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那些婆姨们(原创)

(2011-02-08 10:36:24)
标签:

故乡

婆姨

亲情

分类: 家长里短

昨天,我们一家到老家去给我的三姑母做八十大寿。

现在已是姑老太的她,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她独自一人住在离儿子不远处的三间平房内,室内洗手间、厨房、客厅一应俱全,我与她戏称“三姑老太的人均住房面积可比我们大多了”,她笑笑“是的、,我一个人生活得很自在”。她家的门口面临一条大河,一条至今已通航了几百年的河流,河傍有一块至今仍然由她亲手侍候的小菜地,闲时还邀几个老人来家打打麻将,用她的话说:“麻将有点小刺激”,那刺激肯定也是微不足道的。

老人是闲不住的,手闲不住,嘴也闲不住,见到我还是那每次的老样子,叨唠个不停“一晃五十多年了,你如今也有儿孙了,记得小时候你爸不在家,你妈做缝纫,你都是我们抱大的,还记得你过周岁------”。

其实,不仅仅是姑母这样,我那些婶婶、姨娘、舅妈们也是这样,因为我是他们的这一辈人中老大所生的长子,从小四周岁以前都是在乡下度过的,儿时的记忆对我来说几乎没有多少痕迹了,而对他们却是抹不掉的记忆,因为那时对她们来说大多正是花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多少年来,我每次回去,她们都会赶到一块去,与我唠叨许多我过去闻所未闻的童年故事,想起那时,虽说她们絮叨,但我还是感到很温暖,一种亲情的温暖。

我们老家在苏北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的孙伙村,父亲兄妹七个,四男三女。自从我们离开老家后,我的三个叔叔自南向北一顺住在庄子的东边。每次回去,我最喜欢住在三叔家,三叔是个民间医生,他们的家人口多,三婶烧的菜又好吃,不管你住到什么时候,他们家人丁兴旺,最让你有家的感觉。晚上睡在铺得厚厚的稻草铺上,人睡上去先是一阵丝丝的压草的声音,深深的吸几口稻草香,你会睡得非常实在,直到第二天早晨被河边码头上一群洗衣淘米的婆姨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吵醒,人还懒得起床。直到婶婶说:“你就不起来把,我把鸡蛋茶给你端到床上吃好吗?”我一听赶紧起来,要不然她真的马上就端来了。

农村做事很热闹,做个婚丧嫁娶客人要住上二、三天,爷们自然不是打牌,就是玩麻将,最忙的就是那些婆姨们,那些各房的女眷们会早早的赶到主人家帮助上锅抹灶,淘米洗菜,一边做一边叽叽喳喳的聊天,有时聊得一阵哈哈大笑,有时又会小声的套着耳朵叽咕几句。那叽咕的几句,有时会引得会心一笑,有时也会惹出点是非,甚至导致那些本来还友好的婆姨们之间一阵大声争吵。当然那些争吵最后总是被那些从麻将桌上下来的爷们所制止。

有时婆姨们之间的一些看是寻常的是非话,也真的会惹出些事情。听说我的在个大舅妈就是几个妇女在田间干农活时,因为妇女之间的几句闲话,回来又没有得到老公的及时宽慰,一气之间竟然投河了,丢下当时二儿一女,小的还不到周岁。我对我那个早逝的大舅妈至今还有印象,那是她在灶头上为我忙着做饭的印象,这印象至今挥之不去。在她那个庄子上的七邻八舍之中,我大舅妈肯定是美女,而且皮肤白晰,亲戚之中都叫她小白兔。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句是非话竟然让她想不开,就轻而易举的断送了性命,而那些说闲话的婆姨们,在她们认为也就闲话而已,真的就没有构成犯罪。而我那舅妈如果有人稍稍开导一下,一定会多活上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岁。当然,如果有人当时稍稍开导她一下,二、三天后,那些当初说她闲话的婆姨说不定又是我舅妈说说笑笑的好姐妹.人啊,都是一时之误。正像今天那些家里忙着做事儿的婆姨们一样,今天吵上几句,等下次哪家有事儿时,她们又会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忙得热热乎乎。正如人们俗说“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亲情是割不断的,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

我爱我那些家乡的婆姨们,比起那些“时尚人”(这个词我不好准确定义),她们没有藏着抑着,心直口快,即使伤人,也不是有意的,只要你真的不在意,家乡那热灶热坑上永远有你好吃好住的,那儿永远有你舍不去的亲情。

                                                 2011.2.8紫薇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下雪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