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从老家回来,不仅带回了家乡的美味,带回了亲人的问候,也带回了远方的一些讯息。听他一搭无一搭的叙述,我陷入沉思,尤其是几个熟悉“小辈”的情感经历,带给人几丝沉重。
FENG,大学毕业两年,在外游历一段时间,还是回到家乡,在亲戚一家小公司就职。听老公说,今天是他相亲的日子,相亲的是一位饭店打工的女孩儿,文化不高,但很会做事,F的家人尤其是母亲十分满意,觉得家业交给这样一个女孩儿放心,不仅要把现有的旅店做大,还要准备加开酒店,如今家里准备为他们即将的婚宴再加盖一层楼。F是我的表弟,我知道他在大学里已有女友,女孩儿暑假还来家里见了F的家人,了解了F的新单位,但是一周之后,不得不回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半年过去,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我问F自己愿意吗?“起初不是很愿意,但在父母及周围朋友的劝导下,觉得和原来的女友不现实,于是,在大年初三,当着眼前女孩儿的面,对先前的女友说了再见……”
TAO,一个刚刚20出头的侄子,初中毕业上了技校,三年前来深圳打工,一个月也就一千余元的工资,也谈了一个朋友(临近的工厂),两人一月生活费用开支之后,几乎没有结余。T是家里的独子,家临街头,可以发展家庭副业,一年前父母召唤回家,女孩儿也跟着去了,回去一家经营着一间豆腐作坊,生意不错,女孩儿也到临近的亲戚酒店打工,很轻松很自在。我问T他们准备结婚了吗?“女孩儿回河南老家了。”“为什么?”“家里要3万块的彩礼费,否则不给女儿牵户口,女孩儿回去了就没有了音讯。”“……”。
YONG,高中时是学生会主席,很多女孩儿的偶像,可是Y的家境不好,高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后来又回去自己学车买一辆车跑的士。这些年中高中的一名女同学在大学期间,依然与之不离不弃,假期女孩儿帮他在车上卖票。女孩儿大学毕业了,不到半年,她哭啼啼地对Y说:“我感觉和你一起没有安全感,我过不了没有稳定基础的生活……”Y一言没发,收拾行装再度南下,发誓不混个人样儿决不回家。
比起上面的这些年轻人,ZHOU在感情上算得上坚守的了。技校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上班,与同公司一女孩儿相恋6年还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原因是女孩前年查出脚踝处骨头坏死,做了手术休息半年,现在可以上班但是似乎还有些不便。家里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拖了弟兄两人长大成人,很希望儿子(长子)能够平安度过一生,对女孩儿的病母亲很担忧,因此一直想方设法劝Z分开。感情的事,谁也说不清。Z现在也不回家还是和女孩儿住在一间30平米的小屋内,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谁也看不见他们的未来……
当爱情遭遇现实,对我们谁而言,都是一种难以抉择的难。靠什么决定取舍,这些80后的年轻人没有主张。有些是生活的无奈,可是有些情感的悲剧却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他们从小没有谁对他们进行爱情教育这一课。爱情,婚姻,都是需要学习和教育的。他们生活中的成人谁在合适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些基本的引导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