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洮砚诗赋铭文辑录

(2014-02-15 08:31:23)
标签:

青史

刘光裕

大声

陋室

陕西

分类: 诗歌

                     历代洮砚诗赋铭辑录

从唐代起文人的诗词歌赋,或记载,或赞颂洮砚,使洮砚千百年来以其优良的品质、特征、色泽、地位,以及收藏价值,闪耀在文苑砚林,堪称中国名砚因此,这些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即是洮砚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很好佐证,又是人们研究洮砚、传承洮砚,使洮砚文化发扬光大的珍贵文献资料。这里辑录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仅是为了抛砖引玉,以便使更多的人们发掘和研究洮砚文化,使这一中华文房珍宝焕发出灿烂的光辉。

 

                             一、唐代

柳公权的《论砚》云:

“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

 

                         二、宋代

 

宋•米 芾《砚史》:

通远军觅石砚,石理涩可砺刃,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久则水波间有墨点,土人谓之‘湔墨’(湔作溅)。有紫石,甚奇妙,而考者与墨斗,而漫其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绿石上,自朝庭开熙河始为中国有。赤紫石色玫玉,为砚发墨过于绿者,而不匀净又有墨者,戎人以砺刀,而铁色光肥,亦可做砚而坚不发墨

 

宋•苏东坡《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

洗之砺,发金铁。 琢而泓,坚密泽。

郡洮岷,至中国。弃矛剑,参笔墨。

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

 

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有诗云: 

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黄庭坚《以团茶、洮河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请书元祐开皇极,第八思齐访落诗。

 

黄庭坚《以古诗谢王仲至惠洮河砺石、黄玉印材》: 

          洮砺发剑贯虹日,印章不琢色烝粟。(或作蒸粟) 

磨砻顽顿印此心,佳人诗赠意坚密。

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日临天闲豢真龙,新诗得意挟雷风。 

我贫无句当二物,看公倒海取明月。

 

宋•晁补之《赠戴嗣良》长诗:

东坡喜为出好砺,洮鸭绿石如坚铜。

从公请砺归作砚,闻公尝谏求边功。

 

宋•晁说之《晁以道砚铭》:

惟矩也有隅,惟深也有潴,策勋于文书。惟重也不反侧,惟温也文明之泽,君子以媲德。西在临洮,其所从来远矣!毁璞而求之,成圆器者鲜矣!藏器待时,勿急勿迟,勿抵勿坠,勿盗勿诲。

 

宋•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

 洮河石贵双赵璧, 汉水鸭头如此色。

 赠酬不鄙亦及我, 刻画无盐誉顷国。

铭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宋•张孝祥《李周翰所藏洮石铭》:

出河西之结录,(疑为绿),荐中洲之隐君,盖未始用吾力也,不必发于硎,若夫抵节砺行,不见其颖,则所以表一世而无群者耶。

 

宋•张 耒《以黄鲁直惠洮河绿石,作米壶砚诗》:

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虎地困沙砾,一日见宝来中州。

黄子文章妙天下,独驾八马森幢旒。 

平生笔墨万金值,奇谋利翰盈箧收。 

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生秋。 

抱持投我弃不惜,副以请诗帛加璧。

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 

                

宋•洪咨夔《洗砚诗》:

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己丛。

干流千万变,谁实主鸿濛。

 

宋•陆 游《剑南诗稿》中有诗句云:

玉屑名笺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

诗后原注曰:“张季良寄洮砚,何元立寄蜀纸”。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今有绿石名为洮者,多是澧石之表,或长沙山谷石,澧石润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砺耳。”

 

宋•范大成《石湖嘲峡石》诗中有句云:

                         端溪紫琳腴,洮河绿沉色。

 

          三、金代

金代•雷 渊《洮石砚诗》:

                       缇囊深复有沧州,文石春融翠欲流。 

                       退笔成邱竟何益,乘时直欲利吴钩。 

[注]作者雷渊,字希颜,金代浑源人,官至翰林修撰。缇,桔红色。

 

金代•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三《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

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鸊鹈能莹刀。 

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

玄云肤寸天下偏,璧水直上文星高。 

辞翰今谁江夏笔! 三钱无用试鸡毛。 

题下原注曰:砚有铭云:“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砚作璧水样。

 

金代•冯延登《古今图书集成》砚部艺文《洮石砚》:

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

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

 

        四、明代

高濂《燕闲清赏笺》

洮河绿石色绿微蓝,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出陕西(其时洮州属陕西辖制),河深甚难得也。

 

高濂《燕闲清赏笺》题《洮河绿石砚》:

