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国之殇(下)~诗国漫游之六

(2025-05-28 13:02:21)
标签:

古诗词

文化

分类: 杂文
家国之殇(下)
~诗国漫游之六
家国之殇(下)~诗国漫游之六

南宋最壮烈的爱国词,应该是抗金名将岳飞写的”滿江紅“,抒发了灭敌的壮志,照耀古今: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爱国诗人陸游,在“诉衷情”中,追念年轻时的战场: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宋朝词人張孝祥,也在“六州歌头”里,对朝廷收复失地不力的现状控诉,揭发了敌占区的状况,道出中原遺老的日夜盼望: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当是辛弃疾莫属。他从年少就上战场投入抗金的行列。可看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怎样描写战场上的豪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家国之殇(下)~诗国漫游之六

再看他的“鹧鸪天”,描述了他年轻时带兵突破重围,从北方敌占区渡江投向南方朝廷: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追忆自身经历和抒发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诗人的抗战政策不得朝廷认可,只好退隐山庄。可他热血未冷,始终关心国家大事,身处南京时,诗人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抒发了感慨: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宋亡,邓剡和文天祥被押送燕京,到金陵时不得分离,两人都留下词文唱和,这是邓剡的“酹江月*驿中言别”: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家国情怀不是豪放词派独占,宋末婉约派的姜夔在“扬州慢”里描写家园破灭,写出了黍离之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明末,抗清烈士張煌言,在抗清军旅中写出“长相思·秋”,在孤独中明志: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同是抗清烈士夏完淳,面对死亡时回首自省,在狱中写出了长曲“感怀”:兴亡成败,叹英雄黄土,侠骨荒邱。 千秋万岁,无限为龙为狗//君不见六朝烟草余芳药,几片降旗上石头。 青天外,白鹭州,暮鸦残照水悠悠。 斜阳里,结绮楼,湘帘半挂月如钩……南冠客楚囚,望云山万里,那禁回首! 丁丁晓箭,难为心坎眉头。 几番的空帘剪雨三更梦,我待要望海乘风万里游//雨空逝,水自流,寒江积雾放孤舟。 空中影,浪上沤,玉关何地觅封侯。

晚清,维新变法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文廷式 ,写出了“蝶恋花” ,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九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924年秋,各地军阀为了争夺上海地盘在江浙一带混战,留下破败景象,诗人朱孝臧晚过黄渡时目睹,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与对当局不作为的愤慨,“小重山*晚过黃渡”:過客能言隔岁兵,连村遮戍垒,断人行。 飞轮冲暝试春程,回风起,犹带战尘腥//日落野烟生,荒萤三四点, 淡于星。 叫群创雁不成声,无人管,收汝泪纵横。

1900年,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犯中国,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急下。1902年,在日本流亡的维新变法思想家梁啟超,怀着对故国的关怀,写下了“贺新郎”:昨夜东风里, 忍回首,月明故国,凄凉到此﹗ 鹑首赐秦寻常梦,莫是钧天沉醉? 也不管,人间憔悴//落日长烟关塞黑,望阴山,铁骑纵横地。 汉帜拔,鼓声死//物华依旧山河异。 是谁家,庄严卧榻,尽伊酣睡? 不信千年神明胄,一个更无男子//问春水,干卿何事? 我自伤心人不见﹗ 访明夷,别有英雄泪。 鸡声乱,剑光起﹗

古文人的爱国情结,一直延续到现代诗坛。就让我们引用艾青写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来闭幕: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家国之殇(下)~诗国漫游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