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们不打小报告

(2012-09-09 13:35:54)
标签:

教育

校园

情感

小报告

育儿

分类: 情感性班集体建设

    连续几年带中高段学生,去年秋季接手二年级小朋友,起初有诸多不适应,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孩子们的“小报告”。由于自己当时不是班主任,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开始几天常常让我措手不及。比如,大家正在热烈讨论一个问题,看着小手如林,你随便叫,冷不丁就会碰到一位不是回答问题而是响亮宣布的:“老师,**在吃东西”,抑或“老师,刚才她碰到了我的手。”……让你哭笑不得。更无奈的是,某些时候全班正在安静读书或者写作业,突然一只(两只)小手又高高举起,你示意你看到了,让他单独对你说。走过去,他会大声对你“耳语”:“老师,**刚才在削铅笔没写字。”“老师,他和她刚才在说话。”……

 

   看着他一脸的认真与虔诚,你又何以忍心批评他呢?但是,这确实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和秩序。于是,我在班级宣布:“课堂上我们每个人自己管好自己,只说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话,不反映情况。特殊问题课下说。”

    这一招还管用,一般而言,下课铃一响,孩子们的心早就飞了,课堂上谁谁谁怎么啦早已抛到脑后啦。

  

   今秋做了班主任,刚刚过去一周,每天课间总是有多个孩子来“汇报情况”。有的是小班干,汇报谁谁谁不听指挥或者不交作业……有的则是感觉自己受了委屈,来找我“诉苦”,谁谁谁刚才摸了我的头,谁谁谁碰歪了我的课桌……

 

    忍耐了一个周,本来已经有同学反映“我没有过去温柔了”,现在他们找个机会来和我说说话,是他们想和我交流或者亲近吧,我不能一下子就把他们“拒之门外”。常常是听他们说之后,表示我听明白他的意思了,然后再回问他们这件事是不是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决?以后此类事情该怎么处理。

 

    可是,来得人多了,类似情形也太多了,我不得不把相似的话重复再三。而且,我还有个重要发现,因为这种交流,孩子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觉得老师愿意听他们说,愈发找你说,而根本就忘记了你聆听后重要的提醒让他们自己处理这件事的事。

 

    所以,下周要在班级集体讨论这件事,不让“打小报告”这种现象再在班级蔓延。如何引出这个话题,采取什么办法有效杜绝,又不伤害孩子自尊,让大家用正确的方式共同关心班级问题呢?计划组织如下讨论:

 

   首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做错了事,最希望别人用什么方式对待你?

  

第二,在学生交流中,慢慢让学生明白做人要用“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讨论,面对同学们的一些小过失,我们怎么处理比较好?

 

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

    1.  对于一些细节小事,对别人不造成伤害的,在合适的时候悄悄对当事人善意提出来;

    2.  课堂上不打断老师上课也不影响他人学习,若对方影响自己学习的,小声提醒后,对方不予改正的,再举手示意;

    3.  接受了老师的体态语提醒的同学并及时改正的同学下课不予追究;

    4.  课间游戏或其它情形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或其它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个人解决不了请相应的班干部协商解决;

    5.  班干部遇到问题可以和其他班干协商处理,处理不了的再找老师一起解决。(一般只在固定的时间内汇报工作)

     6.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一周开一次找优点活动(尤其是发现同学最近改正了某个缺点的事情要大力表扬)

    强调:遇到特殊情形比如身体不适或者涉及到安全隐患、身体伤害、潜在危险等严重问题要及时汇报。

 

    试一试。实际上,“打小报告”这个问题的根源也不只是出在孩子们身上,也主要取决于我们成人对“打小报告”的态度。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吧,班主任曾经就在班级安插“探头”,专门记录同学中违纪现象,记得那时我们恨死那个记录员了,现在想想,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实在太多太多。

    想到了读到的一个关于美国教师对“小报告”的一些处理方式,觉得不错的,搜索出来,贴在文后,思考分享。

 

【附】

      ……在美国小学教育里强调小孩不要“出卖”他人,是想培养小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老师是用什么办法处理孩子之间相互告状的呢?

 

   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孩子跟师告状说某某不跟他玩,老师问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么试解决的?老师鼓励孩子先用语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决问题。当然,老师忙得没时间的时候也会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对付这帮告状的小家伙,那就是“某某,pls. mind your own business (管好自己的事)”,或者给孩子一个固定模式的句子Pls. stop …You make me feel…(请你不要再做某件事了,因为你让我感觉……,可以是感觉难过,感觉沮丧等等)。

 

  二是一句话对付告状的孩子“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know”(谢谢你让我知道),然后就结束谈话。

 

  三是给孩子们下发告状票(tattling ticket),一个月每个人都下发几张告状票,如果你打一次小报告,那么就要用去一张票。等你用完了,就再也不能去告状了。

 

  四是有的老师在教室里放了一个告状盒(tattlebox),孩子要告状不能口头告诉老师,要写纸条把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了写下来然后放进告状盒。老师固定了专门的时间对这些条子过目,还让孩子把条子自己念出来,大部分情况是等到念的时候写条子的人都已经忘记了那件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学第一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