    此洮河绿石砚也,光细如玉,无少差异,唯不及玉之坚耳。色如新绿,芴翠可爱。以之方碧,碧沉而深;以之方菜,菜淡而不艳。真研中宝也。

 

董其昌《筠轩清密录》

青州红丝石一,洮河绿石二、端溪石三。歙州石四、鹱屯石五,皆石也。

董其昌《筠轩清密录》

端石之亚,又洮河绿石。     

李日华赞洮砚诗:

于阗之诗,洮去不远。

玉之支庶,散布流衍。

千波所淘,万沙作辗。

霜斫无声,与云有渰。

每一启奁,白虹在槛。

 

吴景旭《宫辞——西溪丛语》《辨砚诗》

    青州石一、洮河石二、端溪石三、歙洲石四。

有诗赞道:

延英引对绿衣郎,红砚宣毫各好床,

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

 

吴景旭《宫辞》

洮水来西倾,钟灵产绿沉。

肌如蕉叶嫩,色比栗亭深。

从今怀寸璧,助我老来吟。

 

曹昭《格古要论》:

尝闻洮河绿石,色绿如兰,其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出陕西临洮府大河深水中,甚难得也。

 

           五、清代

清《四库全书》

洮石砚,出洮州卫,通志宋苏轼为之铭。洮河之珍,砚中神品。

 

沈青崖

吾家诗祖黄鲁直,好奇亟称洮河石;

吾友临洮旧使君,赠我一片寒山云;

金星雪浪魂暗惊,恍惚喷沫声相闻;

欲书元佑开皇极,愧我健笔非苏门。

 

沈青崖《洮砚诗》:

洮水来西嵹,钟灵产绿沉。

孰云用武国,偏有右文心。

湍濑疑浮磬,菜光类耀金。

肌如蕉叶嫩,色比栗亭深。

鳞迹传骊窟,波纹宝墨林。

从今怀寸璧,助我老来吟。

 

朱彝尊咏洮砚诗

    东北之美珦玗琪,绿如陇右鹦鹉衣。

    琢为平田水注兹,三直六草无不宜。

 

吴士玉咏洮砚诗《漪绮含风洮州珉》

松花江水鸭头绿,宝气熊熊学绿玉。

翠蛟飞涎喷津足,谁探珠宫斫鳞室。

片璧截来光眩目元公长啸诗兴新

宝物落手如有神,漪漪含风洮州珉。

玉堂洗出蛮溪春,书房惊起歙州龙。

拂拭试近亲玉案,青青圆荷跳珠乱。

易水松肪剡溪蔓,擘破碧烟初染翰。

波涛惊翻扫电光,欻穿溟泽接混茫。

 

吴镇《马衔山玉篇》载:

    初见洮水之洮石,鸲鹆斑点鹦鹉绿。

 

黄宗羲咏洮砚诗

古来砚材取不一,海外羌中姿求索。

今人唯知端歙耳,闻见无奈太近窄。

水岩火眼既难逢,龙尾罗纹亦闲出。

遂使顽石堆几案,仅以阶础相甲乙。

犹之取士止科举,号嘎雷同染万笔。

鸡舞瓮中九万里鼠穴乘车夸逐日!

吾家诗祖黄鲁直,好奇亟称洮河石。

既以上之苏子瞻,复与晃张同拂拭。

欲使苏门之文章,大声挟洮争之力。

吾友临洮旧使君,赠我一片寒山云。

金星雪浪魂暗惊,恍惚喷沬声相闻。

欲书元祐开皇极,愧我健笔非苏门。 

 

钱谦益《洮河石砚歌》

            君不见——      

本朝舆图轶秦汉,洮河今为图西岸。

肃慎苦恒来庭,丁零牛羊可并案。

洮河之研玉比坚,逾羌绝寒来幽燕。

广厦细旃曾贮此,抱罕西倾在眼前。

白山小奴游魂久,传烽渐近登津口。

高丽茧纸但职责,鼍肌岛石烦戍守。

老夫捧砚自踌躇,拂拭还君三叹余。

岂知飞檄磨崖手,牍背相随狱史书。

 

乾隆御笔钦题《西清砚谱佛手柑形洮砚铭

              临洮绿石,有黄其标。似松花玉,珍以年逢。

              比之旧端,郊寒岛瘦。聊备一品,图左史右。

 

张鉴则以诗赞洮砚为举国之首:

我闻德寿日写经,一百九砚同繁星。

采来宁向洮河绿,琢出浑似端溪青。

 

