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1f2180dhc264f8305014&690
勤奋加坚持等于成功
——读《杨振宁的故事》有感
1957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震惊了全世界,也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没错,他就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杨振宁!
看了《杨振宁的故事》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和感想。《杨振宁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杨振宁的成长经历和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杨振宁的妈妈—罗孟华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妈妈,在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坚持每天让他学习10个汉字,到他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5岁的他就会背《龙文鞭影》。这“神童”的事迹源自小杨振宁的一个强烈愿望:长大后成就一番事业,赶上甚至超越自己的父亲——著名学者杨武之。从小品学兼优的杨振宁到了大学也不例外,1942年,杨振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还拿到了奖学金并去美国留学,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并和李政道一起做研究。
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俩人经常埋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人们时常听到从实验室传来类似爆炸的巨大响声,那是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实验失败了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还会炸碎一些实验仪器。可是他们俩还是坚持不懈地做实验,他们经常鼓励自己“再试一次吧!”。“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数不清的巨大的困难后,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读了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杨振宁那热爱学习、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杨振宁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围绕着这个目标,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后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我还体会到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做每一件事情、每一份工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应该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我敬佩科学家,更崇拜像杨振宁这样有着特别伟大成就的科学家。记得当同学们看见我手捧这本《杨振宁的故事》时,都开起了我的玩笑:“振宇看‘振宁’的故事哦!”现在我了解了杨振宁的事迹,我真的非常敬佩他,我想:要是振宇能像振宁该多好!想到这里,我非常惭愧:我想起了平时的自己,我是一个怕困难、做事容易半途而废的人。做作业时,看见作业多一点心里就害怕,想打退堂鼓了,最后马虎应付了事;学游泳时觉得腿蹬得太累,放弃;学书法两节课,觉得手麻得不行,放弃。读《杨振宁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像杨振宁这样坚持不懈,勤奋不已。我下定决心,今后要努力学习,从小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长大成就一番事业,并时刻想着为我伟大中华争光添彩!
http://s15/middle/51f2180dhc264fc2ecbbe&690
妈妈注:上周五(6月8日)妈妈还没回家就接到宝贝的电话,说今天老师发了一本《杨振宁的故事》的书,要求看完了写一篇读后感。不知是宝贝因为能有机会阅读这本书而兴奋,还是为老师特意交代看后要写读后感而激动。杨振宁的名字跟宝贝的名字只有一划只差,宝贝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了解和认识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宝贝也经常以自己的名字跟这位科学家的名字相近而沾沾自喜。通过这本书,看来宝贝的感悟还是很深的,深知不管做什么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才能成功。加油,宝贝!!
http://s12/middle/51f2180dhc3fcbe03200b&690
后记:
在老师的推荐下宝贝参加了2012年广州市小学生“科学家与科学发现(发明)课外阅读读后感征文比赛”的活动。上面的这篇读后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还得了二等奖,谢谢老师的指导,恭喜宝贝!
http://s13/middle/51f2180dhc3fce86cf3b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