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记趣2020:冬访“应天门”博物馆

标签:
应天门则天门五凤楼门字型旅游 |
“应天门”城楼位于定鼎南路与凯旋东路交会处,是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项目的重要节点,如今它与已建成的天堂、明堂、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形成轴线,遥相呼应。元月5日俺有幸预约到此一游,并登高俯瞰了“隋唐洛阳城”,感受了“全唐风”的魅力……。
元月5日上午,一场酝酿已久的雨夹雪如约来到洛阳城。俺按照前一天的预约,走进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参观。一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依次游览了历史长廊、东遗址区、西遗址区;乘电梯登上平台,北望天堂与明堂,南眺雨雾罩洛城……
应天门乃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正南门,始建于隋朝(605)年,在隋代称“则天门”,唐时为避讳武则天,改为应天门,后改称“五凤楼”。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功能类似北京的“午门”。
应天门是由门楼、垛楼和东西阕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应天门有两重观,左右连阙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宽130米以上,大于北京紫禁城午门。恢弘的城楼有十二、三层楼高,比天安门还要高。
“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也是古代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游客在参观中发现,目前应天门遗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建立在遗址上的保护罩,也就是长120米、宽60米、高9、2米的方形基座;另一部分则是根据文献记载以及遗址发现而建成的通高50、3米,由中间城门楼、两侧的朵楼、向南延伸的阙楼组成,中间以东西连廊和左右飞廊相连、整体为“门字型”的巨大建筑群。而馆内遗址展示、文化科普、艺术典藏让游客留连忘返。
“女皇威武在宫殿,唐室繁荣今再现;河洛风烟棬碧空,千年胜绩歌频传。”据悉,如今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随着天堂、明堂、九洲池、应天门“四点一区”格局的形成,这里成了洛阳地标性“文旅打卡地”。今年春节,“隋唐洛阳城·最潮中国年”春节系列活动,届时将围绕“隋唐祈福享年味”、“隋唐灯会品年韵”、“隋唐年戏赏年趣”等三大主题活动,在这里讲述隋唐历史,展现宫廷文化:以“诏令天下开端”应天鼓典故,传播隋唐宫廷礼制;以“武则天开武举殿试”明堂艺表演,传播隋唐科举文化;以皇家园林九洲夜盛景,展现隋唐休憩生活。届时人们尽可到此饱眼福,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