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今思项羽

(2024-03-26 06:53:29)

       西楚霸王项羽的死足够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利兮奈若何人 !虞兮虞兮奈若何?”虽无奈至极,然却谓之惊天地泣鬼神。其爱妾虞姬的死足够凄美而缠绵,小女子低吟“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偷生”的无奈哀歌而赴黄泉,免去项王的牵念,先一步而去,不乏几分决绝和从容。我每每听看京剧《霸王别姬》时,都不免为这曲英雄美人悲壮的一幕所感染唏嘘,真是英雄遇到了知己,他们的死给历史留下了佳话,成了演绎爱情的杰作。

       应该说,项羽在垓下虽陷于四面楚歌的绝境,然绝处或可逢生,以图东山再起。可惜的是无面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左右了他,骨子里的本色昭示他来不得半点苟且,亦或缺乏越王勾践的苟活再图心机。他义无反顾,酣战一番后,便选择拔剑一刎诀别,悲夫!悲夫!壮哉!壮哉!给历史留下了一曲豪歌。后人多视他为雄杰,立下一个虽败犹胜的人格标杆和英雄形象。于是,他的精神得到永生,成为华夏民族崇尚的大无畏的楷范力量。

       项羽可歌可泣的英勇气概,让人敬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句,就是最高的赞许,道出了项羽的人生价值取向。英雄落幕,何其悲壮!为后世留下了一种不朽的硬汉精神,乃至影响后世几千年,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惊魂土壤的一种诠释。他因失败赢得褒扬,在成败与生死面前,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得到升华,乃至不朽。一句“天之亡我也”,算是认了,但他认的是命不是输,可见自我反省得还不够。然而,失败者被后世歌颂,人格被赞许,这本身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范例,难怪司马迁作《项羽本纪》为他定位。司马迁对刘汉天朝,是有微词的。

      项羽在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中,演绎出许多故事,发人深思,丰富了历史。他图霸业,亡暴秦的壮举和担当着实可贵,早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的“吾将取而代之”的少年壮志,其雄心抱负真的让人叹孚。鸿门宴英雄惜英雄的戏剧色彩,你季父项伯不识厉害,难道你想干什么不知道吗?简直开了一个历史玩笑,凸显了他的幼稚,等于把天下拱手让与刘邦。假如项庄舞剑不假以阻止,亦或坝上刀光剑影,后续的历史就不是刘氏的了。尽管他的个人英雄色彩十足,但他在经营帝王术方面是小儿科,他不会识人用人,导致韩信跑到刘邦那里。范曾给他设定的谋略失效,留下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的慨叹,暴露了他的致命弱点,被张良抓到了七寸。他也不是一个好统帅,太过输谋而乏胜算,义气太重了。四面楚歌的最后酣战,是他人生落幕的结局。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念犹是宝马美人,这就忒显得格局不够了,太儿女情长,不免显出妇道气了,这哪是帝王的志向啊!至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做法,不说也罢。刘邦好美姬,但在萧何的设计下,尚能“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刘邦善于问计,关键时刻总是“如之奈何?且如之奈何?”这就是项羽比不了刘邦的软肋。项羽不是输给刘邦一个人,而是输给了刘邦团队。刘邦尽管有些流氓习性,但他识人用人还是高明的,仅张良、萧何、韩信就成就了他奠定帝业的必然,大汉得人,首开刘邦,继而刘秀,乃至刘备。

       两个既无雄才,又无大略的人演绎一出楚汉相争的大戏,实乃时也、命也、运也,这样说多少还是有些武断,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根本。众多风云际会的场面和人物出场,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的不行。项羽是本色英雄,底色太过浓烈、刘邦是时事造的英雄。泗水亭长,混迹乡下,当个屯不错,原来本没有当皇帝的愿望和抱负,时势把他推上去了,居然成功了。项氏几世基业,没能守住,反败在项羽手中,难怪不肯过江,愧对祖宗和父老乡亲,衣锦还乡的梦就此破灭,真是值得深思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至今思项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