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击DSLR?我的富士S100fs详尽评测 画质篇

(2008-04-29 15:56:00)
标签:

杂谈

高感光度依然是消费DC的软肋?

 

对于富士S100fs来说,要实现消费旗舰对数码单反的“一次又一次冲击”最终还是必须表现在画质上。我们之所以选择DSLR,除了喜爱那明亮清澈的光学取景器以及享受更换镜头的乐趣外,DSLR在高感光度下表现出的画面纯净度也是普通消费DC所难以企及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02.jpg画质篇" />

但是,富士似乎是消费级别DC中一个少有的特例。从那款其貌不扬的FINEPIX F10开始,富士在高感光度下画面噪声抑制方面就做的非常不错。而自从惊人的F30/31FD推出后,富士的高感光度降噪技术就成为了消费DC领域对抗DSLR的一杆大旗。

我曾经有机会跑去富士的朝霞研究所采访降噪技术的开发人员,得到的回答时富士的降噪技术基于硬件,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机身内软件处理。富士针对画面的不同噪点类型(大小、噪点模式)进行不同的符合降噪处理,最终获得了良好的画面纯净度。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isotest.png画质篇" />

上图拖拽到新窗口观看大图

我在2月29日半夜参加了本站俱乐部组织的上海外白渡桥零点封闭工程的报道外拍活动,于是有机会拍摄了一组夜幕下的外白渡桥照片。照片从感光度100一直到ISO 10000(我的天哪!),其中ISO 6400和ISO 10000只能使用在6百万和3百万模式下。

外白渡桥ISO测试样张原图,请访问:

ISO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6M)/10000(3M)

我想事实很清楚,富士S100fs在ISO 400下的画面品质能够令人满意——或许还没有能达到F30/31FD的地步(显然和像素问题/感光元件面积比例有关),但的确拥有足够的纯净度。我这里有使用富士S100fs拍摄的一些不同感光度照片,或许能更好的说明问题。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396.jpg画质篇" />

点击上图观看样张原图

在ISO 200和400下,画面的确有SUPERCCD常见的轻微破碎感,但画面整体的颗粒感并不明显。仔细观察的话,你应该能够发现在画面暗部有一定的黄蓝杂讯(明亮部分的色彩纯净度很好),但毕竟这是一款1110万像素的消费DC,我个人对于这样的效果已经基本满意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154.jpg画质篇" />

本机在ISO 800下的画面颗粒明显,而且画面的锐度有所下降。考虑到1110万像素的大画幅,我想像下面这样的样张品质还是拥有足够的实用价值。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164.jpg画质篇" />

尽管富士S100fs还有更高的感光度,甚至BT到ISO 10000,但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感光度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在本机光学防震镜头的帮助,富士S100fs配合ISO 800已经能够手持应对绝大多数拍摄场景。事实上,本文中的绝大部分暗场景照片都是手持拍摄拍摄的(除了ISO测试中的外白渡桥画面)。

富士S100fs的中高感光度画质没有能让我感到惊喜,但也没有让我觉得失望。

所谓FS 就是三种胶片模拟模式

 

富士FINEPIX S100fs型号中的FS是“Film Simulation胶片模拟”的含义,这款产品把富士数码相机中的“反转片”色彩模式发扬广大。简单的说,就是把原来单纯的一种反转片色彩模式增加到了三种富士经典胶片色彩——PROVIA、VELVIA以及ASTIA(柔和)。

对于这三种胶片,我不想用“RVP”、“维亚批”之类的“老法师”用词,我就靠下面这段摘录:

“...富士Astia 100F彩色反转片,其特点是有相对柔和的反差,对人的肤色还原准确,所以是特别适合于拍摄人像的彩色反转片。又如富士Velvia 100F彩色反转片,其特点和富士Astia 100F完全不同,这种胶卷以高色彩饱和度为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风光摄影,富士Velvia彩色反转片,还特别适合于在阴雨天拍摄,在这种低反差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而富士Provia 100F则是以色彩饱和度、反差更趋近于中性为特点,用途也更加宽泛。”(摘自<大众摄影>)

首先来看通用性最好的PROVIA,其实也就是STD标准模式。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12.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RXP120[1].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ECAI%20001.jpg画质篇" />

