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下G1,我猜到了开头但...

(2008-09-13 12:19:23)
标签:

松下

奥林巴斯

索尼r1

体型

旗舰

it

我猜到了这开头,但猜不到结局”——当紫霞同学在至尊宝怀里气息奄奄的吐出这句让人撕心裂肺柔肠寸断万念俱灰的经典台词后,<大话西游>结局的悲剧性也就从此展露无遗。当我昨天下午啃着豆干(减肥不吃午饭)看到松下G1正式发布的消息后,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台词。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2].jpg

我原先猜测的并不错,果然是松下抢在奥林巴斯之前发布了第一款Micro 4/3相机。之前虽然在给大浦康达先生做专访时并没有问出到底是松下还是奥林巴斯在推动Micro 4/3方面起了主导作用,但我一直怀疑这实际就是松下力图打破4/3目前瓶颈,想要重新再“博”一把的举措。果不其然,大家都知道这个礼拜松下要跟着索尼发新机器了,而第一款Micro 4/3规范相机,G1也就如此出炉。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3].jpg

有关松下G1的性能参数,昨天本站DC部门的报道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出乎我原来意料的是,松下G1并没有能够把体型缩小到我们期望的LX3大小,同时造型也没有能够打破传统DSLR造型的桎梏。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松下并没有能为G1带来视频拍摄能力,别说好像尼康D90那样的HDMOVIE拍摄,就好似手机的随拍功能也完全欠奉。虽然松下承诺在09年会推出世界首款带有AF功能的视频拍摄MICRO 4/3相机,但至少对目前来说,这不过是一个画得比较好看的大饼,是不是能够如约吃到,一切还在两可间。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image03[1].jpg

如果抛开以往对Micro 4/3的种种猜想,尤其是脑子里没有LX3这种具有光辉形象的机器打底子的话,松下G1的确还是个很不错的机型。虽然好友YJP在他的SPACE里面嘲笑三种色彩机身,但镜头唯有黑色一种的设定非常“囧”,但我觉得不管怎么说那个蓝色的版本看起来还算不错。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image14[1].jpg

让人最难接受的恐怕就是松下G1的重量居然比奥林巴斯E420还要重上5克,体型也没有什么缩小。不过我想造成这种心里落差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些4/3FANS或者DSLR用户们的对于Micro 4/3首台机的期望与松下开发人员的设计思路有偏差造成的。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期望的Micro 4/3机是定位于单反辅机的。也就是说,平时干活还是用大型的DSLR为主,只有在不带重型机械出去的日子,手里才提喽着一台Micro 4/3漫无目的的扫街瞎拍玩。所以,这台机器就必须要和DSLR在体型外观上拉开距离,既不能大也不能重,性能要求也不是太高。然而看松下G1的实际设计就能明白,这台机器的确正如很多4/3摄影网的朋友所说,是松下传统消费旗舰FZ系列的延伸。它的目标用户定位根本不是已经拥有了DSLR的我们,而是那些打算购买一台中高级相机作为主力机(很可能也是唯一一台相机),但又怕传统DSLR太笨重和复杂的用户们。毫无疑问,这种产品定位和当年奥林巴斯打着CROSSOVER跨界概念开发E-420饼干头套装时的心态非常接近,再加上首款机型总要做的在性能上强悍一点,在外观上保守一点,因此也就造就了松下G1如今这个样子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1].jpg

我看了一下松下放出的G1样张,感觉的确是很不错。(点击这里查看)即使扣除掉官方样张可能包含的“水分”,我想其实际画面品质用来和适马DP1或者老款的索尼R1正面交锋一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这款相机肯定会在机身电气性能以及扩展性方面远远抛开两位前人。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image02[2].jpg

当然,这样的机器,我或者其他DSLR用户以及4/3摄影网的朋友们都不会购买,但这并不等于这款机器不适合所有人选购。我觉得如果你并不是很看重相机的视频拍摄能力的话,而且这款相机的定价如果不是太夸张的话,那么至少那些原来考虑买佳能G系列等消费旗舰,或者打算购买类似富士S100FS这类长焦旗舰的朋友可以多一个大幅度提升画质和可玩性的选择。毕竟,从规格上来看,这套相机在性能指标上要比E-420似乎还高不少,比如更多的对焦点,100%的取景范围,防抖镜头。。。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1]_3.jpg

至于我,我依然不能放弃对一款拥有近似LX3体型的Micro 4/3相机的期望,同时它也必须拥有720P级别的视频拍摄能力(尽管实际用到的可能性并不多),我相信这样的机型肯定会在明年出现,更何况目前正在“大变特变”的奥林巴斯还没有正式出手呢!此外,在镜头方面,我对松下宣布的7-14颇有好感,但目前的两款套头看起来还都过于初级。这同样要寄希望于奥林巴斯,至少我想看看那款饼干头的Micro 4/3版本会是怎样。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2]_2.jpg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题外话。正如开篇时候所说“我猜到了这开头,但猜不到结局”,目前Micro 4/3的确已经开头了,但其真正的结局实际还很遥远,现在就想猜恐怕肯定是猜不中什么的。就好像Eeepc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想不出该怎么称呼,最后终于把这些小型笔记本命名为“轻省笔电”或者“NETBOOK”一样,我现在也不清楚这类替代传统消费旗舰的数码相机应该怎么称呼。是“类单反”还是“新旁轴”抑或是“可换头的消费机”?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4/06/91/head[2]_3.jpg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在C,N,S几家忙着拼全画幅的时候,传统DSLR厂商中的另外一种潮流,也就是轻薄小巧化的风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且不说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的Micro 4/3,据我所知宾得公司也将在9月22日发布一款超小型的DSLR,此外三星也刚刚发表了有关开发使用APS-C感光元件小型化机身的计划。总之,这几家都在积极的将传统DSLR向轻量化、易用化转变。这类产品将拉开与传统DSLR之间的距离,逐步取代原先的消费DC旗舰们,成为卡片机与DSLR之间的中间型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