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拾光2025:杨裴两家结伴自驾江浙游追记之二

标签:
扬州八大景三月下扬州瘦西湖美景清瘦的神韵旅行见闻 |
“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个令俺向往多年的梦。瘦西湖是扬州八大景之一。据说面积3.6平方公里,这里是一处以山水园林为主体,集人文、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风景区。5月6日(阴历三月),俺们杨裴两家人结伴自驾别克-陆上公务舱从杭州萧山紫荆园出发,驱车330公里终于如愿来到久违的扬州。
“烟花三月”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词汇,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柳絮如烟的美景,她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寄托,隐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一只千纸鹤,乘阳春和煦的春风,千里迢迢,烟花三月下扬州。伶仃伫立在二十四桥头之上,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一个山清水秀、空蒙迷幻的梦里水乡。也许是这一句诗,也许是对江南的特殊感情,扬州游成为了笔者多年来的向往和心愿……。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于是乎,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公里, 宽不及100米。原来曾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后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 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宛若一幅山水画卷,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
瘦西湖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当时这里属于淤泥滩地,经过开发,逐渐变成一片人工湖泊。明代时期,瘦西湖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瘦西湖分为内湖和外湖两部分。内湖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是一个人工湖泊,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名为“锦鲤岛”。岛上有一八角亭,亭内悬挂着“瘦西湖春色”图,是瘦西湖园林代表之一。外湖面积乃一个自然湖泊,湖中心有座小山,名为“翠岩”。
瘦西湖景区有许多的景点,如梅岭、春晓堂、明月楼、云栖堂等。梅岭是瘦西湖最美的地方,可俯瞰整个园林的美景。而春晓堂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明代,是瘦西湖园林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明月楼是一座三层建筑,建于清代,也是瘦西湖园林内的建筑之一。云栖堂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明代,据说是瘦西湖园林内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五亭桥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五亭桥有15个桥洞,据说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扬州白塔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雕有十二生肖像。它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
“长堤春柳”乃扬州24景之一,这里是赏春好地方。长堤尽头是“徐园”,这里是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徐宝山的祠堂。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两大口铁镬,是1500多年前的镇水神器。徐园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
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景点妩媚多姿。荡舟在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缀以熔南秀北雄于一炉的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的山水长轴;名寺古刹和古城墙垣绵延,名胜古迹历史遗存散布其间。风韵独具的自然风光和含蕴丰厚的人文景观,已成为镶嵌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璀璨明珠。
瘦西湖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乃真实写照,其名园胜迹,散布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景区有许多花卉、树木、草坪等,这些都是瘦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所在。春日扬州景色非常美丽。到处飘着花香。漫步瘦西湖畔,但见垂柳依依、花卉盛开。粉白的桃花、嫣红的海棠相映成趣,身着汉服之古典美女穿行于瘦西湖畔,真的让俺们仿佛穿越了古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