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疫情肆虐,宅家已成习惯,有时竟多日不送脚步。蜷缩家中,总要想法子打发时日,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无奈的。有些人觉得难熬,亦或饱受着煎熬,产生焦躁或抑郁者大有人在。众生之相,千人一面,五味杂陈,皆言苦也、苦也,怎一个无奈了得。我则略有不同,“躲进小楼成一统”,玩自己的闲情逸致。即便没有疫情,我也是宅家的时候多,出去的时候少,总爱闭门求静,看点杂书,练练书法,上网写作,欣赏戏曲。年复一年,寒来暑中,我倒悟出一经,就一个“捱”,理解了捱字,适应了生活状态,什么都无所谓了。不过这捱字的学问是需要一些耐性,甚至需要一些智慧,是自我适应能力的体现。
在苦捱度日的过程中,雅趣成了我的精神寄托,或可称之为一剂妙药。客观的无奈养成了习惯方式,我用一个字总结,那就是一个“望”字。望中犹记,在静默的状态中,从前过往,当下未来,自觉不自觉的都从脑际翻出。宅在屋里不出去时,总爱临窗而望,望了南窗望北窗。清晨而望,黄昏而望。白天觉睡多了,夜晚难免睡不着,手机看疲乏了,于是还是临窗而望,望星星,望月亮,久久凝视,引发思考,真应了李义山的那句“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意,但我不是相思状态,而是发散思考。伫望良久,有时所视所感还凑成几句小诗表达一下。
疫情过后,望呈别一番感受。
春看窗外柳泛鹅黄,风摇枝曳,碧草抟烟,簪坪铺锦,偶可听见翠鸟清啼。夏望云山绝巘跌宕,烟雨苍茫,热浪氤氲。孩童玩耍,徐娘绮节盛装,悠然款步。更有蝶舞蜓飞,翻滚上下。秋看夕风残照,肃杀降临。丹枫似火,黄花霜染,雁行南翔,水映长天。冬望皑皑的白雪,看人流的身影。看的最熟悉的身影要数天天守着垃圾箱,等待捡破烂的老妪,有时会抱起小外孙女望,指点窗外的世界,树梢的风向,小鸟在树枝上雀跃,群鸽掠影,麻雀在地上觅食的动作。看花开的样子,邻居猫咪伸懒腰的状态等等,大都看得很真切。就像笼中小鸟,盼望飞翔。高楼林立,视线并不开阔,然引发的遐想倒也丰富。久而久之,用无奈打发无奈,亦不失为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