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岸的鞋子~东欧游记之二
 (2024-11-12 17:47:34)
	
			
					(2024-11-12 17:47:34)		| 标签: 东欧游记文化匈牙利 | 分类: 杂文 | 
反纳粹的呼吁已成反讽
多瑙河水的平稳流动
让你凝视丽日下的暖风
可在加沙的轰炸声中
怎么又听到鞋子再喊痛?
1873年,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布达,及东岸的佩斯合并而成,就称为布达佩斯,正式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这有170多万人口的城市,是欧盟第七大城市。
这城市的地形和布拉格相似,都是有一条河流分割成东西城市两区。若论其市貌两者却有所区别,布达佩斯的街道大部分都比布拉格辽阔,城市风貌显得比布拉格更大气。而其建筑的外貌占大部分是灰扑扑的原石色,显得古旧,就没布拉格的精致和亮丽。
沿着多瑙河东岸走,临近匈牙利议会大厦,有一个不按常理的“纪念碑”,那就是闻名的“多瑙河岸的鞋子”!
1944年到1945年期间,大约有60万犹太人在匈牙利被杀害,占匈牙利犹太人的70%。10月15日政变当晚,箭十字党党徒将大批犹太人在多瑙河畔枪杀,把尸体扔入河中。因鞋子的价格够昂贵,枪杀前受害者被迫在枪口下脱掉其鞋子。
为了纪念这惨酷的大屠杀,2004年,电影导演坎·托盖 (Can Togay) 和雕塑家久拉·保尔 (Gyula Pauer)
制作了60双1940
年代风格的铁鞋,放置在当年事发的河岸。鞋类的款式都有代表性,如男士工作靴,女士高跟鞋,商人乐福鞋,还有儿童的小鞋,以此挑选来说明,无论年龄性别或职业,面对患难无人可以幸免。
这座写实的纪念碑,明确地代表了被屠杀的数千名犹太人,令人不寒而栗。现在,这里已成为布达佩斯著名的景点,前来凭吊的人们有的献上一束鲜花,或点起一只蜡烛,或将一粒石子放在鞋边或鞋里,表达对逝者的纪念。
面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无人可以释怀。可站立在这犹太受难牌前,我的思绪却不禁地飘往远处,竟然飘向加沙的战场上 ---
在二战期间受迫害的犹太民族,几十年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屠杀别的民族的屠夫!看来,二战犹太苦难纪念碑,已经失去其积极意义。当反犹太在欧洲已成政治不正确的共识时,是时候把关注转移到犹太复国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挑战。是时候把各地的犹太纪念牌,转化成超越民族苦难的人权纪念牌。
就别再纠缠过去,且放下鞋子纪念牌吧,在布达佩斯,你还应该沿着世界文化遗产安德拉什大道,直往东北走到达城市公园。在那里可以参观设计别样的现代建筑"布达佩斯音乐之家"和“民族志博物馆”,这两个建筑,一取之于自然变通一按几何原理变卦,都是不按牌理出牌,那前卫的模型,让你承受到当代建筑所带来的震撼。
前一篇:向当代艺术致礼~东欧游记之三
										后一篇:历史的港湾~东欧游记之四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