示绿色满电状态。所以,对普通摄影者来说,奥林巴斯E-620搭配两块锂电池就肯定够用了。当然我决不建议为这种小型机身配备直拍手柄,那玩意还是用在E-3/E-30身上才好。
一些新增的功能与菜单设置
下面这个单元要谈到菜单。不过由于这款机器与不久以前发布的E-30在功能上很近似,我突然发现似乎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所以,还是略过了所有重复的常见的或者我认为无关紧要的部分,给大家看看奥林巴斯E-620在功能与菜单设置上有什么新东西吧。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44.JPG
首先,我曾经嘲笑过E-30上那多如牛毛但实际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画幅模式很有些故意多弄几种出来“骗钱”的味道。如今在奥林巴斯E-620上,这个问题算是被悄悄的修正了,画幅选择从原来的9种缩减成了4种。除了4/3规格本身的4:3外还有符合冲印的3:2、目前很流行的16:9以及正方形的6:6模式。应该说,这剩下的几种画幅都是非常实用,对我们的拍摄和构图能够产生正面帮助的。而E-30上还多出来的那些诸如5:4、6:5甚至是古怪的3:4(号称垂直构图不需要转机身了)实在是缺乏实用性——大不了后期剪裁一下就得了,不用放在机身菜单里烦人了。
我通常会把机身画幅模式设置在16:9这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宽幅上。使用时通过取景器拍摄就是默认的4:3,想要宽幅了只要启动LV拍摄就会自动保存成16:9,的确非常方便。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05.jpg
奥林巴斯E-620在菜单布局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默认状态下,用户只能对一些基本设置进行调整,比如画幅啊,机身时间啊等等。而如果你想对拍摄参数比如ISO、分辨率、对焦系统等等进行深入调整的话,则需要开启一个独立的菜单项目,然后再进行细微调整。奥林巴斯的这种设定对于初学者来说的确是满不错的,但我一开始质疑诸如ISO、降噪开关这种即使初学者也可能会常常用到的菜单功能没有必要藏的太深。对此,奥林巴斯方面的回答是,用户可以直接在机背显示画面上调节这些参数,而无需按下MENU键进菜单调整。恩,这就说的过去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11.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01.jpg
对焦点这个东西,算是奥林巴斯E-620相对以往E-XXX三位数系列入门机最大的改进之一了。虽然7点对焦看起来不如别人9点或者11点那样牛,但恐怕没有多少厂商能向奥林巴斯这样奢侈的用上5个双十字对焦点的配置。在我的实际使用中,这款相机搭配12-60超声波镜头的自动对焦速度与E-3相差无几,一扫当年“老三点”时代的颓势。以往我们一直哀叹奥林巴斯光学强但电气弱,如今随着E-3/E-30/E-620全面更新了AF系统,纷纷用上多点的双十字对焦后,奥林巴斯在电气性能方面也算是步入了业界的领先位置。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15[1].jpg
在LV状态下,如果我们用的是相对较老的镜头,那么就可以在屏幕上清晰的看到7个红色对焦点位置。如果用的是比较新型的镜头,则可以激活11区域对焦,这在我们过往的评测中已经说过,这里了就不再重复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52.jpg
即使是在三位数机里,奥林巴斯在功能设置方面实际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下图中的这个快速删除功能就只在E-5XX中出现而没有塞入E-4XX机身里。我通常喜欢开启这个功能,这样在回放时看到不想要的照片直接按动一次删除键就能删除掉照片无需再次确认。这个功能对于我这种喜欢拍摄很多张然后从中选一张最好的拿出来用的家伙的确很有效,不过初学者还是使用默认的关闭状态吧,否则很容易误删照片哟。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28.jpg
在行业里面,有些品牌的DSLR一直被“跑焦”问题困扰着,但我们很少听到有奥林巴斯的用户抱怨这个问题。尽管如此,奥林巴斯依然在E-620的菜单内加入了AF微调功能,用户可以对自己的镜头进行对焦精度的细致调整,功能和用法都和其他品牌差不多。不过这种功能以往都会被应用在一些中高级产品里,而奥林巴斯E-620作为一款定位并不高的机型能拥有这个功能,多少可以体现出奥林巴斯的厚道。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32.jpg
曝光方面,相机可以对三种不同测光模式的曝光程度进行微调,同时也带有E-30上出现的多重曝光功能。只不过奥林巴斯E-620上的多重曝光只能两张,而非E-30上的四次。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在数码影像时代并不是太重要,毕竟我们完全可以用PS等工具来获得类似的效果而且还无需受到拍摄间隔的限制。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33.jpg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40.jpg
