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记——(美)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标签:
美国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旅游 |
分类: 海外游记 |
(美)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文/春雨夜泊
我们自驾游的第三站是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犹他州的西南部。其名字虽有峡谷一词,但其并非真正的峡谷,而是沿着庞沙冈特高原东面,由侵蚀而成的巨大自然露天剧场。其内的红色、橙色与白色的岩石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因此这里被誉为天然石俑的殿堂。
与相邻的锡安国家公园和大峡谷相比,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海拔更高。其边缘大约高2400米至2700米,而大峡谷南部边缘则为海拔2100米。我们驱车来到这里时,虽然艳阳高照,但劲风吹来,还是有些寒冷。由于语言和文字的陌生,再加上没有提前做功课,所以,所到之处,只管欣赏美景,就不辨东西南北,也不辨当地地名了。反正是布莱斯峡谷的景色,只留下美好的记忆就可以了。
布莱斯峡谷发现的历史与锡安国家公园相仿,也是由摩教门徒最先发现的。早在1850年代,摩教门徒就发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到1875年,一名叫做埃本尼泽·布莱斯(Ebenezer Bryce)的摩门教徒移居至此,便将此地以他的名字命名。1924年,这里成为美国国家保护区,1928年,被设计为国家公园,面积大约为56平方英里(145平方公里)。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特色是遍布山谷的天然石林。称这里为峡谷其实并不确切,或许称之为流水切割的谷地更为合适。据考证,这里原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河谷,方圆超过100多平方公里。经过4000多万年(有的说30亿年,有的说6000万年)的风吹雨淋,大自然把河床下面的沉积岩切割开来,又经过无数岁月的精雕细刻,沉积岩便形成了以红色为主,间杂橙色、白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岩柱,造化出如此惊人的地貌特征。
我们总共去了4个观景点。第一个是公园入口,好像还有日出点、日落点。是不是还有彩虹点说不好了。虽说景色各异,但宏观风格还是相仿的。红色的基调,荒凉的山谷,直立的岩柱,奇异的风姿,给人以超强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远远望去,山岚缥缈,山顶上依然白雪皑皑。俯首望去,柱石林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的呈现为半圆形的岩石盆地,酷似一庞大的露天剧场,那些或立或坐的天然石佣不知在演奏如何的乐章;有的似一幅久远的岩画,红、白、褐、绿相间,层次分明,场面宏大,色彩斑斓。有枯枝散落谷底,有苍翠布满崖颠。不时有苍鹰飞过。
由于有小宝宝,我们只能在各个观景点极目远眺,不能深入谷底游览。如果沿着谷壁的羊肠小道一游,想必一定会看到别样的风光。不过,我们还是选择了一条不太深的峡谷,尝试带着小宝宝去进行探险。还算不错,下到谷底,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不同的景色。仰首望去,直立的岩柱直插云霄,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得雄伟艳丽。再看那些惟妙惟肖柱岩,有的似排排竖琴,有的像驼峰赶路,有的似十八罗汉,有的像曼妙情人。尤其是有两尊岩柱,风化成一对情人接吻造型,让人叹为观止。其实,还有许多酷似人形和动物的岩石。若在我国,还不知能编织出多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在这里,它们只能与大自然默默对语。
但这里构成岩柱的所谓的岩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坚硬的石头,而是一些具有片麻岩或红粘土性质的东西,一旦遇水,很容易受到侵蚀。我曾在一岩柱下细细观察,发现它如红土一般,风化严重。有的有摇摇欲坠之感。有资料称,由于风雨侵蚀,每年这里的岩柱林都在风化消融,不仅形体在不断地演变,很可能百年之后会溶解得一塌糊涂,甚至幻化成尘。想想百年之后或许就见不到这如此的景色了,怎不让人唏嘘不已。所以说,想看布莱斯峡谷壮丽风景的人们,要抓紧时间了,力争早日成行啊。
2016/6/6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