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是我的大学同学。上大学那会,我们就关系不错。我们在同一个寝室,他是老二,我是老六。难能可贵的是,我来自农村,他来自县城。你可别小看这个差距。那个时候,在县城就已经是城里人了,是吃商品粮的。而我们农村人,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不能说低人一等,至少在心理上还是要矮人半截的。
说我们关系不错,也不是特别好。关键是在那样一种氛围中,能够得到同学的首肯和尊重就已经很满足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怎么在心理上就那么自卑呢。没办法,那个时候就是如此。我记得,他经常和我一起出去散步。那时我们也经常谈些理想之类的。不过,我的目标就是能留在城里,找个好工作,挣钱,打贫穷的翻身仗。而他,好像目光不那么短浅。他曾说,要到企业干一番大业云云。
要说时光过得飞快,一转眼我们就毕业了。老莫如愿以偿,去了南方城市的一家国有企业。我呢,老老实实,回我们县城里的一所技校当起了教书匠。虽然我大城市没能留下,但我也满足,能回县城工作就成了公家人,吃上了商品粮,在那个时候,这算是真真正正的跳龙门了。
毕业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他去的那个城市和我们小县城已是几千里之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互通过几封信,后来,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就渐渐地疏远了。再后来,结婚生子,更是被生活搞得焦头烂额。到最后,彼此就音信皆无了。
有道是,山不转水转,世事难料。这不,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都到了退休的年龄。科技的发展,有了微信这个好东西,在同学间几经周转,我们竟然又联系上了。我记得刚联系上时,还是蛮激动的。在微信上一聊就一个小时。无非是些家长里短,比如这些年都怎么过来的,孩子怎么样,有没有第三代等等。后来,还有时视频,一睹对方的容颜,感叹都老了。
按说,老莫混得还不错。虽然没有干出一番大事业,但也混到了高级职称。孩子也算有出息。有一个儿子,重点大学毕业后进了市政机关,也在他那个城市工作。老莫和我同岁,和我一样,也刚退休。我呢,在技校干了一辈子。虽然县城升格为市,学校也成了大专,我也混了个高级讲师,但我觉得,我的一生可谓是平凡至极,乏善可陈。不过,我的儿子也不错,重点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的一家外资公司,工资蛮高的。
退休后大家无事,微信就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时不时发个帖子,发个问候什么的。我们也曾谈过见面的事,可是,别看这区区几千里,就是动不了身。也鼓动其他同学说搞一次聚会,但就是没人愿牵这个头。这样一拖二拖,同学聚会搞不成,我们也一直没有见上面。
忽然有一段时间,老莫在微信上露面少了。我直接打微信电话过去寻问,老莫才告诉我他生病了。什么病?起初他还不愿告诉我。在我几次追问下,他才说,很不好,是那种治不好的病。治不好也得治呀。我反复劝他。
实际上,人病了的时候,是十分渴望有人问候的。我虽然不在他的身边,但显然,我的问候让他感到非常温暖。我也表示要过去看他,他阻止了。他说,你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空让你折腾。再说,他儿子在市政府,门路还是有的,但病在自己身上,再好的医院也有治不好的病。我默然无语,只好为他祈祷。
不过,我还是非常关注他的病情的。在经过他的允许后,就在微信上聊一会。后来知道,他那治不好的病已到晚期,医生说,只能保守治疗。老莫心里也明白,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这种病是没有办法了。但是他就是有点不甘心。他说,自信自己没有干过什么坏事,怎么这倒霉的事就轮着我了。我刚刚退休,还没来得及好好歇歇呢,怎么就不让我活到国民的平均数呢。
牢骚归牢骚,老莫还是个明白人。既来之则安之,只有与死神抗争一途了。老莫给家人谈了他的想法。决定不手术、不化疗,然后利用自己还能动时,到想去的地方旅旅游。这不,在老莫的一再坚持下,医生只好同意他出院。
一段时间没有老莫的消息。后来知道他去了峨眉山、去了敦煌,还去了新疆天池等地。旅游回来后,老莫还是感到虚弱了许多,在亲友们的劝说下,又住进了医院。不过这次医生发现,老莫的病似乎并没有过多发展。是治疗方案的药效作用,还是旅游心情好的缘故,不得而知。但这次旅游后来,老莫好像有了许多想法,好像更眷恋生命了。
他开始倾听医生的建议,反复论证自己的医疗方案,一改不接受化疗的初衷,表示接受化疗。有一段时间,病情略有些好转,他就让医生加大化疗的剂量。他也开始幻觉,万一治好了呢。人就是这样,越是对生命的渴望,就会陷入迷茫,走入歧途。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莫的病情似乎加快了步伐,却越来越重了。实际上,他明白这是不好的征兆,但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医生也已经暗示过他病情不可逆转,可他似乎就是不信。一天,病友与他闲聊,说某地有一中医特神,好像治愈过他这样的病。老莫就信以为真,第二天就奔向某地就医。老中医看后说,你吃我十副中药一定会有好转。老莫狐疑,还是花重金买了药回家。
这中医的药都是草药,半成品,在砂锅里熬上半小时就可以喝了。不过,味道不好,老莫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他想,只要能治病,这不算什么。说话就一个月过去了,中药也吃了七八副,不仅没有见好,反而病情更重了。这时老莫感到,中药根本不顶事,还是回医院看西医吧。
老莫又住进了医院。不过,这次不能和以前相比,身体虚弱多了,往往走一会就气喘吁吁。老莫的儿子通过市里给医院打过了招呼,医院对老莫的治疗关爱有加。但是,病不由人,老莫的病还是急剧恶化了。在病危的时候,老莫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有人提议冒险动一次手术,老莫摇头不允。他知道,天不留我,大限到了。
老莫把自己的亲人们叫到床前,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该交代的事也交代了,然后,他挣扎着发了最后一条微信,感谢朋友们的关爱,就此别过。
我看到这条微信后,就再也没有他的信息了。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默默地说,老莫走好。(完)
2019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