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我们是乘火车从西宁前往拉萨的。已经到了西宁,在西部来说,很靠近拉萨了,好像不去拉萨有点不对似的。实际上,西宁距拉萨还有1900公里之遥。决定去拉萨的原因,还有爱人的两个人同学在那里,也多年未见了。
听说如果乘飞机去拉萨,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往往会有较大的高原反应,有的甚至要出问题。这次我们不同,先是去银川,海拔已提升到1300多米。后来到西宁,这里海拔2300多米。去了青海湖,那里海拔3196米。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在逐渐适应高原的反应。乘火车去拉萨,也是一路爬升的过程。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不过,到拉萨后,拉萨的海拔也仅3600米。好在火车在海拔4000米以上就开始供氧了。又是在晚上,车过海拔5000米时,还真没有什么反应。

下午2点多上的火车。一路上是青海高原的绮丽风光。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满目绿色,还有成片成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这里没有裸露的土地,更多的是湿地、草地。车出西宁,穿山越岭后,进入眼帘的是平缓的开阔地。令人惊喜的是,不远处的青海湖一直陪伴着我们。远远地望去,一条蓝色的飘带随着列车飘动,总也没有尽头。人们把青海湖称作西海,可以想见,青海湖是多么的广阔。
方向不好辨认,只认准是向西南方向进发就行了。不久,火车进入了山区。虽然山说不上险峻,但很有地质特点。一层层的岩石倒立其上,不知是什么样的地质运动把山搞成这样。一丛丛的山石上有暗褐色的东西,不知是什么东西。我们说,如果尽是铁矿或是什么稀有矿种就好了,那是多大的财富呀。

青藏铁路什么时候修的没有考证,但我觉得这里的铁路还是很有特点的。或许是这里山势平缓等缘故,铁路高架桥很少。火车围着山头转来转去,悠闲地转着圈,好像并不急着要到达目的地。很多时候,透过车窗,能看到列车头在转弯,很有信心地拉着后面的车厢呼啸前进。
睡了一个晚上,也不知道火车都经过了多少好看的景色地域。只记得早上醒来,我看到了车窗外那一缕霞光。许多人都在惊异远方山峦之上的晨曦和彩云,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一会,彩云被山峰遮挡过去。我看见,远方的山峰依然残留着皑皑白雪。闪过的站台标记显示,这里都在海拔4500以上。不知道那皑皑白雪的峰顶,是海拔多少米。

没有记住一路上的各个车站。这里地名都不熟悉,而且人烟稀少。不过,有一个地方还是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当听到有人说已到可可西里一带时,我立即想起了藏羚羊。这种胆小稀有的动物我们能看到吗。我拿起相机在车窗不停地眺望,希望能看到它的踪影。不时有人呼叫看到藏羚羊了,可我过去看时,总是模糊地没看清,甚是遗憾。还好,远远地我看到三只动物很像藏羚羊,急促地把它们拍了下来。后来放大一看,还真是藏羚羊。其中一只带角的正回头望呢。
车上遇到了一个藏族乘客和一个蒙古族乘客,我们攀谈起来。藏族乘客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就在铁路上工作。汉语没有一点障碍,表现出一种很友好的态度。他自己也说,自己大多被汉化了。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藏族的风土人情,非常友好地告诫我们在西藏旅行的注意事项,还给我们推荐了林芝地区的巴松措湖。不过,他举例说内地人到纳木错湖高原反应强烈等,着实让我们有了许多顾忌。而那个蒙古族女乘客,也是四十来岁,好像对内地汉族有些情绪,因为她一句一个你们汉族,甚至还说了一句你们中国。她的反应是内地人来到西部,破坏了这里的生态,掠走了这里的资源。她仍然向往她小时候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实情如何不得而知,她说的情况或许有吧。但历史不能倒退,开发西部,走向现代化,似乎是不能阻挡的潮流。

第二天来到拉萨时也是下午。艳阳高照。沿着滔滔奔流的拉萨河水,进入拉萨市区。安顿好后,天尚早,我们便相约来到著名的八廓街,也叫八角街。这里是拉萨的中心地带,也是拉萨的标志景点。这里集宗教、民俗、文化为一体,是了解西藏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座很大的清真寺,在众多藏式建筑的包围下,更显得有些特别。不知怎的,看到那些头戴白帽的伊斯兰教徒,从他们的眼神中,真看到了他们精神的一致性和虔诚。而八角街上,更多的是那些转经的藏族的老老少少。当然,还是老人居多。

刚开始没有在意,只发现街上有许多人。有许多拿着转经筒的藏族人,在不停地转经,不停地念经,不停地走,后来发现,他们在八角街上或单人、或一簇总是顺时针沿着街道走。原来这也是有讲究的,这有这样转,才灵验,才能最终灵魂上天堂。我看到很多转经的藏人,非常虔诚,聚精会神,念念有词。也有的是几个人一起转经的,有时互相之间还说几句话。也有年轻人,不知他们的信仰程度坚定几何。也见到了几个朝拜的,按照规定三步一拜,匍匐在地。在大昭寺前,有专门朝拜祈福的,据说要拜十万次,不能有一点虚假,长的要拜数月。真有虔诚的,那是一个怎样的信仰世界。

到达拉萨的次日是拉萨一日游。主要是游览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标志。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了。在以往的印象中,布达拉宫的雄伟、圣洁,以及它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是雪域高原的象征。它依山叠砌而建,高百米,红白相间,有红宫和白宫之说,据称有十多万平米,还有众多的辅助建筑。游览布达拉宫像进了迷宫,环环相扣,曲径通幽。既有作为政教合一的办公场所,更有历代达赖的葬塔,为金皮所包,宝石镶嵌,价值连城。只是里面到处弥漫着酥油灯和焚香的浓浓味道,让人不爽。后来,我们还游览了大昭寺,说是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看到了那尊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都有很多证据表明它与历代中央政府的附属关系。从唐朝直至明清到民国。由此说来,西藏独立没有历史根据,如何处理好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才是正途。
很想去罗布林卡,可惜旅行社没有安排,也没有时间去,真是可惜。

2014-08-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