接着是VELVIA模式,我的感觉就是原来的“反转片”色彩模式。画面在色彩饱和度、锐度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官方说明是适合再现明亮的色彩,用于风光摄影。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在红、蓝、绿三色上的饱和度极高,因此对于天空、绿树和花卉场景就显得特别艳丽。加上较高的反差,采用VELVIA的确无需什么后期处理就能直接出片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13.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Velvia100F[1].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ECAI%20002.jpg画质篇" />

我手头的这台工程样机内只能找到柔和模式而并没有官方说明的ASTIA字样。但我相信这只是软件翻译方面的差异,事实也的确证明这是一种反差比较小的色彩模式。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14.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Astia100.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ECAI%20003.jpg画质篇" />

我印象中ASTIA胶片除了颗粒非常细腻外,较小的反差也能很好的表现模特的皮肤。不过在富士S100fs的菜单内还是有独立的肖像色彩模式,这种模式看来色彩比ASTIA更清淡且反差更小。配合富士S100fs的高宽容度,我们可以用这种模式表现人物皮肤细腻的光影变化,保存最多的画面细节。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15.jpg画质篇" />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ECAI%20004.jpg画质篇" />

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的大部分样张都是采用VELVIA模式拍摄的,还有部分则是PROVIA模式。由于富士官方将这台消费旗舰DC定位于风光、景物拍摄,因此我格外注重这方面的样张拍摄。我会在稍后一段时间内,补充拍摄更多采用ASTIA和肖像色彩模式拍摄的人像样张,敬请各位网友期待!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59.jpg画质篇" />

在前面机身篇中我曾经提到模式拨盘上的FSB档,后来我又在介绍机身侧面时的连拍驱动按键时谈到“胶片模拟连拍”模式。实际上,FSB就是这种模式的快捷档。按下一次快门,相机会自动以PROVIA/VELVIA/ASTIA三种胶片色彩分别曝光,产生三张不同色彩的照片供用户选择。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61.jpg画质篇" />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功能,因为我尝尝面对一个好的场景(通常是拍摄风光照片)会选用不同色彩模式连续拍摄多张照片,而FSB档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需要,大大简化了我的操作,提升了拍摄效率。

富士S100fs的实际色彩表现

 

紧接上面一个分页,这里展示的是一些我最近几天拍摄的富士S100fs样张。这些照片大多采用VELVIA胶片色彩拍摄,大家可以点击图片观看我们产品库内的样张原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199.jpg画质篇" />

熟悉富士数码相机的用户都知道,这个品牌的相机对还原良好光线条件下景物特别擅长。富士数码相机画面的普遍特征是色彩艳丽、反差强烈,画面锐利。这里的这几张样张也正好的表现了富士数码相机的这个特色。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200.jpg画质篇" />

必须承认,这几张富士S100fs拍摄的样张所展现色彩要比实物更加艳丽一些。比如我们眼前的这只鹦鹉羽毛虽然艳丽,但似乎还不至于璀璨耀眼;下面样张中的蓝色铁门,实物其实还略略有些发白。

有一些喜欢数码摄影的朋友非常讲究画面色彩的真实还原,似乎觉得照片经过后期处理(无论是机身内还是在电脑内)了,就是“不真实”的,就要抵制。更有一些媒体习惯把那些色彩表现能力一般,照片色彩平淡的相机用“色彩表现真实”来评价。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299.jpg画质篇" />

我并不反对评定一款相机好不好,要看它能不能还原“真实色彩”的标准;我也能够理解一些网友不喜欢后期处理,讲究照片必须“原汁原味”的做法。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偏爱象富士S100fs这样既能拥有ASTIA,又具备VELVIA艳丽色彩的产品。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410.jpg画质篇" />

对我而言,我追求的是“优美的数码影像”而不是纯粹新闻式的“真实画面”。这种“优美”的影像既源于被拍摄场景本身,同时也来自于相机的捕捉和必要的后期渲染。除了一些特殊场景,通常来说,一张艳丽(并不过分)的照片在大多数时候要比一张色彩惨淡的照片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更能直接快速的打动观众内心。

在这方面,富士一直做的不错,而具备三种胶片色彩模拟能力的富士S100fs显然叫我更加满意。

超高宽容度在消费DC上的首次尝试

 

