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模式

标签:
新农村香河典型建设杂谈 |
分类: 流年纪事 |
8月4日,组织农村干部培训班的近80名学员到香河县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典型。
香河县新农村建设成绩卓然,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这次参观了三个典型村。第一个参观的是潮北新城,这是一个农村城市化的典型。它是由6个自然村拆迁合并后而成的。具体的操作模式是,连片开发,选址后由开发企业集中建设了六层住宅楼56栋,综合楼1栋,2条商业街及其附属用房,包括幼儿园、热力站、水厂等。小区占地近300亩。共952户3202人回迁。综合服务中心除设有原6个村的村委会办公室外,还设有便民服务大厅、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夕阳红活动中心、电教室等。功能完善,配套齐全。6个村的原址,4个复垦,2个开发,合理利用,多方受益。
据介绍,这种新民居建设试点在推进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从组织形式看,行政村建制不变,村还是你们村,人还是你村人,地还是自己的地,到小区集中住在几栋楼里,还是本村的邻里之间。村委会和村支部仍独立存在独立办公,只不过办公地点到了小区的综合楼。组织上有所改变的是,为适应小区集中居住的特点,成立了小区党总支;又根据小区特点,成立了特色支部,这有利于小区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行政上各村各自为政。小区逐步走向物业管理。谈到楼房分配时,小区负责人是这样介绍的。根据每户人员数量、房屋面积、宅基地大小,按照一定的评估折算方法,换算成应得楼房平米数,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住房分配。举例说,一般5间瓦房,能得一套110平米和80多平米的两套单元房。基本上还是满足村民需要的。如果出现差额,用资金补偿。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加大力度,讲究方法,最终得以解决。
第二个村是一个农村改造的典型。是香河现代产业园四百户村。主要的特点是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民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一是班子团结领导力度大,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强,村务公开取信于民,安全稳定保一方平安,组织经合促富民发展,服务惠民实实在在办事。二是村庄面貌改造。我们看到一进村有铁艺村门,道路两旁绿化良好,街道硬化卫生整洁,民房均用黄色粉刷,环境卫生分片负责,制订了《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的新农村典型。这种典型许多农村是应该能学习办到的。
第三个村是临近商贸区的搬迁改造村。其性质和第一个村基本相仿,也是由开发企业建楼房,村民搬迁进来,村子的原址甚至包括土地交由开发企业开发。但这个村开发较早,有它的一些特殊的地方。据介绍,该村的土地许多也由开发企业经营。补偿办法是由原村委会每年按土地给村民发红利,目前每亩地补偿1300元左右。居民住楼房免10年取暖费,不交物业费等。这种模式有条件的才可以学习。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在进行不同的尝试。第一个典型重在政府组织和推动。第二个典型是所有村能仿效开展的。第三个典型是充分利用本村的环境条件,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注意如下要素,一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具有可行性;二是广大村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和满意。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区别对待,找出自己村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2013-8-5