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卷的索尼a900发布会现场试用报告

(2008-09-11 08:52:42)
标签:

手机

a900

a700

索尼

全画幅

克山

it

相对于尼康发布新机前面的严格保密与低调、佳能总会在“适当”的时候不经意的通过官网玩“泄露”,索尼a900实际是2008下半年发布的几款新DSLR中最不具神秘感和悬念的机型了。事实上,早在索尼a700发布之时,大家就已经预见到索尼很可能会用“索尼a900”的名字发布其第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至于这款相机的实际性能,我们也可以透过索尼自己发布的新感光元件、年初发布的几款新机参数而估摸的七七八八。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429.JPG

所以,当索尼a900和FX1000E两款产品在三位索尼高层的共同努力下缓缓从台下升起,暴露在众多媒体闪光灯下时,我想现场记者们的感觉多半和我一样——快别藏着掖着了,索尼a900这玩意早该出来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495.JPG

索尼中国把今天的发布会命名为“科技铸就影像旗舰”,而在现场展示的PPT内也把索尼a900化为旗舰型号一列,这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是目前索尼所发布的最强悍的数码单反产品。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名对DSLR产品有较全面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索尼DSLR发展到a900就算到达顶峰。因为无论从机身设计还是性能来看,在索尼a900之上似乎还应该有更高级别的产品。

厄,关于这个话题,我们等会再谈。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498.JPG

索尼a900最大的机能重点当然是这块2460万像素的Exmor CMOS感光元件,除了高分辨率特性外,索尼还特别指出该产品的双重降噪(即在信号模拟数字转换前后的两次降噪处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520.JPG

另一方面,索尼也学习佳能的做法,在一台相机机身内使用两块BIONZ影像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核”概念。索尼特别指出考虑到本机的有效像素超高,所以即使以不算太快的5FPS速度连拍,机身的处理数据量美秒也有123MB之巨。作为对比的“某旗舰型号”能以9FPS的速度连拍1200万像素的照片,其每秒数据流量大约在108MB上下,所以索尼的处理器性能是业内最强。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523.JPG

其他方面,索尼并没有宣扬太多,唯有史上首款“全画幅防抖机身”的口号叫人会心一笑。想来除非宾得三星在短期内发布全画幅DSLR,否则这个名头还可以加上“唯一全画幅防抖机身”的字样很久很久。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585.JPG

来看一下索尼a900真机。可能是太受C,N两家旗舰的影像,所以当我看到一款不带直拍手柄的索尼a900时,感觉它是如此的“小巧”而丝毫没有旗舰的味道。整个机身的线条基本与PMA时看到的那个工程机变化不大,早期模型时那个个性到有些突兀的金字塔顶在索尼a900真机上先得还算协调。

有朋友问索尼a900的机身是基于美能达a9呢还是a7,但我觉得最大的可能这个机身就是完全独立新开发的,和老款胶片机并没有多少关联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05.JPG

之所以我们并不把索尼a900看做真正TOP旗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机身工艺。虽然使用了镁合金机身,尽管在按键部分采用了防尘防潮设计,但索尼a900并不具备防水和防泼溅能力——也就是说想要在大雨天使用基本没戏。而具有三防能力的机身,基本是目前我们所谓“旗舰”型号的一大特征。所以有很多媒体朋友包括我在内怀疑索尼以后会出一个真正具有三防、机身内建直拍手柄的a旗舰。但是,这种想法其实也有破绽,那就是索尼的各款高端镜头无论蔡司还是G也都同样不带防水能力,即使机身能防水,但镜头不防也是白搭。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15.JPG

索尼在发布会现场宣传其五棱镜结构光学取景器,这个玩意的取景范围达到100%,但放大倍率为0.74。以我现场试用的个人感觉来说,这个取景器的确明亮,清澈,但放大倍率实在一般。看上去的视野可算优秀,但对比尼康D3/D300那种宽广无垠的感觉还差点味道。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09.JPG