富士方面宣称在富士S100fs机身内集成了许多来自富士顶级相机S5pro的技术特征,这其中就包括曝光动态范围的调节。

早在富士推出第三代SUPERCCD时,就提出了SR和HR两种感光元件规格。HR走的是高像素高画质路线,而SR则是超宽动态范围缩写。富士创作性的用一大一小两个感光原件分别感知画面是色彩信息和亮度信息,最终获得了拥有惊人曝光动态范围的感光原件产品。而这项“高光不飞白,暗部有细节”的技术很快被应用在富士的DSLR产品中,最终在影楼人像摄影领域大放光彩。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VR016.jpg画质篇" />

到今天,富士S100fs上所使用的第八代SUPERCCD HR带有从100%到400%曝光宽容度选项。尽管富士方面没有公布这项技术的细节,但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种结合软硬件,在机身内对原始RAW数据进行曝光补偿运算的技术。这项技术实际在多个品牌的DSLR产品中见到,我也曾经做过一定的报道:在尼康,这是“动态D-LIGHTING”;在奥林巴斯,它是“自动色阶”;在索尼,它又叫“D-R+动态范围优化”。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055.jpg画质篇" />

但无论如何,这个功能的确是第一次出现在消费DC上。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最为明显的对比例子。上图样张是富士S100fs采用高反差的VELVIA色彩模式拍摄的,而下图则是采用PROVIA 400%曝光宽容度拍摄的同一场景照片。请特别注意,富士S100fs的400%曝光宽容度功能开启后相机会自动把感光度提升到ISO 400以加强对光线的捕捉能力。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056.jpg画质篇" />

非常明显,上下两张画面在暗部细节方面的差异巨大。而采用100%、200%曝光宽容度的照片效果则介于这两者之间。如果不清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曝光宽容度模式的话,建议你可以打开机身上的“动态范围包围”(图标为字母DR)功能,连续拍摄多张照片不同宽容度的,然后在其中选择你所需要的那张就行。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035.jpg画质篇" />

请注意这张照片在曝光控制方面的精准程度以及其良好的宽容度:蓝色的天空下,高亮但没有失去细节的世贸大厦以及前景中位于阴影里的老房子与电线杆。如果这是一款采用APS-C或更大感光元件的DSLR产品拍摄的画面,那的确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但对于一款消费DC来说,这做的真是不错了。

超长变焦是否真的有实用价值?

 

有朋友问我,你觉得现在消费DC中出现的大量超长焦镜头相机到底好不好?这么长的焦距到底有没有用?

如果是三四年前的我,可能会推荐你购买超长焦的数码相机。事实上我自己就是一名超长焦DC的用户——当年那台经典的奥林巴斯C-2100UZ是引领我真正进入摄影之门的大功臣,那台带有IS光学防震10倍光变镜头的200万像素相机知道今天还有很多网友购买收藏。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ZOOM2.jpg画质篇" />

超长的焦距,巨大的变焦范围让我们的摄影题材变得多样化,取景构图角度也有更大的拓展性。尤其是拍摄一些较远的景物或者类似鸟类生态一类照片,一支轻便但超长焦距的镜头就显得格外可贵。上图是富士S100fs的变焦范围示意图。左侧画面中央,建筑物顶部的细小针尖,实际就是右图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台顶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253.jpg画质篇" />

但在连续拍了几年照片后,我基本已经确定了自己擅长的拍摄题材以及常用的焦段。由于我比较偏好风景与一些小场景的人文照片,所以焦段通常用的偏广而非偏长。一般来说,200毫米左右的焦距已经是我在长焦方面的极限,更长的焦距(比如现在流行的18X、14X之类,焦距通常超过300毫米)实际运用的很少。而且必须指出的是,通常镜头的最长焦端画面品质都会有明显下降、如果没有光学防震设备,且手头也没有三脚架,光线条件又不是很好的话,超长焦拍摄的画面几乎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抖动模糊。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205.jpg画质篇" />

作为一款消费旗舰DC,我其实并不觉得富士把S9600的300毫米焦距升级到S100fs的400毫米有多大必要,但新加入的光学防震功能则意义重大。这里的三张样张,分别是我用富士S100fs的中长焦、长焦、和最长焦拍摄的。尽管在长焦端最大光圈也偏小,而且光线条件也不总是良好(尤其是第三张),但由于有了镜头里的光学防震系统帮助,这三张照片的清晰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hangban%20042.jpg画质篇" />