我想不起在E-30上是否有这个纵横十字的显示了,记得那款相机应该是带有水平仪的。不过对我来说,有这个辅助显示已经足够,电子水平仪那种玩意还是噱头了一些。在外滩拍摄夜景那次,我的LV屏幕上一直是显示着这两条辅助参考线,这对拍摄一张构图完全水平的陆家嘴全景来说的确非常有帮助。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VR041.jpg
对于高ISO感光能力不要太苛求
我知道大家一直对奥林巴斯或者4/3系统的高感光度画质问题耿耿于怀,但在目前CMOS、CCD工艺没有得到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想要让只有135全画幅感光元件1/4大小的4/3规格相机获得与D3/无敌兔相等的高感光度画质,只能说是一种奢求。我通常不会把感光度设置超过ISO 800,因为这基本是DSLR画面保持纯净感的上限(D3这种BT机型不受此限制),而奥林巴斯E-620此时依靠强大的IS特性,外加上一款光圈过的去的镜头,应该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拍摄场景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DSC_1136.JPG
这里有一组我在外滩拍夜景时临时想起来拍的ISO测试样张。可能是因为当天晚上冷空气袭沪的关系,拍摄时风大脚架轻,所以两张低感光度的照片有些模糊,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观察画面的高感光度画质。当时这组照片拍摄时,机身降噪为“标准”,灰阶功能为“自动档”,基本可以看做一般用户最常用的设置。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AP3110964.jpg
个人感觉奥林巴斯E-620的感光度水准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反正和E-30看不出有什么差异。ISO 400下没有什么问题、ISO 800算是极限,再往上就基本不推荐使用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在拍摄夜景这种画面中有大面积黑色部分的场景时启动“自动灰阶”功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此时相机会自动拼命提升暗部细节,从而造成画面暗部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噪声杂讯。所以,建议大家在拍摄中如果并不需要可以保留暗部细节的话,还是把灰阶设置在“标准”档上比较合适。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isotest.jpg
这里有几个实例。
在很多时候,我习惯把相机的感光度设置在自动档上,让相机来考虑ISO是否要做提升,而我只要考虑构图并按下快门。奥林巴斯E-620的自动ISO上限可以自由调整但下限被摄在ISO 200上。所有有网友看了我的一些外拍照片后产生了本机最低感光度究竟是ISO 100还是200的疑问,这里要明确的回答:手动是ISO 100,自动则从ISO 200起.
当然,ISO 200不会对奥林巴斯E-620的画质产生什么影响,如下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3141362.JPG
较高的感光度当然可以帮助你应对各种光线不足的场景,不光是夜景即使是下图中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如果你想要拍摄一家小店内景的话依然需要提升感光度。ISO 640的感光度其实并不算高,可惜的是我同样忘记关闭自动灰阶,结果画面中的噪声马上就上来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3141398.JPG
相反的例子看这里。这张照片的感光度为ISO 800,但为什么看起来画面中的噪声水平比上面ISO 640的似乎还好一点?原因就是这张照片拍摄时候没有开启自动灰阶功能,so。。。说实话我以前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功能对于画面纯净度的影响有这么明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1010906.JPG
不过,奥林巴斯E-620至少有一种状态是完全不介意高感问题的,那就是艺术滤镜中的“照片怀旧颗粒效果”。这个名词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张粗粒子的黑白照片效果啦。由于这种滤镜本身就会给照片人为的加入许多噪声颗粒,因此即使上到ISO 800也完全不用担心。而黑白照片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噪声伪色讯号的影响,所以画面感觉会很有一番风味。我打算过段时间利用这个滤镜去好好尝试一下黑白摄影。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8/12/32/P3111071.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