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2023:洛宁避暑休闲游追记之一

标签:
洛宁避暑洛宁格局洛宁特色竹梦小镇世外田园 |
承蒙老友俊生先生之盛情,“小暑”节气到来的当天,俺和阿娇同志自驾“小奔”来到洛宁避暑,在老牛及夫人的陪同下,俺们走进久负盛名的“竹梦小镇”,感受美丽乡村里“世外桃源”的凉爽……。
洛宁是一个好地方。古称崤地,是古代沟通洛阳与西安官道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魏时(487年)设崤县,唐时(618年)改称永宁,1913年更名为洛宁至今。
沿河而建,滨水而居,蜿蜒流淌的洛河,塑筑了洛宁格局。自驾“小奔”行至洛河洛宁县城段,水韵之美、民生之乐,发展的活力,人民的幸福感,在这里交相辉映。阳光下的绿道,以及碧绿的河水,映衬着湛蓝的天,水天一色,美不胜收。沙洲掩映的水面上,成群的白天鹅惬意地畅游觅食,画面格外唯美……。
虽然曾经4来洛宁,而每次都来去匆匆。这次来此地避暑游玩,印象最深的是:这里不单水美,树多、竹子多,令人为之羡艳。这里是地道的“竹乡”,据说,森林覆盖率高达65%。沿洛河溯游而上至兴华镇,全宝山下、兴华涧旁,一个“绿竹风情”特色的竹梦小镇,已然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翠竹是洛宁的一大特色,也许您听说过洛宁的绿竹风情园,也许在神灵寨或一些乡村路边已领略过翠竹的风采。不过您真的想在竹子拥抱下,感受一份宁静与安逸,做上一个美梦,不妨来竹梦小镇一看。
竹梦小镇停车场就在大路边,设计颇有特色--从竖着“竹梦小镇”字样的牌子向里望去,只见白墙黛瓦的仿古庭院,颇有苏州园林气息,围绕着的是郁郁葱葱的绿竹林,让人心生清凉与宁静之感。
园林式庭院是豆腐制作工艺展示区和餐饮区。院旁的荷塘里泛起层层涟漪,荷花亭亭玉立。而豆腐制作工艺展示区犹若小型博物馆,里面有豆腐制作工艺的图片、工具等展示,从中可以了解享有盛名的“兴华豆腐”的历史由来、制作工艺等。听说“兴华豆腐宴”是筑梦小镇的一大特色,各种用豆腐制作的菜肴可供游客大快朵颐。
洛宁竹子名声远扬,当俺们一行自驾“小奔”来到“竹梦小镇”生态园,但见竹林蜿蜒入眼帘,清香扑鼻。园区道路遍布竹叶、竹竿、竹节,亭台溪水旁边,种满各类竹子,就连庭院之间的门楼也用竹子搭建。这里以绿竹为主题,将道路、水系、竹林三个元素有机融合,一步一景,大有“世外桃源”的味道。
在老牛夫妇的陪同下,俺们慢步竹梦小镇,清风拂过夹道的竹林,飒飒之声不绝于耳,小溪从脚下潺潺流过,荷花映入眼帘。一种清新之感沁人心脾。竹林之间是徽派建筑风格的高端民宿,精致装修配以竹藤家具,让到此游览的俺和阿娇同志直呼:“太有感觉了!”
站在竹梦小镇向对面望去,青色山峦,连绵的山峰构成一幅逼真而生动的水墨山水画。小镇南边的全宝山是伏牛山系熊耳山的主峰,是中国生态文化名山,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怪不得其生态环境如此优美。但见小镇一侧,一排白色的复古式房屋,在绿竹的簇拥和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古朴。近看,灰色矮墙垒砌的院落,形成了联排15间客房的民宿。倘若住在这里,一定会有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世外田园之感。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挺拔刚劲的竹景观、虚心有节的竹文化,乃“竹梦小镇”的生命力所在。登临高处,远山形似神龟。相传,这里是洛书文化的发源地,而沟谷间古朴的窑洞、潺潺的流水,此时此刻俺在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绿水青山,就守住了最好的资源。如今“守绿换金”已经成为洛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价值选择。下次约上老朋友在此小住几天,闲观山水,感悟文化,定是一种相当不错之悠哉体验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