由于采用五棱镜而非五面镜结构,所以索尼最终还是没有搞定a900的LV功能。事实上,早在索尼a350发布会后的专访上我就问过索尼开发人员有关未来索尼DSLR是否都会LV的问题,当时索尼的回答便是“专业机不需要lv”。所以我就知道至少在短时期内使用五棱镜结构的索尼a相机LV同样没戏——传说中的索尼a750是否真能出现也在今天后变得更加渺茫起来。

有趣的是,在发布会现场,索尼“很不厚道”的把a900与佳能EOS 5D做横向比较,让用户了解100%取景范围和95%取景范围在实际观感上的差异。结论当然是很明显的,毕竟100%的视野率摆在那里,佳能5D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598.JPG

下面几张照片展现的是索尼a900的反光板和感光元件部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04.JPG

对比APS-C规格的感光元件,这块35毫米全画幅Exmor CMOS的面积的确显得相当巨大。在发布会上索尼是这样评述这块元件的:“它实现了面积和像素两倍于索尼a700”,换言之,这块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与a700相同。我们是否就此可以认定它的高感光度性能也因此与a700相等?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07.JPG

翻开反光板,可以看到索尼a900的实际感光元件正在散发着幽幽绿光。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06.JPG

这是在现场展示的索尼a900BIONZ处理器模型。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11.JPG

我来展示下索尼a900的机身其他部分设计。从机背角度来看,索尼a900的按键布局与前作a700并没有太多不同,92万像素的LCD屏幕非常宽广明亮细致。我和现场的几位记者朋友做了个照片回放对比,不知道是实际情况还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要比D3背后的那块屏幕更亮丽一些,反正做LCD本身就是索尼的拿手好戏了。

值得注意的是光学取景器旁有个小的关闭开关以保证用户在长时间曝光时机身内部不受从取景器口漏入的光线影响,这倒也是高端机型才会有的细节配置。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93.JPG

在索尼a900机顶上有这样一块看起来很“异形”的参数LCD。尽管造型很古怪,但实际功效和其他同类产品到没有什么不同。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95.JPG

卡槽位置,采用CF和记忆棒双卡兼容设计。存储仓盖采用最普通的推拉式设计,没有水密能力。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97.JPG

机身另外一侧则可以看到DC IN电源接口、USB口,用于高清输出的HDMI接口以及与电脑连接控制的REMOTE接口。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原先谣传的很凶的HD视频拍摄功能最终在索尼a900并没有出现,这应该也是与本机的专业定位有关。相信索尼很快会推出带有HD视频拍摄能力的入门级别DSLR产品。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99.JPG

电池仓部分,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想要加装手柄的话,依然需要去掉那块电池舱盖。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宾得机型,直接把手柄连接到机身上就可以,不用想办法去掉电池仓盖就能使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02.JPG

除了色彩空间加入ADOBERGB外,我基本没有能在索尼a900机身菜单内找到多少特别的选项。当然,等评测样机送到后,我们会对这部分内容做详细研究。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10.JPG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功能是索尼a900带有智能预览功能——用户可以依靠按下机身正面的景深预览按键,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机身参数设置所能拍摄出来的实际光影效果。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对部分机身参数进行快速调整,该功能非常实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14.JPG

很遗憾,我是那种发布会上的“乖宝宝”。既然索尼说现场展示的索尼a900都是工程样机,所以不许把自己的CF卡插入机身偷拍,我也只好放弃了带一点现场模特样张回来。不过相信肯定会有媒体朋友在这方面“偷跑”——好吧,我坦白,我其实也想这么干来着,但最后被索尼的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

不过,我还是可以在这里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个小小的解答:

1、本机的高像素画面效果的确令人过目难忘。现场有一张由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克山下先生拍摄的云南石林照片,该照片被放到40寸大,而画面细节依然清晰可辨,锐利细腻,给人非常强烈的震撼。在我印象里面,135规格相机想要实现照样的冲印效果还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想要冲印如此巨幅照片的摄影师都会考虑120以上规格胶片相机;

