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教他如何与动物相处,而不是教他远离

标签:
宠物狗狗公婆动物宝宝育儿 |
分类: 妈妈心得 |
熊从很小的时候就十分爱动物,只要看到猫猫狗狗就走不动道。一直到现在,如果他流连在某处不肯跟我回家,我都会告诉他:“我们去看小黄!”(小黄是小区里一只性格很好的流浪猫)他就会乖乖的跟我走。
很早熊就会说“狗狗”和“猫猫”,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人和猫外,一切他喜欢的活物,他都称为狗狗。甚至邻居家三四个月的小宝宝。熊会围着小车傻笑着看,因为被允许亲一下小宝宝而乐的不得了。人家走后他就在背后指着告诉我“狗狗!”。我赶忙解释:“这个不是狗狗,是宝宝!”他楞一下,又说:“猫猫!”让我哭笑不得。电视里的奶牛,狮子,邻居家的兔子,一切动物都是狗狗,好吧,再大一点就会知道了。
很快熊知道小孩子是宝宝,也分清了狗和猫。但我依然需要在他接近小动物时紧紧跟在身边,因为他的岁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爱。
有一天,熊看到邻居家的小狗,不顾一切的冲过去要摸。他的举动太过突然,把小狗吓的跳了起来,我赶忙拉住熊的手,告诉他:“要慢慢接近狗狗,不可以吓到狗狗!”旁边几个看孩子的老人笑起来:“这个妈妈,不怕狗吓到孩子,倒怕孩子吓到狗!”
每周一次回婆婆家,熊都会跟婆婆家养的京吧林林玩,因为疼孙子吧,公婆会教熊打林林。本来熊就是一个卤莽小子,林林又是一老实狗,搞的林林每次见到熊都往沙发下钻。有一次我看到后曾制止,公婆却认为没关系,因为“林林不会咬人”。
实际上,不管我个人是否喜爱动物,单纯从做父母害怕孩子受到伤害的角度去说,作为成人,更需要教孩子爱护动物。无论某个动物个体性格多么温顺,毕竟它不是人,它不知道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温柔并且有尺度的接近,如果你对动物有足够的了解,它们不会伤害你。而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怕,恶,神奇的是动物们专攻击这一类的人。谁说他们没有灵性呢?
至于为什么要教熊不要吓到狗狗,因为当你突然行动时,动物不了解你下一步会做什么,它们的第一反应极有可能就是攻击。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通常我们会责怪无辜的动物。但假设一个无法和你语言沟通的人突然举着手冲你跑过来,你会温和的等着看他下一步是抱你还是揍你吗?
为什么要教熊不欺负小动物?因为虽然有的小狗小猫性格非常随和,例如我家林林又老实又懂事,知道是自己家的孩子而从不反抗。但熊只是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他会由此及彼,认为这是一个与动物交流的好方法。谁知道外边那只狗是否也是这么好脾气呢?
有的家长干脆告诉孩子,狗会咬你,猫会抓你!不停的对孩子进行恐吓。到孩子懂事后,便对动物产生极强的戒备心,当然不会接近动物。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儿童在出生后到学龄前,大脑一直没有停止发育。三岁前是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接触的东西越多,越深,越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成长。不接触小动物,咬!不要玩土,脏!我来扶着你,不然你会摔倒!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变的闭塞,不肯,也不敢向外边的世界伸出他求知的触角。
有时候我看到那些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常常在想,他们是爱孩子,还是怕麻烦呢?如果真的爱他,给他自由的空间吧!你只需要在他身边保护着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