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2020-08-05 13:57:56)
标签:

教育

王怀玉名班主任工作室

特色活动

分类: 工作室系列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2020年春季王怀玉名班主任工作室总结

   2020,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身为学科老师的班主任们,开春几个月,不仅快马加鞭地提升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网课教法特点,更要适应和投入各类云沟通、云班级建设系列活动;五月复课后,亦是一边了解学情,赶教学进度的同时见缝插针地查漏补缺,一边对三个月网课后部分孩子的行为“后遗症”进行深度了解并及时引导。这些浮在面上的行为和学业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何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在这段岁月里特殊的经历背后的各种体验带来的新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更是不易。

一、      立足现实、心态积极、收获成长

   一切都因为新情况新变化,让曾经的常规工作不在常态之下,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几个月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愈加笃信:无论外界充满何种不确定性,但教育基本规律、本质性的东西始终在那里。这里不是说我们用“不变应万变”,而是着力研究眼下的“不确定”因素,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尽管这很难。但唯有研究“不确定性”,用科学的眼光辩证、全局性认识“不确定性”,正确把握大的规律、大的方向积极探索,自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危机应对能力。如此,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确定性,把不确定的东西变得相对确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20年一场特殊疫情,是考验、是历练,更有成长。常规生活节奏和工作方式被打破,我们也因此有了新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

于我和团队伙伴儿们,更是如此:半年来,我们除了积极投入网课的教与学常规活动中外,还积极开展云班会、云家长会、云家访等系列活动,保证在特殊的外部环境中,班级教学活动稳定开展,同时按工作室规划坚持读写研,未懈怠。

二、      立足本质,稳住核心、灵活变通

   尽管一开学就迎来“停课不停学”,师生都面临着网课的技术熟练和适应。但我们依然循着重要的工作节点,变换方式落实常规:

 (一)寒假生活总结与新学期学习生活有序接轨

   由于本工作室在寒假前统一加入了“你好,寒假”家庭阅读项目研究,疫情到来,一家人在一起,为家庭阅读提供了更好的时机。因此,在二月期间,工作室小伙伴儿们都将寒假阅读延续到新学期开学初,不仅仅只是阅读,对听课不停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做了很多的对接指引,并结合云班会和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沟通和展示。相关活动见2-3月公众号推文。

 (二)高密度、多渠道的家校沟通,精准及时

   本学期,我们除了按各成员学校统一要求召开对应的云家长会、云班会和云家访之外,大家还根据自己班级实际增加了家校沟通密度。多位伙伴儿开通了个人腾讯课堂,每周给班级学生订正作业并及时对班级共性问题进行交流。通过微信、qq或腾讯会议,对家长和学生分组家访,按需进行。

(三)应用而生的云班级、云小组建设

  随着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熟练及班级交流的需要,自三月下旬进入云班级建设探索中。比较有实效的云上小组建设,阶段性云上专题活动及线上评比活动,有序开展。

三、 研学合一,读写结合,持续精进

工作室的研修方式重在行动研究,我们的定位是“基于常规而又超越于常规”。

春季研修工作亦然。

根据工作室三年工作规划,本年度以“班级特色活动设计与实施”为重点,以“主题教育活动案例”写作为抓手,成员完成个人典型案例主题写作,在“阅读、实践和写作”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定位。因春季教学活动多在线上,班级现实生活时空受限,部分主题的班级特色活动不能及时得到实践性印证。因此对春季读写计划主题做了微调,聚焦“常规工作中的微创新”之“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整合”专题。采用统一模块写作,阶段性同主题共写共研。

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始终在开展。而能将“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亦是班主任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把握得好,可以实现教学和教育双成长。这对于本届工作室内部年轻人居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要求为:

1.以所带学科(寒假阅读项目)为基础,把握年段特点,聚焦“班建与学科整合”特色活动主题,开展班级实践。

  2.共读“新基础教育”年级丛书《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思路》及《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选取1-2个学科与班建融合点,读书笔记及学科案例写作。

7月初,第一轮读写打磨基本告一段落,暑期开启了新一轮读写,即“班级常规活动微创新”的“选点”与读写思。

 

感谢全体小伙伴儿和卢编辑,因为小伙伴儿们既有的主题储备和积极参与,加上卢编辑的方向性建议,才让我走出矛盾和犹豫,努力在全局视野下通盘架构,反复琢磨整体定位和章节小主题确定。这个内在的过程不轻松,欣喜地是,正是在一遍遍内心追问中,对“创意活动”与“常规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经过这半年的思考,我对班级特色——创意活动有了更明确地定位认识:

创意,不是一味求新、求异,是“继承”和“传承”中的发展,指向未来,不故步自封,向前探索的态度。微创新,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学生特点的变化,推陈出新……

创意,不是否定常规,打破传统,而是扎根于基础常规,在基础规范、基本事项到位的基础上的“微变革”。班主任,不管是哪个阶段的班主任,落实学校常规工作是本分,做好教学工作是本质,将校级常规与学科教学与班级发展融合起来,是一种“基于常规而超越于常规”的价值追求,则是需要推陈出新的真本事。

创意,不是活动形式的创新,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力求将过去割裂的融合,曾经中断的“贯通”,单一的“整合”,实现年段间的自然承接,学科间的综合融通,校内外的无缝对接。

 

“基于常规而又超越于常规”的定位,是扎根日常、向上生长的精神特质,一种“甘守平凡、却又不甘于平庸”的务实态度,惟其如此,我们所做的探索本身,就不仅仅基于活动本身,而是自我更新、不断求索的一种生活态度。为此,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暑假里,号召全体伙伴儿围绕自己的研究点,进行主题式阅读,并养成习惯性记录习惯。

我们坚持做中学,读写结合,以写促思。写只是手段。唯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如何做得精彩?广泛阅读,学会在嫁接、改良中创造,一起做“从花粉-花蜜”的内化吸收,而非“从砖头到城墙”的堆砌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