另外,考虑到消费DC的感光元件面积较小,浅景深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也就尽量利用长焦距来拍摄一些特写照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消费DC,富士S100fs的样张依然具有了比较漂亮的浅景深效果。

画面锐度、解析力与镜头品质

 

相信所有关心富士S100fs的朋友和我一样,都会对这款相机的镜头解析力表现格外关注。按照富士自己公布的数据,这款相机无论是在广角还是长焦端下都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素质,画面中心部位分辨率轻松突破1500线。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008ps.jpg画质篇" />

首先是广角和中焦距的样张。无论是哪种焦距,我认为富士S100fs画面中心部位的镜头解析力表现都能令人满意。画面锐利、细节丰富。注意观察上海展览馆(中苏友好大厦)金顶下方极细的栏杆、红色砖墙上的白色污渍,这些细节的良好表现都反应出了这支14.3X光变镜头的素质。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hangban%20017.jpg画质篇" />

不过,尽管画面中央部位成像出色,但我对富士S100fs在镜头边缘部分出现的色散及紫边现象表示遗憾。这张自行车的微距特写照片在中心部分画质表现极佳,后胎上的花纹细节历历在目。但当观察画面左上角的天空与树枝部分时,你就会发现紫边以及比较明显的色散出现。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314.jpg画质篇" />

这是一张在最长焦距下拍摄的人像照片。画面锐利度显然要比广角和中焦端时有所下降,但对比画面整体幅面并不明显。由于这张画面并没有太明显的明暗对比部分,所以紫边问题倒不是很明显。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294.jpg画质篇" />

另外,这里还有两张在ISO 400感光度下拍摄的样张。很显然,即使是在中等感光度相机启动降噪程序的情况下,富士S100fs在画面中心部分的解析力还是非常出色的。我个人感觉这支镜头在这个焦距上的锐度表现最好,广角也不差,在最远端则有一定的下降。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nanjingRD%20159.jpg画质篇" />

叫我不能接受的还是紫边问题。尽管富士F30/31FD得到过很高的评价,但我也同样指出它们在抑制紫边方面做的并不够好,富士S100fs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我或许能够忍受画面边缘部分一些轻微的色散或者锐度下降,但这种不自然的紫色实在叫人不舒服。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xiaogangdu%20051.jpg画质篇" />

我很奇怪富士为什么不能像松下以及当年柯美那样通过技术手段把画面中的紫边处理成“蓝边”或者“淡灰边”。尽管这种做法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紫边问题,到那至少不会让刺目的紫色干扰观众的视线。毕竟“蓝边”、“灰边”会比“紫边”更容易融入天空等背景环境而不被察觉。

富士S100fs的更多样张与总结

 

在试用富士S100fs的这几天时间里面,我尽可能地多拍摄了一些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照片。我已经把这些照片上传到了我们PCHOME的产品样张库,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下面的连接或者图片进入查看。我也会在今后几天不断加入新的样张,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富士S100fs这款产品。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shangban%20018.jpg画质篇" />

现在可以对富士FINEPIX S100fs这款相机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非常强大,无论是从性能指标还是从画面表现来看都衬得上“旗舰”称号的消费DC。富士S100fs拥有媲美甚至超越绝大多数入门级DSLR套头的防震镜头、功能丰富,操控简便,性能良好的全能机身。

在画质方面,尽管受到感光元件尺寸的先天影响,我们不太能指望富士S100fs能拥有和DSLR一样纯净的高感光度画面,但依靠富士强大的降噪处理技术,这款相机的实际中高ISO画质(ISO400-800)还是能叫人满意的。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323.jpg画质篇" />

应该说,在使用和把玩过大量DSLR产品之后,我依然能够对富士S100fs产生足够的兴趣,为它拍摄数百张样张并写下这些文字。对于一款消费DC(无论是否是旗舰)来说,它在我的眼中,是成功的。

我喜欢它适中的体型、方便的操控、有效的防震以及近乎完美的色彩表现。当然,从消费DC的角度来说,我也能比较高兴的接受它的画质(包括镜头解析力和高感光度表现)。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338.jpg画质篇" />

当然富士S100fs还不够完美,我并不是吹毛求疵或者纯粹以对DSLR的标准来要求它。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心目中的富士S100fs或许会是这样的:

