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札记——读《三体》絮感

(2019-07-05 23:10:48)
标签:

三体

刘慈欣

科幻小说

读后感

文化



读书札记——读《三体》絮感


读《三体》(三部曲)絮感

文/春雨夜泊

 

    最早知道《三体》(三部曲)(以下简称《三体》),是从一档电视节目中知道的。因为,这些年来,很少读小说。而科幻类的小说,就读的更少了。


    对《三体》有了兴趣后,便在电子书阅读器中搜到,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阅读过程。因为仅仅是消遣和闲读而已,也不着急。电子书随身携带,有时间就看几眼。既不求甚解,也聊作幻游,不想,竟读了一年的时间。


    最近电影《流浪地球》大为火爆。不错,它的作者和《三体》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叫刘慈欣。我大概看了一下大刘的介绍,还是蛮有传奇色彩的。大刘工科毕业,分配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的电厂工作,上天并没有赋予他写科幻的超然条件。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却写出了足以震撼世界文坛的科幻巨著。


    这似乎一点也不夸张。大刘因《三体》和一系列科幻作品,现已名扬世界,其作品也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三体》还荣膺了颇具影响的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可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此殊荣,也标志着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当今,以其科幻作品改编的《流浪地球》正风靡电影界,想来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大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不是一时之功。有资料说,大刘从很早就开始写科幻小说了。他与许多知名作家的命运很相似,也经历了多次的退稿、不被承认的挫折。当然,最后他成功了。


    回过头来说说《三体》。说实在的,读完《三体》后,还是有些五里云雾。这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就让你遨游太空和不可思议,还是因为本来就没有刻意去弄明白其中的情节原委。阅读的目的,也就是有个印象,知道个大概而已。


    但读下来还是有些花絮的感受值得记述的。我想随意的谈一些。没有次序。像花絮一样,采住哪朵算哪朵。


    一是《三体》小说中的“三体文明”。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以地球之外的外星文明“三体文明”为坐标展开的。我们知道,人类文明自产生以来,都在怀疑和寻找是否真的会存在地球之外的外星文明。虽然现代科技信誓旦旦地说,一定有外星文明,但至今为止,也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


    《三体》小说却幻想了这样一种文明的存在,并把它纳入到与地球文明对抗的角色之中。由此开始演绎不同星际文明之间的孰优孰劣的比较。按照地球人的思维,这两种文明必然要发生冲突的。有意思的是,虽然是在宇宙间的两个文明的存在,可是按照时间的尺度和以光年为计算单位的距离,两个文明既如此的遥远,又如此的相近。另外,人的自然寿命在这样浩瀚宇宙和时间长河中,又是如此的短暂。正是这些矛盾和局限为想象展开了空间,构思出复杂的、梦幻的,又以科学为基调的宇宙演变的宏伟画面。


    二是巧妙预设故事情节,并用穿越的方法突破时间限制,把地球演变的过去和未来与人类的历史发展串联起来,从而揭示出作者要表达的内在诉求,即人类反复咀嚼的终极话题。如人类的文明程度、人类的生存发展等问题。为了保住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确保人类文明不被摧毁,人类在面临三体威胁和后来的种种外来宇宙文明的威胁情况下,人类开始了应对外星文明的挑战。故事辅之以人类科技进步的未来幻想,以超然的智慧和殊死搏斗来保卫地球,保卫人类文明。最终,它回答的是,我们地球和人类文明是否具有唯一性问题,以及人类的文明能否永远立足于宇宙的人类焦虑。


    三是科幻小说充满了科幻。以现有科技及其发展趋势,展开了丰富多样的科学幻想。这些科学幻想从一定程度上说既有真实性,又有科幻性。这一点大刘非常可贵。小说中的天文单位、光速距离、曲率飞船等等,无不是以现代科技为肇端。当然,其中的许多还是一种科学遐想,需要以后的人类探索来证实。比如,关于维度。从一维到十一维,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可想象的宏伟画卷。我们人类是生活在三维的空间,如何进入四维或更高的维度,如何消解为二维画像,都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演绎。似乎和真的一样。


    再如,人类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直延续下去,与别的文明展开斗争。但就个人来说,人生不过百,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无法附着。作者利用现代科技前沿的探索,巧妙地构思了冷冻人,即把人冷冻起来,若干年后再解冻苏醒。小说把这一过程叫冬眠。这样就解决了人类的代表,故事的主人公可以穿越时空而贯穿始终,来把握人类的命运。这就有了云天明、逻辑、程心等主人公代表人类贯穿整部小说。从而解读故事的前因后果,以俯瞰人类文明在宇宙文明冲突中跌宕起伏的全部。

    四是《三体》由三部组成。分别叫《三体》、《三体·黑暗森林》、《三体·死神永生》。对于人类文明,最终还是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尾。实际上,按照小说的设想,大宇宙中还有更高的文明存在,也会有许多别的星体文明。故事描写了三体文明的毁灭,描写了地球文明面临黑暗森林的威胁,以及整个太阳系受到极高文明的“二向箔”的攻击,最终导致整个太阳系、地球和地球上人类的终结。为了应对这些危机,人类利用科技和智慧,想了许多办法。包括太空移民、掩体计划、阶梯计划、太空城等等努力,但都不能逃脱毁灭的命运。最终还是通过空间曲率驱动光速飞船,保留了人类文明的种子。飞向深邃的太空,为人类文明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可能。


    最后,对这部小说,文字上说不上精美,有时可能还有些粗糙。但小说的魅力并不以此取胜,其价值和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故事的创意。我想这是科幻作品的核心和灵魂。科幻、科幻,关键是勾起你的遐想和梦幻,在以科技为导向的似真非真之间,来感受作品的魅力。当然,这里的文学成分是主要的。

 

20193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