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2016-05-21 10:19:26)
标签:

张立宪

八十年代

记忆碎片

大话西游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在美的这段时间,又陆陆续续读了一本书,叫《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仅从书名上说,就具备了一种江湖和调侃的气味。果不然,作者,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

    这张老六还是我们河北赵县人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在省会石家庄混了一段时间,后来进京,开创了一片天地。现在已是著名的出版人云云。据说这本书起初不是为了出书写的,而是书写于网络,在网上西祠胡同一带流传。再加上老六开了一版“饭局通知”,很是红火了一把。像曹雪芹一把辛酸泪一样,老六从一堆记忆碎片写起,伴随着数个不眠之夜,把青春年代的那些正事、花事、闹事、嗅事散落了一地,引得无数气味相投者跟帖评论,以至于让老六沾沾自喜,不能自拔。再后来,动静越闹越大,老六的作为也越来越大。先是策划出版《大话西游》等,后又主编《读库》,还鬼使神差主演了一部电影《神探亨特张》,再加上名校出身,又有央视所谓名人校友效应,遂在京有一席之地也。

    先说说书的内容。作者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称“六八式”。八十年代是其青春黄金时期,也是最能折腾的时期。这一代人,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初期,传统与现代交织,正统思想教育与西方思潮侵入交汇,使得这一时期的青年思想异常活跃,不免在当时看来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书中关于校园的记忆碎片充满了青春活力,不乏美好温馨。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发现作者看了如此多的电影,而且还能叙述许多情节,让人佩服。关于足球的记忆碎片,让人想起国人曾对国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热望。关于评书的记忆碎片,不曾想这样一种文艺形式,竟成为那个文艺贫乏时代的重要插曲。关于写信的记忆碎片,让人留恋那个通讯不便的年代,写信给人们留下的那种纠结、释然、情感和浪漫。关于买碟的记忆碎片,知道了老六这小子是个影碟的痴迷,甚至于疯狂。如今老六的家里,几千张光碟静静地躺在他的书架上。关于打架的记忆碎片,算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末代记忆。这一代人之前,打架成为青春年龄段的必修课,虽然打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有打的实践。城市严重者成为小流氓,乡间严重者被称为霸主。而且解放后,战斗也是孩子们的重要游戏。老六是打架的重要实践者,好在上大学后很快退出江湖。关于电脑的记忆碎片,有如自己的经历一般。关于毛片的记忆碎片,记录了老六竟然看了那么多毛片,以至于麻木。关于泡妞的记忆碎片,有些隔靴搔痒,云里雾里。而关于麻将的记忆碎片,倒是记述了国粹的威力,不仅记述在学校的麻将大战,而且记述了工作后的麻将风云。可惜,如今再少有搓麻时间。如此多的记忆碎片,记录了老六及其这一代人生态的一个重要侧面,也让我们窥见这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历程。

    说一点感受。书中描写的一些情节、现象,以及思想认识等,对于我们生于五十年代的人许多有同感。但也明显有许多相对于他们存在落伍的地方。比如读书,比如写信,比如打架和足球等。其他的这波六八式就比我们胜一筹了。对于他们,八十年代是他们火红而纯真的年代,他们有理由纵情歌唱。曾经拥有,不论是好是坏,是骄傲或遗憾,是激情或者痛苦,经历过,就是资本和幸福。也正是这种记忆碎片的写法,就好像在田野里随便拾捡粮食,有一些凌乱的感觉。好在一块地一块地的,有个大类的区分,让你可以咀嚼浏览,也不失为一种风景吧。最后,还要点评一下,此书发端于网络版,作为网上语言还算凑合,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文学著作,从唯美的角度,语言就不敢恭维了。

 

                                                20164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