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童祥苓

(2024-12-06 18:24:43)
        京剧名家童祥苓先生辞世了,这几天自媒体上关于他的消息和轶事较多,我多有关注,听他的家事往常,弥补了许多孤陋寡闻。多少年来,只晓得他辉煌的一面,原不知他的人生饱尝着如此痛楚心酸,令人唏嘘不已。
       童家堪称梨园界的传奇家族,祖籍江西南昌,生活于天津,走红于京津沪,兄妹五人分别是童侠苓、童寿苓、童芷苓、童葆苓和童祥苓。在童汉侠的大家庭中,兄弟姊妹皆能戏,被誉为“童家班”。在艺术上童祥苓与童芷苓最为翘楚。童芷苓作为荀派第一传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很走红了。她初拜近云馆主张曼君为师,继拜荀慧生,对“四大名旦”艺术多有借鉴,并问艺于“通天教主”王瑶卿。
       童祥苓名满菊坛,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杨子荣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掩盖了他在舞台上的其他艺术形象。特别是《智取威虎山》拍成戏曲电影后,影响之大鲜有媲美,在八出样板戏中位居前三。童祥苓的名字与杨子荣一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直至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从艺术的角度说童祥苓塑造的杨子荣的形象可谓尽善尽美,唱念做打,惟妙惟肖,俨无挑剔。
        成名之人皆有背后的故事,有欣慰也有泪水。他受家庭出身的影响,特别是姐姐童芷苓的牵连吃尽了苦头,甚至当成专政对象,遭到无情的批判审讯,劳动改造,失去自由的管制。他苦诉那段经历,听来真的让人好同情,一面排戏演戏,每日还要给二百人刷碗洗盘。有幸的是艺术还是最终选择了他,经过残酷的遴选,杨子荣一角非他莫属,这是他的幸运。扎实的童子功,千锤百炼的付出,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权威和观众的认可,辛酸变成了欣慰。他深情讲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首肯。毛主席曾讲:到唱《智取威虎山》不能用散板,不利于表达人物激情。周总理初看他的演出曾提出集体意见,总理说:你那不是杨子荣,倒像诸葛亮。正陶醉于唱腔唱词优美的他,并未理解总理的意见,于是,总理让他到基层体验一下生活。后来他明白了,演谁像谁,要符合人物身份,杨子荣就是一个侦查排长,不是三军统帅,以后改了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杨子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生叹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