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护国仁王禅寺遗址(尺八)

标签:
尺八杭州护国仁王禅寺遗址 |
分类: 尺八学堂 |
黄龙洞山门外一处带有如此雕塑的碑刻,可谓在杭州西湖独树一帜。一根大型仿竹铜管斜穿过重约十吨的石块,并以其“竹根”一端撑持地面,与刻有“护国仁王禅寺遗址”八个字的巨石浑成一体,共同述说着一个绵延七八百年的中日音乐交流的故事。
瞅,仿竹铜管是尺八的放大造型。尺八,箫的前身,竖吹管乐器,以竹根制作,中通无底,其音苍凉辽阔,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据考证,尺八起源于东汉,盛于唐宋,唐时由中国传入日本,不久在日本失传。南宋时,日本名僧心地觉心专程到杭州护国仁王寺拜高僧无门慧开习禅,并学会吹奏尺八技艺。回国后创建兴国寺,传授尺八,在日本古代禅宗中称“法灯派”。这一中国的古老乐器自此生根日本,传承至今而成为日本广为流传的民族乐器,并被广泛运用于民谣、爵士、通俗音乐等领域。而在中国,因为战乱,尤其是蒙元统治中原造成的文化断层,尺八失传。
作为尺八祖庭的杭州护国仁王禅寺,也因为建设用地需要,其残存部分于2003年1月被彻底拆除。2005年,杭州综合整治中有一个“重拾历史碎片”的项目,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把沿线的历史人物、典故用有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得益于此,护国仁王禅寺的遗址才以一块石碑的形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前一篇:关于吹尺八戴“天盖”
后一篇:许诺老师对尺八同好说超越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