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陈济棠到汪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9-08-28 12:02:09)
标签:

评论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香云纱

    近日,广东省委赋予顺德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开展科学发展的试验。这是省委书记汪洋在去年亲自驻点顺德以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可谓皇恩浩荡,按理顺德人要烧炮竹大事庆祝了,但消息传来,顺德人似乎很冷静,并没有期待中的兴高采烈,更不要说感激流涕了。

    有人点评说:这只是一张旧船票。

    我们把历史一页一页地往回翻,确实发现这张船票已经被用过多次,有点沧桑感,几乎是文物了。1999年,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赋予顺德率先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重任,行使地级市管理权;1992年,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宣布顺德为全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使顺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领头羊;1933年(民国22年),当时主政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指示省政府在顺德设立广东省振兴蚕桑丝业总实施区,更于1935年(民国24年)捐赠巨资在顺德伦教设立“伯南中心模范蚕村”,“拟将全镇划为蚕丝业模范区,集政教全力,以谋整个社会之改良,使成全国之模范”(引自民国24年广东省建设厅《建设伯南中心模范蚕村实施计划大纲》)。熟悉民国史的朋友都清楚,陈济棠字“伯南”,他不但亲自出资,还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地方项目,可以说把自己的荣誉都押在顺德,押在伦教了。当时蚕丝业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但受国际化学人造丝的冲击而被重创,导致民生凋零,所以振兴丝业就是振兴经济、振兴广东,自负雄才伟略的陈济棠“出钱出力出名”拿蚕丝作实验,与当今的省委书记拿科学发展作实践,其实是异曲同工。

    历史机遇一次又一次垂青于顺德,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无论汪洋、李长春、谢非和陈济棠,其落脚点在顺德,其着眼点绝不局限于顺德,甚至不局限于广东。顺德人“船票”是拿到手了,肯定有点烫手,因为责任重大,这张船票不好拿啊!

    好在船票刚刚开出,应该还没有过期,赶快收拾行李登船吧。

附:陈济棠创办模范蚕村时的照片

从陈济棠到汪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