不需要长达400毫米的长焦距,300毫米甚至200毫米也足矣。只希望长焦端的光圈能再大一点,或者广角能到24毫米;缩减焦距的镜头拥有更好边缘画质,加入超低色散镜片,通过软硬件方法减少紫边;机背LCD除了上下还能左右旋转,两块LCD都能有92万像素;相机启动时间再短一点、对焦速度再快一点、电力支持更久一点。。。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fuji%20352.jpg画质篇" />

我想,我的这些要求并不能算是奢望,因为上面所有这些特性都已经出现在目前不同品牌的数码相机产品中了。有的已经被消费DC所采用(比如92万像素LCD/EVF),有的则已经在入门DSLR产品中普及(更大容量电池),如果真能把这些元素都集中到一款消费DC中去,那么想要反击甚至战胜入门DSLR,应该并不是难事。

现在想要实现这一切,就得看富士有没有能力和决心在消费旗舰DC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了。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libai%20380.jpg画质篇" />

观看更多样张,请访问: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fujifilm_finepix_s100fs/sample_pic_99653_3.html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product.jpg画质篇" />

另外,在撰写本文之前,我已经使用富士S100fs完成了一个新闻类的摄影帖子,题目是《见证历史——春卷的外白渡桥3月1日零时封闭全记录!》,请访问:http://club.pchome.net/topic_2_3_283852.html

从富士S100fs看消费旗舰的最终宿命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今天这篇文章的结尾不应该再是“消费旗舰路在何方”,而很可能是“消费旗舰的路还能走多远”了。

是的,富士的确在S9600发布后坚持不懈,终于推出了富士S100fs,那么在富士S100fs之后呢?还会有S200fs或者其他什么机型吗?我觉得很难。

富士S9600发布的时候,尽管几乎已经没有其他厂商还在继续研发消费旗舰,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考虑如何开发新一代更廉价的入门DSLR,但请记得,在那个时候DSLR的价格虽然已经很低,还没有跌破一个底限。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janpanDM.jpg画质篇" />

这个底限就是消费旗舰自身的定价。

2006年国庆长假前,S9600上市的价格大约在4200元上下。同时期新上市的入门DSLR佳能400D套装定价6500元,正在热卖的350D套装5350元。即使是一些过往的老产品,套机价格也要接近5000元。因此不少消费者在犹豫鱼和熊掌问题时,还是会选择相对廉价一点的“鱼”——消费旗舰DC。

但到了今天呢?可叹京东上竟然还有350D的全新套装可卖而定价不到3600元!几款主流入门DSLR套机定价也颇便宜:佳能400D套装 4786元、尼康D40X套装送4个SDHC 4499元,带有机身防震的奥林巴斯E-510套装也是4499元。。。就算最新的“尖货”,尼康D60机身新品促销价也不过4350元!

尽管富士官方还没有公布富士S100fs的上市价格,但从内部得到的消息是其初期售价不会低于4000元。

http://img.article.pchome.net/00/28/97/54/FJ2.jpg画质篇" />

这样一来,事情就很难办了。虽然“熊掌”烧起来麻烦一点、佐料花费更大一点、可能吃口也更油腻一些,但既然“熊掌”都和“鱼”卖一个价钱(甚至还要便宜一点)了,你会怎么选择?

是的,我们可以考虑富士S100fs的便携因素,可以考虑如果DSLR要配一款带防震的400毫米镜头要花费多少钱,但要记得富士S100fs能做到的东西,DSLR未来都能做到(可以换镜头,机身防震了,不排除推出更多便宜轻巧的长焦头,一头走天下头等等),而DSLR现在能做到的东西,富士S100fs或者传统意义上的消费DC永远也做不到了(高ISO纯净度、光学取景器、快门时滞等等)。或许你可以说,我们还有索尼R1,还有适马DP1这样的产品,但使用APS-C感光元件的它们还能算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消费DC”吗?

至于说把4/3规格应用到消费DC身上的事情,在两年前我曾有过期望,在两年后我已经开始慢慢变得绝望。奥林巴斯似乎并没有把4/3规格原件用在DSLR以外部分的打算,只要看看XD卡的发展历程就知道想要在OLY身上看到这种突变实在是太难了。

就在2008年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笼罩在消费旗舰DC周围的无边寒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