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2022:酷暑盛夏-孟津耍吧(1)

标签:
班超纪念馆华夏文明史文化遗产彪炳千秋丝绸之路 |
班超纪念馆位于孟津区,这是一座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其灰瓦、白墙、红柱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里有一座4米高的“班超西行”之铜像,身披铠甲,策马疾行,充满了动感。铜像北侧有班超墓,经过加固修复,与周边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7月30日下午,俺自驾“小奔”,和阿娇同志与孟津的老表慕名到此一游……。
洛阳、班超、丝路,华夏文明史上栩栩生辉。天下之中,协和万邦,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东、西方诸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心、是中国走进世界、了解世界的出发地,是世界走近中国、认识中国的目的地。河洛沃土见证参与了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亲历了许多历史事件,涌现了众多杰出人物,班超就是其中功高望重、彪炳千秋的代表。
“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班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丝路文化遗产,其精神激励着后人探索前行。为了展现班超精彩的一生,班超纪念馆运用艺术雕塑、文图等方式,讲述班超投笔封侯、寻梦丝路的故事,通过展现班超出使西域时与当地的交往故事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传承、成为洛阳提升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影响力、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的重要工程。
班超纪念馆是一座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灰瓦、白墙、红柱显得分外抢眼。纪念馆主要包括5个主题展厅,通过图片、文物、智能终端设备及声光电技术,全面再现班超经略西域、重开丝绸之路、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细节。
班超纪念馆的展陈分为五个部分:“投笔从戎出匈奴”、“重返西域平鄯善”、“制夷定西平疏勒”、“融合西域通商路”、“驼铃古道丝绸路”,为观众讲述了班超的家族家风、汉朝疆域和周边民族关系、班超出使西域智勇镇鄯善、经营盘橐(tuo)城、西域归汉万里封侯、回归洛阳故土等精彩故事,从而活化了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
位于一楼展厅的“西出阳关”主题塑像,“班超”一身戎装,牵着战马凝视前方。在他的脚下,一幅从洛阳出发,途经长安、陇西等地的西行地图向远处延伸着。该地图由LED射灯投影在地面,别具匠心。俺们一行站在此处留影拍照,似乎真的有一种出行西域的感觉。
乘电梯步入二楼展厅,但见这里详细展现了班超及其部下重开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各国交往的故事,再现了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天下之中,万方辐辏”的繁盛,记录了班超经略西域期间,东汉政府在沿途设驿站保护商旅,使丝绸之路重焕生机,中原王朝与亚欧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位于二楼的“丝路两端的洛阳与世界”板块,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古都洛阳曾经的繁荣与开放。河洛地区曾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东汉政府特设专门机构,管理洛阳及外界的丝织作坊。隋唐时期,洛阳及周围地区的蚕桑业与丝织业有了新的发展,不仅产量居全国之首,丝织技术也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精美的丝织品从洛阳出发,经由丝绸之路而行销世界,名扬天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华夏文明逐渐传入中亚、欧洲;西方的工艺技术、特产及文化艺术也由此传入洛阳,并得以在中国展现……。
走出班超纪念馆,来到刚修缮一新的班超纪念园,看到班墓亦称班冢甚为壮观,其封土虽经过近2000年的风剥雨蚀,仍然不失往日的非凡气概。强烈的阳光下,一座4米高的“班超西行”铜像,身披铠甲、策马疾行,充满了动感,艺术再现出班超出使西域的豪迈气概。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期,因班固、班超、班昭兄妹的惊世之才、盖世之功,让当时的班氏成为都城洛阳的名门望族。洛阳城的班家街,北邙山的班超墓、瀍河中游之班沟、班寨、班妤山、班家井、班家坟等,均为班氏后裔辉煌于中华河洛大地的流光溢彩。但还有很多故事待人去探索!还有很多情结待我们去感悟!班氏后裔在河洛大地生活了一千九百年,他(她)们是历史长河中永远闪光的星宿海……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