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第二章 |
● 一个可能的结论:活在矛盾中
我站起身来,面前有两条小道可以返回我的驿站。我随意走了一条,心情平静,然后轻快地进行着一些思索。
也许,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什么事情都分成两面:对与错,好或不好。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走这边,可以选择走那边,你可以选择爱,也可以选择恐惧,但并不是说爱就是好,恐惧就是不好,因为爱和恐惧完全可能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犹如眼前的两条小道,都能带我到同一个地方。一个小孩跑到马路当中,你爱那个小孩,所以你恐惧,因此恐惧可以爱的一个表现,爱也可以恐惧的一个表现。
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如此。它的两面截然不同,却如此难解,你很难去分清对与错,所以,就不要把什么事情都贴上对与错的冰冷标签。当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判断,而是放下过去那个被包裹的自己,去聆听,去感受,然后决定在这件事情里,你如何表现你已决定了的你自己,再做出你的选择。
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感觉,这样的感受,会自然地引导你做出选择。如果你很清楚你是谁,你想做一个什么人,你就会在那一刻去选择从这里出发,还是从那里出发。对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对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活在贫困、痛苦当中?对于面对着一直生活在不愉快的人们,我相信我最迫切的并不是去单单地探讨那个为什么,而是在这些事情的面前,我决定我是谁,我会做什么选择去面对,从而提升我更高的生命体验,达致那终极的喜悦。
很多大师这么说,“人常是活在矛盾里面。”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二,对、错,每一刻都是两边同时存在的,最主要的是当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采取的回应是什么而已,一个人的人格伟大固可敬佩,但可敬佩的人格常来自一念,也就是在当下你的选择。许多大师,他们在每一个当下都选择从爱出发,这一刻的选择是心念自然态度的流露,这一念看来不甚重要,却往往能透露人心灵的深度。
这一念,犹如开花之刹那、闪电之亮光、流水之入海、彩虹之映现,露水之反光,往往能有极美的展现。但这一念,也会如花朵之凋落、黑暗之来临、海啸之飞扬、大地之裂痕、火山之喷溅,常常也有极坏的发展。
我们都期望好的事物可以永远存在。我们都期望坏的事物可以立即消亡。但很少人知道好坏常是来自这一刻的一念。好与坏都是同时存在的,关键是你在这一刻,你表现出来的时候,你希望选择什么,你选择什么同时也在定义了你的行为,定义你是谁。在那一刻,你想是谁,把那些尘埃层层褪去,倾听那来自心灵的声音,你想是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不断提升你的生命,所以每一步都有两个选择。
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我已经知道了—— 但是,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因为,我还有未完成的旅程。
● 我的笔记本之湖水篇
(这是在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在我遇见湖水那一天所写下的一些凌乱的东西。)
“没有受害者”
既然我们每一刻都有自由的意志选择,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着受害者。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那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很自然的反应。人在发现自己与别人存在着竞争性,以及面临生活缺乏保障时,开始有了种种顾虑和不安,因此在心态上永远需要个护身的凭借,这也就是很多人不愿意跳出自己的所谓舒适地带的原因。然而当这个护身的凭借改变的时候,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你并没有改变,如此你就以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出现,抱怨世界不了解我,我的朋友不了解我,我的家庭不了解我,然后从中获得更多的的自我保护。
为什么很多人想要以一个受害者角色出现呢?因为作为受害者有很多好处,可以赢得同情者的目光,可以不负责任,因为你是那被可怜的人,还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没有人会去埋怨你,甚至还可以高人一等,拥有了自怨自艾的优越感。他会说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应该得到这个世界的同情,我是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的,我做错事情,你应该谅解我,然后,他便觉得舒适了。
然而,生命没有受害者。我们本来就都具有自由意志,那是创造生命的无限的权威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力,所以事实上“受害者”只是一个梦境而已。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受害者。惟一有的,只是被层层包裹起来的人。
“我不得不”
当你把自己置于一个受害者的位置的时候,你就很自然有一个口头禅出现:"你为什么这样作啊?为什么不去改变啊?”
你会说“我不得不去做这个事情。我没有办法,因为我没有选择。”
可是你真的是没有选择吗?你绝对是有选择的,因为你选择了“不选择”,不做选择也是一个选择。
卢梭曾经讲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是谁套在我们身上呢?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改变的能力,或许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跟心态,一切都是视角的问题而已。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改变,是因为我们把能量放在外面的那个壳,而没有放在里面,而总是以“我不得不”这句口头禅将自己置于一个受害者的角色,那你只能是生存的奴隶,而不可能成为生命的主人,当你不承认你对自己的生命负担责任的时候,你就没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
当你说“我不得不”的时候,你就是放弃了生命的主权,你就无法去享受生命的喜悦。因为只有承担,才会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庄严——
就像春天怒放的曼陀罗花,一条枝干承受千百花那么庄严。
就像秋熟饱满的稻子,为背负谷种而弯腰那么庄严。
就像积雪的高山,背负大雪等待春天到来那么庄严。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多么好的一段话。我们为雪而白头,因风而皱面,事实不能改变我们不老无忧的本性。绿色的青山,庄严;白头的青山,也庄严。无风的绿水,庄严;波动的湖面,同样庄严!
“自由意志”:
也许生命是通过一个无限的权威被创造出来的,它创造了生命本身,它给了我们自由意志,去选择作这个事情或者不做这个事情,同时他不是一个审判者,它不会说,你必须做这个事情,不做我就惩罚你。你做的所有事情,最终还是回到你自己的头上的。这不是所谓的“因果”,因果有一种惩罚的意味,这只是“后果”而已,你做什么事情,就会得到什么后果,事情本然如此。
所以生命就意味着没有受害者,你永远可以去选择,问题是你选择什么?你选择什么最终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你是谁?你首先要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并认清楚你自己是什么人。当你忍住疼痛,把那一层层的外物剥开,远离那舒适地带的时候,你会知道你是谁,你也就拥有了“自由意志”。这里没有好与坏,对与错,没有受害者,也没有世界的框架套在你头上,你知道你想做什么,你知道你要承担你所作的后果。之后,你便能够根据你的自由意志作出选择,你想要有怎样的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