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

(2009-09-29 08:46:38)
标签:

杂谈

历史

文化

香云纱

时尚

分类: 香云纱

    香云纱是否应该全面引入机器,替代晒莨工人艰辛的劳作,一直是各方论争激烈的话题。

    早在1935年陈济棠策划建设伦教蚕丝模范村时,“新法晒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设立新式炼染晒莨厂,利用新式机械,及科学方法,炼染各类丝织物品,务求成本低廉,出品精美,以拓展其市场。”(引自民国二十五年广东省建设厅《伯南中心模范蚕村建设之经过与未来之计划》)当时广东省蚕丝改良局把1836年定为广东省丝织年,“购制白胶绸炼染机,晒染薯莨机,及丝织准备机械,以促进土丝织业之改良。”

    陈济棠的过早下台,使上述计划陷于流产。直至今天,我们在晒莨厂所看到的唯一可称为“机器”的东西,是一台简单的薯莨粉碎机,其功能是把番薯大小的薯莨搅拌压成碎片。另外,由于布料后整理工艺的成熟,当年香云纱染制后出货前手工进行搓揉拉伸的体力劳动,也有专门工厂机器代劳了。除此之外,晒莨工人的劳动强度,与上世纪相比,并没有一丁点的减弱。

    广东省委常委林雄到晒莨厂考察,看到晒莨工人在烈日下拉布、洒水、踢竹、扫莨、涂泥、水洗的“曼妙”舞姿,感慨不已,深深同情工人工作条件的艰苦。于是马上有领导建议:建工厂,研制机器,降低劳动强度。沿着领导的思路,有“高参”完善补充:大规模引入机械生产,迅速提升香云纱产量。更有“专家”一鸣惊人提出革命性建议:研究人造太阳,改变香云纱只能夏秋两季生产的传统局限,使香云纱进入“全年无休”室内生产新时代!

    在领导专家高瞻远瞩妙语连珠的时候,本应欢呼雀跃的香云纱业界却保持谨慎,沉默不语。被认为对香云纱的“再生”有父母之恩的国内知名服装设计师梁子再三强调香云纱应为高端产品,不要沦为地摊货,言下之意对规模生产颇有担忧;而香云纱技艺传承人梁珠也对系列机械的引入不以为意,他认为把薯莨粉碎机升级为薯莨榨汁机就行了。

    其实,香云纱业界所担心的,是香云纱进入机器生产时代的同时,会使她所代表的天然、环保、纯净、生态、手工艺的特质丧失殆尽,成为与当年“的确良”一般的大路货,糟蹋了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客观分析领导的建议,其实着眼点是“降低劳动强度”,应该说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香云纱业界的谨慎和担忧则反映出香云纱的生死存亡的关健,所以香云纱和大工业的结合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头脑发热,机器可以研究应用,但千万不要背离了香云纱的本质。

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

染制后搓揉整理(最后一道工序)

 

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在草地上铺开布料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洒薯莨水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踢竹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扫薯莨水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涂抹淤泥

香云纱应进入机器时代吗?水洗去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