汪元綗题梨云书屋

            何事朝来早放衙,文窗昨已护轻纱。

            琢成绿石闲临帖,赋就贪泉静煮茶。

            雨后看山添翠黛,夜深留月伴梨花。

            纵教身是边城客,但得键关似到家。

注:汪元綗,江苏常州人,康熙二十八年任岷州抚民厅主薄

 

清《四库全书》载:

洮石砚,出洮州卫,通志宋苏轼为之铭。洮河之珍,砚中神品”。

 

六、近、现、当代

民国韩军一《甘肃洮砚志》云:

    洮石品上者,扣之有清越铿亮,玉振之声。着水磨墨,相恋不舍,但觉细腻,不闻磨声”。

又云:“崖石之文理佳者,如薄云散开,缥缈天际。或花纹微细,隐约浮出。或有水波莹回,似川流一脉。或色沉绿,通体纯洁无痕,莹润可观。或水气浮津,金星点缀,石嫩如膏,按之温软而不滑者。凡此数类,皆津润涓洁。绿颜如茵,虽暑之盛至,贮水犹不耗,发墨庶乎有光”。

 

民国《西北论衡》载:“临潭城北喇嘛崖,属杨复兴土司之拉卜什旗(老噢什旗)管辖,产有水成岩之洮砚石,为国内文房鉴赏玩品。石带绿色,质含水分,注墨于内,经久不涸。”邑人有诗云

鹦鹉佳色自洮来,压倒端溪生面开,

取出绿波犹带水,女娲留得补天材。

                  又诗:

                  洮砚质如何?黄膘带绿波,

                  终日水还在,隔宿墨犹活。

 

诗人 刘光裕文:

    洮石品上者,扣之有清越铿亮、玉振之声。着水磨墨,相恋不舍,但觉细腻,不闻磨声。上品石砚,亦可从其音声中辩其异同而判别其出产于何处。顾非久验,益莫能辩。须用上等精制香墨,注入清澈之洮河水研磨。不可恣用恶墨,亦不可在砚池内久留集墨,而应像呵护有生命的鲜花、名卉及树木一样精心保养

 

郭培元《论洮砚》:

    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

    

      赵朴诗曰

    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

    故人万里意殷勤,胜我荒斋九年蓄。

    西北东南辟砚田,精工方欲夺前贤。

    看教墨海翻澜处,喷薄风雷震大千。

 

                又诗云:

    何年生成石一方,近似生寒须映窗。

一潭净水碧如玉,借得春风写春风。

      国画大师黄胄:

                     万古砚石,磨砚为宝,

                     昔日珍品,今日更好。

      书画家胡絜青(老舍夫人):

                     洮砚瑰宝

      军旅书法家孙毅:

                     古朴典雅,洮砚生辉。

      书法家沈鹏:

                     岷山千里雪,洮水万缕情。

                     花儿歌盛世,洮砚传美名。

      书法家陈元凯:

                     华夏瑰宝,古砚重辉。

 

      广西黄龙言诗:

洮砚由来名显赫,骚人墨客赞声频。

玲珑剔透润如玉,典雅豪华姿动人。

九九青龙迎庆典,方方民族凝爱心。

堪称世上奇珍宝,实用美观永保存。

 

 甘肃陇南高国荣诗:      

山山蕴石石无名,绿玉潜洮水有灵。

细琢精雕成至宝,豪江一曲陇原情。

 

 甘肃平凉戴笠人诗:

陇原洮砚工艺精,千古绝技久传闻。

中华民族大团结,九九归一献奇珍。

 

 浙江周明道诗:

 洮石材成追琢馀,规模雅合伴琴书。

 波涵鸲鹆双晴合,水注蟾蜍一滴苏。

            墨海传名挥宝篆,良田得岁胜经畲

 

 甘肃马乐庸诗:

 九龙洮砚九龙飞,万里相迎港九归。

去汲香江芳清水,好研朱墨写春晖。

 

     甘肃高国荣洮砚铭

洮州之砚,自古一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

玉口呈祥,金珠巨龙。凤鸣九州,国运昌通。

孝感天地,浮雕镂空。花容富贵,娇艳彩虹。

亭台楼谢,鸟语花红。山光水色,褶褶其中。

洪波涌起,且看刀工。悠哉游哉。歌心咏志。

 

                        河北陈白丁《洮河绿石砚歌                    

     “少时,业师赠端溪砚曰:天下佳石颇多。江西婺源之歙,青州之红丝,肇庆之端,皆文房妙品。余最相恋者,洮河之砚也。其绿如兰,润如玉,呵之凝水,握之即湿未尝见得,恨恨之!戊子春客居安次,右文堂主人于临洮得佳石颇多,赠洮河绿石砚。携归试墨远在端溪坑仔之上,始信古人之语实不欺我。遂作洮河石砚歌以迎之

