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恶炒春晚

(2010-02-21 10:46:59)
标签:

电视

春节文艺晚会

节目评论

文化

分类: 文化杂感

不知怎么啦,节后每次参加亲友的聚餐,席间大家都要议论几句春晚节目的话题。说来这也难怪,我国的每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和春节客运交通确实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了,一个是近亿人的在某一时段的集中大迁徙,一个是集中在除夕夜的近十亿人收看同一档文艺节目,这种情况只能在中国有,别处哪儿有。

对春晚节目议论议论也就罢了,但几乎众口一词的在挑刺批评,近乎恶炒,而且每年的春晚都是如此。这又涉及到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也就是每每有人在刻意讨好你的时候,总是落不到好话,甚至于怀疑你的动机,有一个人稍有微词,马上就墙倒众人推,直到稀巴烂。

其实每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是中央电视台最为重视的一档文艺节目。从时间上来说,当年的5、6月份就筹划确定导演,搭起班子,通过各种途径,调动所有手段来拼凑节目单;从演员来讲,几乎清一色的明星大腕;从耗资来说,恐怕也是破世界记录的,不管是政府花钱还是企业赞助,毕竟都是钱啊;从主办意旨来说,主办者和导演更是煞费苦心,恨不得变出三头六臂,去讨好每一个人,结果还是事与愿违。

我说的现象也许是民间的,主渠道媒体的调查总要客观一些。就春晚节目每一个个体节目而言,应该说基本都是精品,它毕竟是通过广泛遴选的,而且多次打磨,比我们通常看的每个同类节目瑕疵要少得多。对整体节目,更应该说它优于当年任何一档综艺节目。注意,我是指综艺节目,其它专题节目,则另当别论。

尽管如此,还有这么多的非议,也许是人们对他的期待太过,以及众口难调罢了。因为这档节目太像餐桌上的一道拼盘,不是每一道菜都合口的,形不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人们为什么相对的对戏曲晚会、文化部的一台晚会和元宵晚会批评少一些?因为戏曲晚会的经典、文化部晚会的高雅、元宵晚会的民俗都已经形成独特的晚会个性。而春晚则不同,它五味杂陈,面面俱到,它只想让你看个热闹。看得不对味时,那当然就只有找毛病了,而且几亿人在找,而且好象找得越多,越内行。

当然对春晚的批评也是个好事,好在大家的批评不是要遏制它,批评归批评,每年还是很期待,何况在众多意见中,有些批评还是很中肯的。仅举一例,比如,人们对小沈阳出演的批评我就有同感。小沈阳是去年春晚走红的演员,他的所谓走红靠的是有别于人们通常视觉的独特的演出风格,说白了就是他那怪怪的不男不女的娘娘腔和他穿的那件穿了帮的条纹大裤衩。我认为他除此也没有什么更多的东西。如果没有适合他这个演出风格的节目,他本可以不上今年的春晚,勉强上了,效果当然不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本山集团的在力推他,或者央视集团在恶捧他。我们的文艺,千万不能靠媚俗取悦观众,更不能让媚俗走势,中央台毕竟不是沈阳那个“刘老根大舞台”,媚俗文化不是大众文化,更谈不上高雅文化。

今年的春晚已过了,明年如何,我们还是期待,我们还是要感谢那些为春晚付出努力的人们,我觉着节目总体已经很不错了,好在电视也在不断地回放过去的春晚,我们都看得出来,电视人通过反复回放过去,似乎在说,我们的今天比过去是进步多了。

人们都希望春晚上演出的所有节目都能马上流行开来,其实这是不容易的。今天的国家已经步入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的时代,文艺园地更是百花齐放,层出不穷的好节目让人目不暇接。不要以为文革期间的样板戏唱段流行仅仅是因为唱段好,那主要是因为那时就那么几个样板戏,你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吗?!那个时代,一个“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语录歌还唱了那么多年呢,我不知道它好在那儿?今非昔比了,亲爱的同志们!!

                                                 2010.2.21.紫薇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