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时光 追记:“洛神岛”~赏如画美景

标签:
美丽洛神古老神话爱情绝唱休闲溜达游记杂谈 |

顺着洛河高新区段西行,“阳光水世界”景区内有个美丽的小岛,名曰“洛神岛”。据说此岛设计别致,风景优美,晨练俺慕名来到了“阳光水世界”,涉沙滩,过吊桥,不经意间登上向往已久的洛神岛。
远远望去,一座白玉雕像漂浮在岛的中央,这雕像线条柔美流畅,雕工精细,浑然天成,静穆的伫立在云水座上。神像姿态优美,娴雅超脱,恬静悠然。近看方才发现她是一个神情悠然,冥思若想,光彩艳丽,秀姿艳逸,美妙绝伦的佳人。她手持灵芝目视洛河,她是那样的典雅,那样的仪静休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辉煌的过去,展望光明的未来。无疑——这就是“洛神”。
说起“洛神”,自古就有一则悱恻缠绵、美伦美奂的古老神话;这是关于水与自然、生命与艺术的描述;是关于美丽女神至善至美的历史传说;是关于人神情缘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美丽梦幻追求的“绝唱”。相传洛神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脱俗美艳,能歌善舞,且聪明、理性、坚贞,因迷恋洛河,来到洛阳居住,不仅教会了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人们。后因与洛伯、河伯、后羿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了爱情,为了贞洁投身洛河中,后被玉帝封为洛神,掌管洛河。
又有说三国时期曹植一日经过洛河,因人仙有未了之缘,当红日西坠之时,恍惚之中看到一个美若天仙,貌似“洛神”的美妙女子,有感而发写下了《洛神赋》。据说,曹植当年梦中和洛神相遇的地方就是现在洛神岛的位置。这段动人的传说,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时曹植《洛神赋》对美丽洛神的描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青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从此有了赞美洛神的佳句:“洛阳凌波影蹁跹,人间从此留异香。何人不爱洛神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倏然“洛神”岛映入眼帘,此时此刻俺仿佛有闯入世外桃源的感觉,全然忘记世间纷扰。再看洛神雕像四周,随着夏姑娘脚步的悄然走近,花团锦簇,朵朵鲜艳欲滴让人倍觉可爱。红艳花朵,争相斗艳,引人注目,讨人喜欢。真乃:精雕细饰染玉光,幽静开在水中央。未敢摘取发间戴,惟恐清气染红妆。
清晨的洛神岛四周绿树成荫,水波荡漾,垂钓者或目不转睛,或悠闲自得……“满院景色观不尽,余兴未了腹已空”,这里的一切在簇簇红色洛神花和洛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闲适……。呵呵!
【洛河岸边寻访“洛神”】
发源于秦岭山脉的洛河,从洛阳穿城而过,在偃师与伊河汇流成为伊洛河再注入黄河。大禹治水时,有个神龟从洛河爬出,背上的图形极为神奇,大禹依其制定出治理天下的九章大法。该图形被后人称之为“洛书”,视为华夏文明的源头。
洛河是“华夏文明第一河”,也是洛阳人民的母亲河。古代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洛河之北,人们群居之地便为洛阳。洛河还是一条爱河。现在的婚礼庆典,主婚人有个常用的祝福词“永浴爱河”。而那古老的爱河就是洛河。远古时期伏羲氏的女儿宓妃为了爱而纵身跳入波涛汹涌的洛河,这份爱既有那美好的爱情,更有那惊天动地的人间大爱。
宓妃为情为义溺于洛水,人们称其为洛神。洛神后来成为美丽、善良、正义、和平的化身。千百年来,人们不懈地追寻她。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就是说,我要驾上云车,去寻找这旷古的美人。
曹魏时期,曹植在伊洛河冲积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传为今偃师甄庄村),偶遇仿如天人、宛若仙子的甄氏,爱慕不已。223年,曹植从其封地到洛阳朝拜天子,路过甄庄时听说甄妃已死,伤心不已。当他“背伊阙,越辕轩,径通谷,陵景山”返回封地途经洛河之滨时,遥望那烟波浩淼的洛水,联想到洛神宓妃,写出了传诵至今的《洛神赋》。
东晋时期,著名大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出一幅长卷画《洛神赋图》。其画既保持了原赋的诗意之题,又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画中有山川、河流、鸟兽、草木,十分壮丽。图中洛神仙凡,有的戏游清流,有的飞舞神渚,有的漫步凌波,千姿百态,香袂飘举,好似一个令人倾慕神往的仙神世界。
时光流逝至今,人们仍追寻洛神,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洛神赋》全银纪念币,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洛神赋图》特种邮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舞剧《水月洛神》使那唯美之恋再度撼动人心。据说洛河上那一架南北的“凌波桥”也取名于洛神,似乎千年洛神乘着微波缓缓而来,脚下浅起的水雾有如扬起的尘埃,多么美妙!洛浦东段“云水洛神”像,因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形态备受市民和游客喜爱。以爱情为主题的洛神公园即将在此落成。洛浦公园的竹林、花丛、亭台、小径,仿佛都有洛神的身影、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