    古今端歙说不休,天青唐眉实难求。

    李贺初识端州色,露骨坚来玉自愁。

    西江春涨桃花水,浸入石中胭脂流。

    坡公最喜歙龙尾,色淡青黑湛如水。

    眉尚甲痕弯似月,石质温润泛青灰。

    才子尽道江南好,西北愁苦人烟少。

    北方天生绿漪石,耆旧相传无价宝。

    绿如兰,润如玉,纹理如云卷飘渺。

    兵士取来砺矛剑,文吏要试秋兔毫。

    龙华殿上墨初成,不数鸊鷉可莹刀。

    石苍湔墨见文心,春风不解雪山春。

    海岳狂笔扫翰墨,朝夕不弃砚相亲。

    谁持此砚参书案,西羌雪水暗惊魂。

    风澜直起洮河底,恍惚滚滚声相闻。

    而今沉绿常在手,笔落素娟龙蛇走。

    文种不绝留石中,铜钉巧布如星斗。

    平生唯求书与画,尘俗万事不出头。

    谁信石中有真乐,墨海直做逍遥游。

                      君不见,

    昔日鹦鹉曾化石,白骨无迹石不朽。

 

                         甘肃李德全洮砚铭   

    洮河绿石,中华名砚。艺斋瑰宝,历久源远。

储墨不耗,凌冬不寒。色如故,墨韵流转。

绿如洮水,润似和田。波痕涟漪,黄标金灿。

俏色天成,铜钉墨点。流光溢彩,柔嫩可錾。

镂空悬雕,气势壮观。精刻细镂,神灵活现。

腾龙舞凤,修竹幽兰。八仙庆寿,松鹤延年。

风华雪月,神州江山。巧夺天工,古朴雅典。

翰墨书香,文脉流传。家藏洮砚,陋室洞天。

 

                    甘肃李德全洮 砚      

    洮河绿石砚,诞于喇嘛崖。甘肃之南部,卓尼之洮砚。溯西倾余脉以迂廻兮,陟石门金锁之峻峭。援喇嘛悬崖之嵯峨兮,涉洮水长河之激流。千锤万凿以斧斤之考,辟阻探险以冥幽之危。然石沉大河之底,隐现罅隙之间。惟兹石之珍玮,藏之愈艰。盖世之奇伟瑰怪者,或隐于林,藏于山;或沉于水,混于沙,世人莫之知也。洮河绿石,开凿汉唐,享誉海内外,稀世之奇石哉!

    洮砚贵如何,黄膘带绿波。厥名鸭头绿,色润如碧玉。砚质最坚膴,纹理舒璘光。摛洮水之雕饰以涌波痕,流黄膘之辉采以曜光华。如汇百溪之涓流,似绕千山之云霞。厚蕴神山之气脉,深浸岩泉之柔涟。采阴纳阳,咀华含英。色清朗以光辉,泽温润以生津。贮墨不耗而历寒不冰,涩不留笔且滑不拒墨。抚之渗水,呵之凝珠。同皖山之歙,并灵岩之辟。古往今来,得之无价。或列案牍墨轩,或藏曹仓杜库。此乃国之精粹,文房瑰宝。

    自宋至今,历久弥珍。静观纹理,自然天成。犹似涓涓清泉,飞花溅玉,心旷神怡;忽如大河奔流,惊涛拍岸,激情澎湃。更有能工巧匠,摭颖图新,镂空悬雕,弘博精微,精美绝伦。或是龙飞凤舞,嫦娥奔月,黛玉葬花,踏雪寻梅;或为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神州江山,华夏河岳。出神入化,不拘一格。洮河绿砚,如诗如画。静若青竹凝露兮,空谷幽泉以泠泠;动若长风破浪兮,波澜汹涌以浩浩。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神形兼备,楚楚动人。碧荷含露兮青翠欲滴;翠柳轻飏兮清凉习习;竹影摇风兮月华似水;苍松遒劲兮顶天立地。妙笔生花,画龙点睛。神龙昂首以腾冲霄汉,鸿鹄振翮以翱翔九天;长城万里兮锦绣中华,日月同辉兮江山如画。思邈邈以抒怀,情融融以疏旷。

    智而临砚,仁以赏墨。挥毫书赤壁,泼墨绘八骏。文房抒胸臆,墨轩著春秋。华夏文明五千年,洮砚翰墨留青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