2、索尼a900的高感光性能的确有索尼a700近似。在ISO 400下表现良好,ISO 800开始画面暗部会出现杂色颗粒,而亮部影响不大。总体来看,索尼a900在高感光度画质方面不可能达到尼康D3/D700那种BT的水准,在DSLR中算是中游吧(通过LCD回放观察得出的结论);

3、5FPS的连拍速度实际已经非常够用,而索尼a900只要配上一块足够高速的CF卡,一口气连续拍摄上百张并没有问题(JPG标准和精细);

4、尽管采用了新型的反光板结构,但本机的机震还是比较大的,至少要比尼康两款FX全画幅机的机震明显许多——与佳能5D相比应该差不多。在高速连拍时机震还是满恐怖的,现场听到一位MM说“这款机器后座力真大!" 虽然可能用词不太确切,但表达的意思还是到位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719.JPG

虽然没有发布会上的实拍样张,但我这里还是可以给出一些索尼官方提供的索尼a900样张。尤其是其中有几张是麦克山下先生在云南拍摄的样张,非常值得一看。上图就是我厚着脸皮与麦克山下先生的合影,可怜他被我开了这个先例后就被络绎不绝要求合影的媒体朋友们包围了。直到10分钟后我打算离开会场时还看到他依然没有能从合影FANS中脱身。。。

本站索尼a900样张库地址是: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sony_900/sample_pic_119456.html

到这里,我可以尝试着为索尼a900做一个简单的初步评价:

1、机身:我还是要坚持索尼a900“并不是索尼数码单反的终点”的观点,这当然不是说索尼未来就不再出高级DSLR了,只是我觉得索尼a900的确还不太像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旗舰”。它目前的状态应该和尼康D700相似,而在它之上还应该有一款体型更庞大(带直拍手柄)、性能更完备的真正旗舰(就好像尼康D3那样)。当然,从目前来看,我对这款相机的机身设计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除了LV,我想要的功能基本都实现了,虽然机震大了一点,但并非不能忍受;

2、画质:应该说在没有自己实际拍摄过前,我并不应该对索尼a900画质下什么结论,但就目前看到的样张和LCD回放效果来说,索尼a900的画质基本就是2倍像素的索尼a700——画面细节当然因为像素的提升而变得更加丰富,感光度则相对没有多少起色。。。

3、定位:我想把这款产品特别给两种人,一种是风光摄影爱好者,本机在较低感光度下的2460万像素画面表现实在太太惊人了,我想每一个看过麦克山下那张云南石林40寸大照片的人都不会反对我的观点。你可以在画面中找到景物最微小的细节,而同时这张巨幅的风景照片却整体展现了某个壮丽的全景;另一种就是现在用着佳能5D的准专业摄影工作室用户们。我们先不论佳能EOS 7D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准,但就拿索尼a900和5D来比,两者的差异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尽管这种比试本身就不公平,但毕竟目前5D依然在市场上销售,而价格距离索尼a900并不象它们在像素、性能上相差的那样遥远。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33/98/74/DSC_4669.JPG

事实上,在听说索尼可能把索尼a900的上市定价控制在2万元内后,我有好几个开影楼的朋友都产生了“出佳入索”的念头,毕竟2460万像素是很吸引客户的“硬指标”,而影棚灯光下拍摄产品/模特或者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帮新人拍婚纱的家伙对高感光度画质都不是特别敏感。

很显然,随着索尼a900的出现,再也不会有人把索尼的相机部门只看做一个“家电厂商”的玩票之作。如果说当年索尼收购柯美后推出的一些产品还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遭人诟病,被人讥笑“不专业”的话,那么a900一出这些论调也就应该从此“寿终正寝”了。

不过,尽管我和大家一样按耐不住尽快收一台索尼a900入手的心情,但理智告诉我现在还不到时候。不管怎么说,也请等到9月23日某竞争品牌的新机发布后再下决心吧~!

 

 

另外,本站已经完成索尼a900发布会的专题,带有视频和大量图片哟。地址是: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71299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