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想新西兰

(2011-02-28 15:21:05)
标签:

杂谈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又称基督城)发生6.3级地震,并造成近150人死亡,上千民众无家可归。这让我又一次想起我曾经去过的那个美丽、纯净的南太平洋岛国,那个美丽与灾难相伴相生的国度。

记得我是2007年的最后一天到达那个国家的最大城市奥克兰,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个来自我国北方的一个皮肤白净,个子高挑的小伙子,他是个自费留学生,读书之余兼职导游。小伙子显然对导游并不专业,无论在知识面,还是语言表达上都不是很好的,好在我随身带了一本介绍新西兰的普及读物,就是它,让我更加方便地了解眼前这个美丽的国家。

新西兰的美丽无处不在,依丘陵而建的美丽城市奥克兰有着错落有致的漂亮建筑,城市郊外开阔的平原、海滩和美丽的峡湾。奥克兰又是一个全球有名千帆之城。由于国家优厚的生活保障政策,那里的人民生活无忧、闲适,所以遇有休息,往往一家人或朋友相约驾车或驾上帆船、游艇,尽情地享受户外生活。站在城市的高处远望,蓝天碧海的港湾里帆桅林立,有着上千以上的帆船隶属着众多的帆船协会。入夜,奥克兰也是个不夜城,灯火辉煌的大中型商场、各种特色风味餐厅(包括中式餐厅)一直营业至深夜;人行道路上不时有酒吧和舞厅飘过的音乐,那些娱乐场所的保安和店主在大门外热情地招揽过客。

新西兰地震并不鲜见,那里每年都有近千次的大小地震记录,不过像这次伤亡和财产损失过大的地震还是让人们震惊和悲痛。从地理位置上,新西兰位于两大地理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整个北岛和南岛的一部分坐落在澳大利亚板块上,南岛的其它部分则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由于这些板块不断移动,相互碰撞,因此新西兰的地质活动十分活跃。这次地震所在地可能正好在两大板块的交接处,所以多发地震,去年9月份的7级地震刚过,又发生了这次危害程度更大的地震。

新西兰不但地震频发,而且也位于太平洋“火圈”内,这决定了新西兰会不断受到火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我曾经去过距奥克兰不远处的一个罗托鲁瓦小镇,那是个由于火山而形成的地热景观的中心,地热活跃区内有许多泥沼、间歇泉和温泉――号称“硫磺城”,空气中也飘散着硫磺味,也有人说它是“臭鸡蛋味”,最早发现此地的毛利人利用地热来做饭和洗澡,很快,罗托鲁瓦便吸引了很多欧洲人来此定居。温泉的保健效果不久便为此地赢得了“疗养圣地”的美名。据说类似这个小镇的还有北岛的图朗伊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南岛的汉默温泉区。在那里游人可以尽情地享受西海岸温泉,并观赏地热景观。由于有丰富的水和地热资源,新西兰有一些小城镇不收居民用水费,地热资源的消费也相当便宜。

新西兰的美丽就是因为大自然的亿万年造化而成,这里的人民保护自然和生态的意识是值得赞赏的。我们所见的群山、河流看不到任何被污染痕迹,街道绿化率高,而且城市整洁美观。为了保护环境,这个国家宁可放弃了很多制造型工业的发展,比如汽车业。导游告诉我们,新西兰人用的汽车大多是买的亚洲,尤其是日本的二手车,很便宜,用几年他们就扔了,然后再买一个二手的。他们加工业比较多的是农产品和畜产品,对大自然环境并无太多的破坏。

新西兰人能从容面对来自自然的各种变迁,甚至灾难,但鄙视人为的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灾难是可怕的,但灾难以后的新西兰依然美丽。我为这次新西兰地震中的受难的人们祁祷,也为那个美丽的岛国祝福!

怀想新西兰
              (美丽的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和港湾,远处蓝天碧海、白帆点点)

怀想新西兰
            (与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的刘晓宇及南京市文化局的李为民处长在海边戏鸟)

怀想新西兰
    (我站在奥克兰郊外的一个火山火口,远处是奥克兰市。现在牧草青青的坑底,难以想见当初喷发时的可怕,就在这坑口附近,还有两个火山口。)

怀想新西兰
怀想新西兰(在新西兰牧场)

怀想新西兰
                                   (在热带雨林)

怀想新西兰怀想新西兰
怀想新西兰
                  (罗托鲁瓦小镇的火山、地热景观)
怀想新西兰(一个闲适的新西兰老人)
怀想新西兰
                       (参观新西兰土著人——毛利人活动场所)

怀想新西兰
                     (毛利人文化)
怀想新西兰(令人难忘的新西兰)
怀想新西兰
                       (我们的参观团队)

                                     2011年2月28日紫薇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雪了
后一篇:春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